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的程序构建
本文关键词:论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的程序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国家司法民主的重要标志,人民陪审制度历经了上千年的演进。在此进程中,“协同审模式”如影随形。本文以此为立足点,反思当前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的制度建构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程序视角借鉴交往行为哲学、协同论原理和“对话式”诉讼理论,提出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程序构造和配套程序的建构方案,以期抛砖引玉。除引言外,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约23000余字。第一部分: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的理论考量。该部分在对“协同审模式”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协同审模式”的哲学、协同学、诉讼法学理据。第二部分: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的历史考量。该部分全面分析了我国各个历史阶段的陪审制度,揭示了陪审制度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同时提出了可供“协同审模式”吸收的历史养分。第三部分: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的域外考量。该部分对比分析了域外的陪审团制度、参审制度和观审制度,提出了域外陪审制可供“协同审模式”借鉴的合理因素。第四部分: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的现实考量。该部分采用解剖分析法,首先对人民陪审现有制度的程序规范进行分析,指出内部协同性和外部协同性规范缺陷;再以重庆市涪陵区法院实施人民陪审制度的现实状况为分析样本,指出人民陪审制度协同性价值在实践运行过程中的流失问题。第五部分: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的程序建构。该部分着重论证了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内部要素系统的程序建构路径:在分析了“事实主张”的识别与判断基础上,充分论证了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的程序保障机制的构成与互动,着重论证证据资格的引导程序、事实主张的独立判断程序、事实主张判断的合成程序、事实主张判断分歧的救济程序之间的关系以及四个子程序协同联动机制。重点论证了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外部保障系统的程序建构路径:分别论述了人民陪审员协同选任、协同使用和协同管理三个环节的程序保障机制。
【关键词】: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 理论依据 历史影子 域外因子 程序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6.2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1
- 一、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的理论考量11-18
- (一)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的界定11-12
- (二)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的理据12-18
- 二、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的历史考量18-22
- (一)西周时期:“三刺”通过“三讯”协同“民意”18
- (二)清末修律时期:借鉴西方建立陪审制度18-19
- (三)民国时期:“主审”协同“参审”和“陪审”19-20
-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陪审”协同“民主”20-21
- (五)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陪审制度在曲折中发展21-22
- 三、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的域外考量22-27
- (一)英美法系陪审团制度:偏重事实审模式22-24
- (二)大陆法系参审制度:综合审模式24-25
- (三)中国台湾地区观审制度:有表意权而无表决权25-27
- 四、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的现实考量27-32
- (一)现有人民陪审制度协同性程序规范的立法缺陷27-30
- (二)现有人民陪审制度协同性程序价值的司法流失30-32
- 五、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的程序建构32-41
- (一)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要素系统的程序构建33-37
- (二)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保障系统的程序构建37-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硕;关于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欧阳爱辉;人民陪审制度在当前有存在的必要吗?[J];民主与科学;2004年06期
3 王宏翼;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现状和改革[J];大理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4 黄慧慧;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前沿;2005年05期
5 胡晓涛;;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0期
6 杜拻格;;浅议我国人民陪审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7 高华超;;浅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废除[J];法制与社会;2007年12期
8 马丽丽;魏博洋;刘东丽;;论人民陪审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8年25期
9 徐迎春;王金玲;;浅析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02期
10 孙振燕;;简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武延平;;坚持和完善人民陪审制度 进一步加强人民法治的力量[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2 王宏纲;;论人民陪审制度的价值——兼论董必武的人民陪审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3 郎秀凤;解锁军;;人民陪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刘淑娟;解成;;关于人民陪审制度的几点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5 刘蔚;;嵌入冲突视角的人民陪审制度——以基层法院的实践探微与本土化路径为研究样本[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小蓓;张庆;;论司法为民思想下的人民陪审制度的意义——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有感[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首席记者 吴倩 记者 李向华;四条建议完善人民陪审制度[N];河南法制报;2014年
2 雍振华;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艾世民 陈义万 左意诚(作者单位:大悟县人大常委会);人民陪审制度是公正司法的实现形式[N];孝感日报;2007年
4 程计山;让人民陪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更加完善[N];法制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黎虹;公民代表 推升司法大众化[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兰林 吴永胜;对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思索[N];凉山日报(汉);2005年
7 袁运良;浅谈公民参与司法活动与有效提高司法公信力[N];潮州日报;2010年
8 课题组成员 朱江 白山云 郭鹏 赵瑞罡 肖荣远 杜岩 陈科 马骁 刘斌 刘立杰 李洹;构建多元交流机制 提升民意沟通[N];人民法院报;2012年
9 河南省信阳市mI河区人民法院院长 柳斌;参与社会治理 实现公平正义[N];人民法院报;2014年
10 平舆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 院长 张元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努力践行司法为民[N];驻马店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应君;嵌入冲突视角中的人民陪审制度[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乐;T县人民陪审考察[D];湘潭大学;2015年
3 李玉昆;司法改革背景下人民陪审制度完善路径探析[D];山东大学;2015年
4 范凌琳;论人民陪审员职权重新定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5 刘敏;基层人民陪审制度运行实证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6 阮小茗;人民陪审员的职权配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7 张潇月;论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的程序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8 张小敏;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姚国艳;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价值及其完善[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军;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完善[D];湘潭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论人民陪审“协同审模式”的程序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1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0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