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论刑事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

发布时间:2018-12-11 05:31
【摘要】:辨认人的感知、记忆、辨识以及辨认笔录的制作均可能存在错误,而辨认错误是导致刑事误判的一项重要原因。英美法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辨认笔录证据能力规则,其中,美国以传闻法则、律师帮助权和正当法律程序对审判外辨认进行规制,英国则通过传闻法则与证据排除规则对先前辨认陈述予以规制。我国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规则极为不完善,辨认人及辨认笔录制作人员出庭作证制度亦极为疏漏。为此,有必要从准入规则与排除规则两个层面对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规则予以建构。
[Abstract]: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making of recognizer's perception, memory, re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record, and the identification error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criminal misjudgment. Anglo-American countries have established more perfect rules on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evidence in written records. Among them, the United States regulates extra-judicial identification by hearsay law, lawyers' right to help and due process of law. In Britain, the former identification statements are regulated by hearsay rule and evidence exclusion rule. In our country, the rules of evidence ability of identifying record are very imperfect, and the system of recognizer and record maker appearing in court to testify is also very ominou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rules of evidence ability from two aspects of admission rules and exclusion rule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体战训学院;
【分类号】:D925.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宋维彬;;传闻法则与直接言词原则之比较研究[J];东方法学;2016年05期

2 高原;;刑事人身辨认证据种类辨析及相关证据规则的适用[J];证据科学;2013年05期

3 陈瑞华;;论瑕疵证据补正规则[J];法学家;2012年02期

4 梁坤;;宪法权利视角下的美国目击者辨认证据规则[J];证据科学;2009年04期

5 ;试析警察出庭作证[J];人民检察;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维彬;;论刑事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J];当代法学;2017年02期

2 李勇;;审判中心主义背景下出庭公诉的对策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6年05期

3 史运伟;;检察机关适用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探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09期

4 徐月笛;;论物证鉴定意见的合法性—从刑事错案和规范分析两个视角[J];证据科学;2016年04期

5 龚颖欣;;论辨认制度在案件侦查中的规范与完善——以湖南省Y市H区、北京市M区的基层司法实践为实证研究[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6 李带;;刑事诉讼瑕疵证据理论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6年20期

7 周明伟;;试论审查起诉环节对证据合法性的审查[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8 谭秀云;;刑事诉讼中物证真实性的保障机制研究[J];武陵学刊;2016年03期

9 于美溪;李德胜;;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危机忧思——以庭审实质化情境下证据的审查运用为视角[J];犯罪研究;2016年02期

10 于美溪;;庭审实质化语境下辨认笔录证据能力问题研究[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初殿清;;直接言词原则的双重价值维度及其在我国的适用[J];法学杂志;2014年10期

2 宋维彬;;论被告人庭前供述的证据能力[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3 邓陕峡;;我国刑事笔录类证据制度探析[J];证据科学;2013年01期

4 李文伟;;论德国刑事诉讼中直接言词原则的理论范畴[J];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5 韩旭;;辨认笔录证据能力问题研究——以新《刑事诉讼法》为视角[J];证据科学;2012年02期

6 高原;;论刑事证据种类的完善——基于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第十二条的评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牟绿叶;;论可补正的排除规则[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9期

8 许建丽;王艳萍;;论刑事瑕疵证据补正规则的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9 陈瑞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模式[J];中国法学;2010年06期

10 陈光中;;刑事证据制度改革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之探讨——以两院三部《两个证据规定》之公布为视角[J];中国法学;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谡瑾;;刑事物证证据能力探析[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孔祥承;;附带监听资料证据能力研究[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 孟德平;论“偷拍偷录”采访资料的证据能力[J];律师世界;2001年05期

4 肖建国;证据能力比较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06期

5 黄维智;;鉴定证据的证据能力研究[J];东岳论丛;2005年06期

6 王绍红;杨克武;;论庭前证供的证据能力[J];法制与社会;2008年36期

7 陈卫东;付磊;;我国证据能力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证据科学;2008年01期

8 奚玮;余茂玉;;论证据能力意义上的关联性——以刑事诉讼为视角的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8年04期

9 陈卫东;付磊;;证据能力:动态地承载着价值选择[J];法制资讯;2008年09期

10 邓立军;;非法监听所获材料之证据能力的比较法考察[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云峰;熊文胜;仲爱华;;试论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能力[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付璇;;刑事书面证言证据能力比较考察[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4辑)[C];2008年

3 尹伟民;;国际民事诉讼中证据能力问题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于铁林 王丹峰 于勇;证据的价值取决于证据能力[N];检察日报;2005年

2 杨亚民;设置质证规则要关注五大要素[N];检察日报;2007年

3 陶家祥;秘密监听证据能力的认定[N];江苏经济报;2012年

4 肖建国 北京科技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法学博士;英美证据法的两点启示[N];人民法院报;2001年

5 北京凯亚律师事务所律师 晋力;单位“作证”证据能力亟待澄清[N];法制日报;2007年

6 清华大学法学院 王一超;从《错案》看应当如何避免错案[N];人民法院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纪格非;论证据能力——以民事诉讼为视角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烨鹏;刑事诉讼初查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莉;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的认证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3 韦雯晔;论我国证据能力审查制度之构建[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周培翔;私人日记的证据能力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2年

5 陈晓蔚;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能力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丹;证据能力中的关联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张楠;论秘密录音的证据能力[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晋;电子监听下云存储取证策略与证据能力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9 马少捷;刑事辨认笔录证据能力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10 曾翔;论初查所获证据的证据能力[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71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371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0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