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恒定原则的适用

发布时间:2018-10-31 14:23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49条对诉讼中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转移后当事人资格的确定,采纳了当事人恒定原则。实行当事人恒定原则有利于维护程序的安定、提高诉讼效率和保护对方当事人的利益。诉讼中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的转移既包括争议的民事权利发生转移,也包括争议的义务发生转移;如果当事人在诉讼中转让争议标的物,那么在诉讼标的不是债权请求权而是物权请求权的情况下也适用当事人恒定原则,除受让人善意取得之外,生效判决效力及于受让人。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及于受让人的根据在于争议权利义务的转让人基于法定诉讼行使诉讼实施权。为加强对受让人的程序保障,受让人有权在诉讼中申请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也有权在判决生效后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或者申请再审。
[Abstract]: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y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Article 249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qualification of the parties after the transfer of the civi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n dispute in the litigation adopts the principle of constant part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party constancy is conducive to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procedure,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litigation and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other party. The transfer of disputed civi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n litigation includes not only the transfer of civil rights in dispute, but also the transfer of disputed obligations; If the litigant transfers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dispute in the action, the principle of party's constancy is also applicable in the case that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action is not the claim of creditor's right but the right of claim in rem. Except for the transferee's acquisition in good faith, the validity of the effective judgment is extended to the transferee. The judgment of legal effect and the basis of the assignee lie in the right and obligation of the assignor to exercise the right of enforcement of the action based on the legal actio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procedural protection of the transferee, the transferee has the right to apply for the action as a third party without independent right of claim in the lawsuit, and also to file the action of revocation of the third party or to apply for retrial after the judgment becomes effectiv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D9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明;;论善意取得的客体[J];法制与社会;2008年14期

2 赵文康;;浅议赃物能否适用善意取得[J];法制与社会;2008年15期

3 刘福霞;;我国关于赃物善意取得之理论和实践[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4 武玲玉;翟世野;吕景美;;赃物在我国现行法下的善意取得[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4期

5 房婷;;赃物的善意取得及其法理初探[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年04期

6 春兰;;“善意取得”取之不善[J];老同志之友;2007年11期

7 陈君;;善意取得的赃物不会被追缴[J];大众科技;2000年09期

8 吕云成;善意取得的类型化分析[J];当代法学;2001年11期

9 朱文英;论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J];山东审判;2001年03期

10 刘传山,王春燕;论赃物的善意取得[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彭真明;方妙;;论证券无纸化下的善意取得——以股份公司股权为例[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2 杨元忠;;善意取得之善意时点问题——中国法律体系下的回答[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3 陈仕菊;;试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兼评我国《物权法》第106条的相关规定[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4 白冬冬;;不动产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吗?——论《物权法》第106条之欠妥[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5 刘晓金;罗超群;;顾此,不可失彼——夫妻共有房屋第三人善意取得与隐名共有人所有权保护的平衡[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善意取得的赃款应否退赃[N];检察日报;2000年

2 庚爱民 刘金富;浅析善意取得的要件和法律后果[N];江苏经济报;2000年

3 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法院 杨慧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检察院 马文瑞;善意取得的房屋违法登记应否撤销[N];检察日报;2014年

4 徐笑非 陈祥;如何区分和适用“善意取得”[N];法制日报;2004年

5 朱永林;善意取得的走私货不应予以追缴[N];检察日报;2005年

6 周风华;善意取得浅谈[N];江苏经济报;2009年

7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审判长、法学博士 李长坤;关于赃物的善意取得问题[N];上海法治报;2012年

8 河南省项城市人民法院院长 赵振勇;浅议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9 高忠祥 仝友胜;善意取得赃款、赃物应否退赃[N];联合日报;2005年

10 刘宏明;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效力[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秦伟;英美法善意原则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甄增水;民法中的善意[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晨;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善意取得[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2 倪瑞林;论不动产冒名处分的善意取得[D];山东大学;2015年

3 刘利;论名义股东股权转让中的善意取得[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张婉茹;论赃物的善意取得[D];辽宁大学;2015年

5 吕纪昕;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6 王萌;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7 钟栋华;论盗赃物的善意取得[D];清华大学;2015年

8 秦杰;冒名出卖他人房屋行为的定性及法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9 刘青宇;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张彬;房屋买卖合同效力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02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302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2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