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连带责任的诉讼形态研究——基于实体法与诉讼法的双重视角

发布时间:2021-11-15 05:33
  连带责任诉讼形态的判断应避免陷于诉讼标的识别困难的窠臼,并落于实体法与诉讼法观点截然对立的偏误。应从实体法的静态视角出发,检视诉讼标的背后实体权利义务的性质,考察实体法对权利行使、义务承担方式的规定,将普通共同诉讼作为连带责任的基本诉讼形态。于此同时,需以诉讼法的动态视角加以调整。应根据不同的案件类型,衡量债权人的特殊保护利益、法院代表的公共利益、各连带责任人的利益,综合实体法和诉讼法的价值追求,控制各方的利益平衡,以此确定其他连带责任人的追加、程序的合并、法官的释明、后诉的遮断效等问题,寻找保全整体利益的最优方案,以应对实体法和诉讼法的联动与交互,尽力避免厚此薄彼。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20,7(02)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连带责任诉讼形态识别的困境
    (一)以诉讼标的为识别依据的现实困境
        1.将诉讼标的理解为实体请求权
        2.将诉讼标的理解为法律关系
        3.将诉讼标的理解为纠纷事件
    (二)诉讼法与实体法观点的二元固化模式
    (三)实体法静态视角与诉讼法动态视角的区隔
二、连带责任诉讼形态划分的实体法考量
    (一)诉讼标的之依据的边缘化
    (二)实体权利义务性质之依据的中心化
    (三)连带责任诉讼形态之实体法的静态确定
三、连带责任诉讼形态划分的诉讼法考量
    (一)起诉全部连带责任人要求全部给付
    (二)起诉部分连带责任人要求全部给付
        1.连带责任保证型连带责任
        2.夫妻共同债务型连带责任
        3.多数人侵权型连带责任
    (三)起诉部分连带责任人要求相应责任份额的给付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思民事连带责任的共同诉讼类型——基于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的分析框架[J]. 任重.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8(06)
[2]诉讼法与实体法交互视域下的必要共同诉讼[J]. 蒲一苇.  环球法律评论. 2018(01)
[3]多数人侵权纠纷之共同诉讼类型研究 兼论诉讼标的之“案件事实”范围的确定[J]. 卢佩.  中外法学. 2017(05)
[4]论执行力主观范围的扩张及其正当性基础[J]. 肖建国,刘文勇.  法学论坛. 2016(04)
[5]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判决效力范围[J]. 蒲一苇.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6(04)
[6]德日必要共同诉讼“合一确定”概念的嬗变与启示[J]. 段文波.  现代法学. 2016(02)
[7]不真正连带责任诉讼问题探析[J]. 罗恬漩,王亚新.  法律适用. 2015(01)
[8]数人侵权的体系构成——对侵权责任法第8条至第12条的解释[J]. 曹险峰.  法学研究. 2011(05)
[9]《侵权责任法》中的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及其诉讼程序[J]. 姜强.  法律适用. 2010(07)
[10]我国准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建构[J]. 胡震远.  法学. 2009(01)



本文编号:3496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496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6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