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中的电子证据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欣;;“假淘宝诈骗案”现五大司法难题 网络犯罪管辖棘手[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8期
2 邱鹏;;浅谈现阶段检察机关电子证据应用问题及对策[J];信息网络安全;2011年09期
3 崔洁;肖水金;朱琳;;网络诈骗案遭遇法律难题[J];政府法制;2011年19期
4 ;“爱情信物”今何在“电子证据”巧断案[J];科学生活;2009年12期
5 本刊编辑部;;应勇:网络犯罪的管辖应明确[J];中国审判;2011年04期
6 汪洋;;网络犯罪——伸向高科技背后的黑手[J];现代经济信息;2006年11期
7 钱自鹏;;论电子证据的证明力[J];皖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任红;牟筱芳;;论电子证据公证保全的几个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9 何永军;;电子证据认证亟待解决的课题[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9期
10 朱玉苗;边立会;刘亚萍;;电子证据证明力问题浅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成;;青少年网络犯罪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陈建民;;网络犯罪监察与防范体系建设的思考[A];第十六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3 沈惠芳;;浅析我国网络犯罪的青少年预防[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陈荔;;预防和惩治网络犯罪机制探索[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5 徐蕾;;网络犯罪特征、成因及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对策分析[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6 聂阳阳;;我国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之立法反思与重构[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7 卓翔;;网络犯罪对策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8 邓小刚;;青少年网络被害与防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李双其;;虚拟社会的犯罪防控[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10 尹丹;杨天识;;网络犯罪的法律问题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二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伊伟鹏;网络犯罪的电子证据及其采信规则[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中国消费者报 何志平;打击网络犯罪遭遇4大难题[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3 刘品新 庞仕平;从事到人:网络犯罪侦查要分两步走[N];检察日报;2005年
4 晏向华;打击网络犯罪:加快电子证据立法是关键[N];检察日报;2004年
5 施洋;网络犯罪面面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6 刘品新 庞仕平;“密录”的电子证据能采信吗[N];检察日报;2005年
7 刘强;网络司法中的电子证据[N];人民公安报;2001年
8 孟桢尧 四川大竹;加快“电子证据”立法[N];中华新闻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项仙君 通讯员 穗检宣;打击网络犯罪面临四大难题[N];南方日报;2005年
10 裴智勇邋王文超;网络扫黄遭遇三大难题[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军;电子证据完整性的几个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卓翔;网络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张凯;电子证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向在胜;电子提单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张有东;网络取证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6 王春元;公共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高德胜;信息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陈琳;自适应动态网络取证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吴姚睿;基于主动获取的计算机取证方法及实现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陈龙;计算机取证的安全性及取证推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军;网络犯罪中的电子证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谢志涛;网络犯罪及其防范[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3 王慧娟;论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收集[D];安徽大学;2007年
4 李鹏;电子证据的法律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张文静;特大城市网络犯罪问题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付华;网络犯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7 丛艳华;网络犯罪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8 汪剑歆;论网络犯罪[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9 乔小会;论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确定[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怀瑾;网络犯罪场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05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60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