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专利恶意诉讼的识别与规制

发布时间:2021-06-03 19:20
  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国家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被称为“专利恶意诉讼第一案”的“袁利中案”发生后,专利恶意诉讼在我国司法实务界和理论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法律规范,总结了学界对于专利恶意诉讼的观点,对于检索到的2019年我国所有专利恶意诉讼案例及历年专利恶意诉讼经典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剖析了专利恶意诉讼的成因,探讨了如何识别和规制专利恶意诉讼。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专利恶意诉讼的理论及司法现状,分为法律规范、学界观点、司法现状三个单元。其中司法现状单元,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批量分析了2019年我国专利恶意诉讼案例,了解实务中专利恶意诉讼的表现;其次详细分析了两个典型案例,包括案情、裁判观点和学界的观点;最后从10个代表性案例中提炼出我国司法实务对专利恶意诉讼的观点。本文第二部分挖掘了专利恶意诉讼的制度根源。并不是说该部分提及的制度直接导致了专利恶意诉讼,而是说这些制度让专利恶意诉讼的原告有机可乘、有利可图。本文第三部分探讨如何识别专利恶意诉讼。首先,阐述了专利恶意诉讼的概念、构成要件、特点。专利恶意诉...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专利恶意诉讼的识别与规制


法院认为构成专利恶意诉讼的情形

专利,情形,原告,法院


“多次起诉”主要表现为:就相同专利相同产品向不同被告提起诉讼,诉讼数量巨大;就同一侵权事实,分成多个案件起诉;同一案件事实多次起诉。“原告怠于保护专利权”指原告没有及时制止侵权行为,导致损失扩大后再进行起诉,通常表现为:原告明知侵权生产厂家而不制止生产行为,原告发现经销商销售侵权产品却不通知其停止侵权,而是时隔许久直接起诉。“原告损害对方利益”包括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声誉,也包括对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等。比较法院和被告对于专利恶意诉讼的看法,笔者有以下发现:其一,法院对专利恶意诉讼的认定较为审慎。被告在被控侵权时,常常会质疑原告是否构成专利恶意诉讼,而法院默许原告在法律的框架内选择最有利于己方的方式行使权利,在认定专利恶意诉讼的时候遵循“利益平衡原则”,仅在双方利益显著失衡时才协调。其二,法院关注恶意诉讼的深层要件,被告关注恶意诉讼的具体表现。其三,法院和被告认为构成恶意诉讼的情形,不尽相同。如被告认为原告就同一专利提起大量诉讼,分别针对不同的小规模经营者,构成恶意诉讼,但法院并不这样认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专利侵权诉讼滥用的规制:价值与模式[J]. 朱雪忠,彭祥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2]专利恶意诉讼之认定标准及法律责任[J]. 李春晖.  知识产权. 2019(04)
[3]不正当行为抗辩制度之移植可行性及设计构想——基于《专利法》第四次修改中的“诚实信用原则”[J]. 徐棣枫.  东方法学. 2018(06)
[4]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识别与规制[J]. 奉晓政.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5]专利侵权判定原则:变化发展中的中国司法实践[J]. 徐棣枫,于海东.  中德法学论坛. 2016(00)
[6]专利恶意诉讼的认定及其法律规制[J]. 聂鑫.  知识产权. 2015(05)
[7]论专利无效宣告制度的防御功能[J]. 刘蕾.  知识产权. 2014(12)
[8]权利的不确定性与专利法制度创新初探[J]. 徐棣枫.  政治与法律. 2011(10)
[9]专利恶意诉讼及其法律应对[J]. 王活涛,郑友德.  知识产权. 2009(05)
[10]谈专利法中的强制许可制度[J]. 周长玲.  知识产权. 2003(06)

硕士论文
[1]专利恶意诉讼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 王晓东.山东大学 2019
[2]论专利恶意诉讼的司法规制[D]. 吴志祥.青岛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11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211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c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