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论证据排除规则的激励功能

发布时间:2018-11-19 09:13
【摘要】:从激励功能的视角审视证据排除规则,将这种激励功能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着眼于法庭上的事实认定。既然在理性主义传统中发现真相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目标,那么就应该要求当事人提交"最符合争议事实本身之性质的证据"。作为对英美证据法学者有关最佳证据论辩的总结和反思,戴尔.南希所提出的最佳证据原则理论对某些排除规则具有解释力。尽管这些规则背后可能有多元的政策理由,但同时能够激励诉讼双方提交最佳证据,强化、矫正对抗制本身的激励作用。第二个方面着眼于法庭外的行为,包括审前诉讼阶段中的行为和诉讼外的行为。对于前者,排除规则通过否定行为收益的方式提供反向激励,而对于后者通过降低潜在成本的方式提供正向激励。这体现了对外部政策的保护,激励功能的大小取决于几方面的变量。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entive function, the rule of evidence exclusion is examined and the incentive func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The first is to look at the facts in court. Since the discovery of truth in the tradition of rationalism is an important objective of the judicial system, the parties concerned should be required to submit "evidence which is most consistent with the nature of the facts in dispute". As a summary and reflection of the best evidence argument, Dale. Nancy's theory of the principle of best evidence has an explanatory effect on some exclusion rules. Although there may be multiple policy reasons behind these rules, they can also motivate both parties to submit the best evidence, strengthen and correct the incentive function of the adversarial system itself. The second aspect focuses on out-of-court conduct, including acts in the pretrial stage and out-of-court actions. For the former, the exclusion rule provides the reverse incentive by negating the behavior return, while the latter provides the positive incentive by reducing the potential cost. This reflects the protection of external policy, the size of incentive function depends on several variables.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分类号】:D915.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云;袁峰;;刍议我国逮捕制度的完善[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张洪峰;;刑事被害人经济利益保障的几点思考[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张保生;满运龙;龙卫球;;美国证据法的价值基础——以《联邦证据规则》为例的分析[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4 张吉喜;;论证据法的发展方向——《漂移的证据法》和《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读后[J];前沿;2009年02期

5 胡晓霞;;证据能力及其判断标准[J];前沿;2010年18期

6 卢静;张悦;;转变刑事诉讼理念 适应和谐时代精神[J];前沿;2011年12期

7 王甜甜;鞠诺娃;;构建中国化的无罪推定原则[J];青春岁月;2011年10期

8 朱桐辉;;冲突解决要素的提炼与反思[J];清华法治论衡;2009年01期

9 郭志远;;平衡原则与我国刑事法律程序正当性的完善[J];清华法学;2003年02期

10 符敏;沉默权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探析[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龚培华;秦新承;;检察环节律师辩护权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黄维智;;合意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及其限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张保生;王进喜;吴洪淇;;中国证据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王永杰;;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程序与社会正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5 黄琪;谢锐勤;;看得见的正义:刑事被告人知悉制度透视——以法院/法官的行动选择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6 陈盎然;李琛;;并不仅仅是“接力赛”——刑事法官阅卷行为的观察、反思与展望[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7 熊裴彦;林忠明;;论刑事诉讼中的法官庭外调查权:基于实证研究的讨论[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8 杨凯;;三位一体:刑事审判的思维、理念与技能[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郑牧民;中国传统证据文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杨书怀;法务会计鉴定采信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聂施恒;美国检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影;中国警察刑事职权配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崔起凡;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冉杰;德性法律论证理论及其应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苏敏华;“罗马规约”程序与证据规则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夏丹;中国民事审判话语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洪梅;论我国侦查程序中辩护权之有效保障[D];河北大学;2009年

2 周绪峰;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唐闰杰;实用刑事推定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钱松;我国司法鉴定人民事责任法律属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朱晓云;论我国民事证据失权制度之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8 贺恒;刑事诉讼告知规则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陈光伟;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陶涛;论我国个案请示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昌洁;刑事诉讼中违法证据排除规则之确立[J];人民司法;2001年11期

2 杨宇冠;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J];政法论坛;2002年03期

3 房文翠,丁海湖;关于证据排除规则的理性思考[J];中国法学;2002年04期

4 曹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5 屈虹;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探讨[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05期

6 王斐弘;建构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我见[J];人大研究;2003年10期

7 王yN;论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J];公安教育;2004年02期

8 阎朝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透视及制度设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3期

9 漆娜娜;论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10 夏燕;刑事非法证据 排除规则探讨[J];理论与当代;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郁昌;;浅谈行政诉讼中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曙光;;试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钓鱼执法”中的适用[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胡鸿刚;;浅谈刑讯逼供[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4 吴亚红;;司法实践中的实质推理[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5 郭正元;;电子证据收集和运用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6 王晶晶;;我国现阶段刑讯逼供成因及对策浅谈[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建东;浅论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N];江苏经济报;2005年

2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法院 王刚;证明妨碍的认定标准及其排除规则探析[N];人民法院报;2011年

3 吕青;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兼顾效率与公平[N];检察日报;2003年

4 董华 范跃如;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关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高翔;刑事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N];江苏经济报;2002年

6 南明区人民检察院 刘涟;试议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N];贵州民族报;2008年

7 北京大学博士后工作站 王长河;证券法应引入行政证据排除规则[N];中国证券报;2004年

8 记者 李云超 通讯员 刘宏丽 徐其祥;黔东南中院出台刑事认证指南[N];人民法院报;2005年

9 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人民法院 张海雷;如何完善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N];人民法院报;2008年

10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全国检察业务专家 徐汉明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刑事审判监督处副处长 赵慧;从实施情况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N];检察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宇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何邦武;刑事传闻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冯景旭;口供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唐世齐;刑事判决说理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郭志媛;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杨明;程序法出罪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宋春雨;论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崔洁;刑事证据法目的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刘涛;当代中国政法委员会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王弘宁;美国被追诉人刑事法律权利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利;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陈敏;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湘潭大学;2002年

3 温鸿沛;论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张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问题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王伟;论刑事诉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彭琼;民事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张述周;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李美群;论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湘潭大学;2003年

9 武佳佳;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蒋廷瑶;非法证据排除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341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341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a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