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轻罪强制措施的反思与改革——基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之思考

发布时间:2019-04-26 15:00
【摘要】: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虽然为限制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作了相关一系列的重大修改,但是这种修改远不能解决中国当前对包括轻罪在内的各类犯罪广泛、过度地适用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问题。中国刑事诉讼法在强制措施的改革和完善上仍然任重而道远。而这当中有关对轻罪限制适用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问题,应成为未来刑事诉讼法进一步修改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应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立法作出修改。
[Abstract]:Although the revised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has made a series of major changes to limit the application of coercive measures in custody, it is far from being able to resolve the wide range of crimes, including misdemeanours, in China at present. The excessive application of custodial coercive measures. China's Criminal procedure Law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in the reform and perfection of compulsory measures. The application of custodial coercive measures to the limitation of misdemeanor should be the firs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further revision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the legislation should be further revised on the basis of changing the concept.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范增清;密晨敏;李银焕;;轻刑案件逮捕措施的适用现状及完善对策[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10期

2 徐静村;潘金贵;;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改革的基本构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3 宋英辉;王贞会;;刑事强制措施修改若干问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判前羁押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2 陈结淼;;论侦查行为的法治化与侦查权的制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张娟;;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王圣扬;董琼;;论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平衡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胡志斌;;关于公诉权制约机制的探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陈少林;刘廷;;浅论刑事侦查程序的适度公开——以程序正义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7 孟庆保,赵大建;法院主动启动刑事诉讼程序质疑[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8 陈小曼;论侦查阶段的讯问权[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9 余经林,吴东;论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保障[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刘少军,蒋鹏飞;关于刑事案件卷宗改革的法律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维英;;检察环节律师辩护问题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孙厚祥;;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性违法裁判机制的法理思考[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量刑监督制度研究课题组;沈新康;;和谐社会语境中量刑监督的实践与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杨柳青;邓立;;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下完善刑事公诉权监督制约问题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李敬;韩菲;;浅议检察机关在刑事简易程序中的监督权——以加强庭审监督为视角[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冯薇;周晓唯;;犯罪行为制度诱因的演化博弈分析——基于我国贫困犯罪与制度性不平等的探悉[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卞建林;高家伟;谭秋桂;孙锐;;中国诉讼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9 张保生;王进喜;吴洪淇;;中国证据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10 周晓唯;冯薇;;犯罪行为制度诱因的演化博弈分析——基于我国贫困犯罪与制度性不平等的探悉[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汉霞;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彩红;竞技体育犯罪法律治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周强;我国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之实施[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陈海平;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耀彬;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郭烁;刑事强制措施的体系及其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盛长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玲;刑事司法中职权配置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永斌;论我国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小虎;行动中的预防性法律:美国刑事诉讼中的审前服务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周绪峰;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苏鹏;城市中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周强智;校园暴力视野下的校园警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吴刚;从狱霸现象看我国看守所管理改革[D];湘潭大学;2010年

8 侯嫣;女性暴力犯罪比率趋升的原因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9 田丰;默顿社会失范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魏彦煜;论刑事诉讼程序分流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谢佑平;论我国强制措施的完善[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2 夏阳;;论轻罪案件逮捕必要性审查机制的完善[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3 潘金贵;;监视居住保留论:反思与出路[J];人民检察;2007年14期

4 徐静村,潘金贵;英国保释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现代法学;2003年06期

5 卞建林;;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功能回归与制度完善[J];中国法学;2011年06期

6 王纯;取保候审保证金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年04期

7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课题组;;山东基层检察院捕后判轻刑案件分析[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玉玲;;对中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及完善[J];社科纵横;2007年11期

2 吴专生;;论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之分离——兼论如何完善我国羁押期限之规定[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李叶青;;未决羁押制度改革刍议[J];法制与社会;2008年28期

4 张先钦;试论《刑事诉讼法》对强制措施的完善[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4期

5 李晓丹;郭俊峰;;论逮捕和羁押分离[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6 吴丽芳;;重塑我国逮捕制度之理性思考[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7 刘缨;孙美;;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制度缺陷及完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11期

8 赵鑫;;论刑事拘留羁押期限及其监督程序的改革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9 李晓丹;郭俊峰;;论逮捕和羁押分离[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张莉;;新解我国拘留制度[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晓辉;;严格掌握强制措施界限 正确使用取保候审手段[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2 余才忠;;论单位犯罪治理的“瓶颈”——以强制措施立法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王占洲;;逮捕适用条件中存在的违宪性问题[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浩;伊兵;;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扩大及其适用[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马进保;黄瑞栋;;刑事和解不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途径——以检察业务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潘传平;冯浩;;论未决羁押之司法控制[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刘占中;;我国现行羁押制度的缺陷及侦羁分离的合理性[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朱小芹;戚进松;;取保候审的适用现状及对策研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王启亮;;论不作为请求权的系统化执行机制——以民事执行权的规范运行为指引[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静;张欣;齐迹;宋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角下适用逮捕措施的机制初探[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秦春植 宋剑峰;超期羁押的法律思考和司法对策[N];法制日报;2005年

2 江西省资溪县检察院 资检宣;规范换押,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N];检察日报;2011年

3 通讯员 张宁 杨蕊 刘超 记者 朱建军;实行“一卡一表三单”制度[N];检察日报;2011年

4 徐建东;刑事诉讼中应设立诉讼比例原则[N];江苏经济报;2005年

5 刘宇;省人大开展刑诉法执法检查[N];山西日报;2008年

6 倪伯斌 孙修兵;对异地轻微犯罪人亦应慎捕[N];检察日报;2006年

7 河北省成安县人民检察院 赵宙;对捕后变更强制措施如何加强监督[N];检察日报;2009年

8 朱建军;天津对两起提请延押案件说“不”[N];检察日报;2003年

9 凌娟 郑伟明;如何避免强制措施地域化[N];江苏经济报;2004年

10 曹守军;办理自侦案应有强制措施执行权[N];检察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劲秋;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改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郭烁;刑事强制措施的体系及其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秦策;刑事诉讼比例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于平;羁押审查程序要素论[D];吉林大学;2010年

5 余为青;刑事诉讼平等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马方;任意侦查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金柄权;中、韩检察制度之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江涌;未决羁押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王建明;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叶青;刑事审前程序诉讼化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良平;论我国未决羁押制度[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吴成;审前羁押与人权保障[D];苏州大学;2007年

3 任司辉;论未决羁押制度在我国的构建[D];郑州大学;2006年

4 毛慧勇;轻罪逮捕证据审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田俊芹;劳动教养制度的反思与出路[D];山东大学;2007年

6 李忠钦;羁押期限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康;论我国羁押期限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8 刘建晶;论捕后强制措施的变更[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9 江涛;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的现实反思与制度重构[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孙晓红;取保候审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66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466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2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