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实施状况研究——以65个裁判文书为研究对象
发布时间:2021-12-09 12:46
长期以来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均未确立重复性供述排除标准,直到2017年6月"两高三部"《严格"排非"规定》以"原则加例外"的模式确立了重复性供述的排除规则。以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网上的65个案例为样本,对我国重复性供述的适用现状进行研究发现:重复性供述排除申请的提出依赖于辩护律师的帮助,重复性供述被排除的比例不高,即使成功排除对案件的定罪量刑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司法实践中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的"两个例外"情形被"隐形"、"错误"适用比较普遍、重复性供述"排除难"问题比较突出。对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的完善还需要在明确控方承担存在例外情形证明责任的基础上,鼓励法院主动依职权进行审查和排除、严格规范适用"两个例外"的特殊情况、将冻饿晒烤、疲劳审讯、严重威胁等手段也认定为刑讯逼供行为,逐步扩大重复性供述的排除范围。
【文章来源】:南大法学.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的域外经验
三、我国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的构成要件及其适用现状
(一)我国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的三大构成要件
1.存在刑讯逼供行为
2.前后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且供述内容“相同”
3.不属于“两个例外”的情形
(二)适用现状考察
1.审理法院层级与案件审级
2.地区分布
3.案件类型
4.辩护情况
5.重复性供述排除申请的提起
6.法官的态度
7.重复性供述被排除的基本情况
四、重复性供述被排除的特点
(一)排除重复性供述多是因为控方未能证明不存在“关联性”
(二)重复性供述排除后对案件定罪量刑几乎没有影响
(三)“两个例外”被“隐形”和“错误”适用
(四)重复性供述排除案件中的律师高辩护率
(五)法官对“相同”标准的认定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五、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的完善
(一)重复性供述排除程序的启动
(二)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两个例外”的严格适用
(三)证明责任的分配
(四)重复性供述排除范围应予以扩大
(五)由“依申请”取得值班律师帮助改变为“应当”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白法则的日本模式及其评价[J]. 董林涛.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8(03)
[2]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之规范解读[J]. 董坤.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8(01)
[3]非法证据排除新规:进步、局限及其适用问题——基于《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的分析[J]. 韩旭.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8(01)
[4]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局限性及其实施面临的问题[J]. 韩旭. 刑事法判解. 2012(01)
[5]欧洲人权法院视野中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以“格夫根诉德国案”为例[J]. 孙长永,闫召华. 环球法律评论. 2011(02)
[6]论美国毒树之果原则——兼论对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启示[J]. 汪海燕. 比较法研究. 2002(01)
本文编号:3530657
【文章来源】:南大法学.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的域外经验
三、我国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的构成要件及其适用现状
(一)我国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的三大构成要件
1.存在刑讯逼供行为
2.前后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且供述内容“相同”
3.不属于“两个例外”的情形
(二)适用现状考察
1.审理法院层级与案件审级
2.地区分布
3.案件类型
4.辩护情况
5.重复性供述排除申请的提起
6.法官的态度
7.重复性供述被排除的基本情况
四、重复性供述被排除的特点
(一)排除重复性供述多是因为控方未能证明不存在“关联性”
(二)重复性供述排除后对案件定罪量刑几乎没有影响
(三)“两个例外”被“隐形”和“错误”适用
(四)重复性供述排除案件中的律师高辩护率
(五)法官对“相同”标准的认定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五、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的完善
(一)重复性供述排除程序的启动
(二)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两个例外”的严格适用
(三)证明责任的分配
(四)重复性供述排除范围应予以扩大
(五)由“依申请”取得值班律师帮助改变为“应当”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白法则的日本模式及其评价[J]. 董林涛.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8(03)
[2]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之规范解读[J]. 董坤.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8(01)
[3]非法证据排除新规:进步、局限及其适用问题——基于《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的分析[J]. 韩旭.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8(01)
[4]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局限性及其实施面临的问题[J]. 韩旭. 刑事法判解. 2012(01)
[5]欧洲人权法院视野中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以“格夫根诉德国案”为例[J]. 孙长永,闫召华. 环球法律评论. 2011(02)
[6]论美国毒树之果原则——兼论对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启示[J]. 汪海燕. 比较法研究. 2002(01)
本文编号:3530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530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