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刑事判决事实对民事案件审理的预决效力

发布时间:2020-10-21 11:48
   已为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在民事诉讼理论上通常被称为预决事实,且在现行法律中已有规定,赋予前诉案件裁判事实以预决效力。但是条文规定较为简陋,对其具体应用并未加以说明,且并未考虑到特殊的情形,当前后诉分别涉及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且案件事实存在密切关联时,就不能单靠在民事诉讼法律条文中的规定来解决。若是否认此类情形下的预决效力,可能造成重复审理和诉讼资源的浪费,以及当事人为达到诉讼目的提出相反事实主张导致司法稳定性受损。若是不假思索的全盘认可,就是忽略了刑事审理和民事审理的差别,侵害民事审判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所以,刑事判决事实对民事案件审理的预决效力这一问题,需要在明晰预决效力概念的基础上,找出刑民诉讼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为预决效力的应用框定边界,既保障诉讼的效率和稳定性,也能保证民事审判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明晰预决效力的概念并界定其性质,厘清与既判力之间的关系,并与相近概念——司法认知作出区分,进而采用独立效力说的立场得出其表现形式。第二部分,以案件事实为立足点,分析刑事案件预决效力在民事审理中应用的正当性和必要性,确立前后诉事实之间存在同一性或是牵连性是预决效力得以应用的前提和正当性依据。第三部分,分析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之间的不同和特殊之处,不论是证据规则还是民事法律实体规则都会造成民事审理不同于刑事审理,那么预决效力在其中的应用就需要慎重考量,特殊对待。第四部分,站在制度构建的角度提出一些具体规则,从事实、时间、约束主体等角度对刑事判决预决效力在民事审理中的应用作出限定,并借鉴其他国家的解决路径,构建我国的相关制度。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5.1;D925.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预决效力的意蕴
    (一)预决效力的含义
    (二)预决效力与既判力的关系
        1.视为与既判力相独立的另一种效力
        2.视为既判力的扩张
    (三)预决效力的性质
        1.我国理论现状分析
        2.我国立场的选择——独立效力说
        3.并非归属于司法认知范畴
        4.预决效力的表现形式——相对免证
二、刑事裁判之民事诉讼预决效的合理性考量
    (一)正当性
        1.视角选择
        2.事实同一性
        3.事实牵连性
    (二)必要性
三、刑事裁判预决效力在刑民交叉案件中的差异性分析
    (一)证据规则不同
        1.证明标准上的差异性
        2.证明责任分配和无罪推定
    (二)民事审判的专业性
        1.对要件事实的认定方式不同
        2.审理重点不同
        3.因果关系认定不同
四、我国刑事裁判民事预决效力规则的构建
    (一)事实范围
        1.确保事实的同一性和牵连性
        2.区分确定的事实和存疑的事实
        3.区分主要事实和次要事实
    (二)时间范围
    (三)约束主体
        1.受害人与刑事被告
        2.案外人与刑事被告
    (四)对“足以推翻”的认定
    (五)程序性保障
        1.需主动援引
        2.案卷调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新;陈晓彤;;前诉裁判对后诉的影响——《民诉法解释》第93条和第247条解析[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2 郭翔;;美国判决效力理论及其制度化借鉴——基于争点效力理论的分析[J];民事程序法研究;2015年02期

3 段文波;;预决力批判与事实性证明效展开:已决事实效力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4 纪格非;;论刑事判决在民事诉讼中的预决力[J];当代法学;2015年04期

5 曹志勋;;反思事实预决效力[J];现代法学;2015年01期

6 纪格非;;“争点”法律效力的西方样本与中国路径[J];中国法学;2013年03期

7 王亚新;;我国新民事诉讼法与诚实信用原则——以日本民事诉讼立法经过及司法实务为参照[J];比较法研究;2012年05期

8 齐树洁;季俊强;;英国证据法中先前判决的效力问题[J];清华法学;2011年05期

9 吴海涛;;民刑交叉案件中的民事侵权行为归责[J];人民司法;2011年04期

10 陈光中;;刑事证据制度改革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之探讨——以两院三部《两个证据规定》之公布为视角[J];中国法学;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2850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850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2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