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私录证据适用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私录证据适用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录音录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事人私自录取证据变得更为简单,在审判实践中,私录证据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这种证据由于在取得方式上的缺陷,容易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大争议。我国相关法律虽然对这种证据规定了适用标准,但其规定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实践中的运用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从证据效力和证据合法性角度探讨私录证据的证据效力问题,并对如何改善私录证据在实践中的运用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私录证据,指国家机关以外的公民、组织机构和法人等,在当事人不知情或者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私自采集录制的证据。按照《民事诉讼法》对于证据的分类,我们可以将私录证据分为私录视听资料和私录电子证据,根据取得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私录证据分为民事陷阱取证获取的证据、以悬赏取证获取的证据、以偷拍偷录等秘密形式获取的证据、以私人侦探形式获取的证据。国内对于私录证据的适用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合法性不是私录证据的必备属性,二是认为私录证据必须具备证据合法性这一必备属性。国外对于此种证据的研究要比国内更加深入,但是他们往往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在此类证据的适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关于我国私录证据适用的规定,目前仅有95《批复》和《证据规定》中的一两个条款。这也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我国私录证据的适用比较混乱,有的案例中承认私录证据的证据效力,有的直接否认其证据效力。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我国对于私录证据的规定要么过于严格,要么过于笼统,而且由于以上两个司法解释都具有法律效力,在适用中,适用哪个司法解释对私录证据的证据效力也有影响,这就导致我国私录证据在适用中出现了较为混乱的局面,包括同时回避这两种规定的情况。对于司法实践中所出现的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改善私录证据适用现状的一些建议。从完善我国关于私录证据的司法解释入手,提出了废止95《批复》,源于其规定已经不符合私录证据的适用现状。同时我们提出了对于完善《证据规定》的一些看法,主要是把证据规定的内容细化,使其原本过于原则化的规定能更加具体,从而在司法实践中,我们也能更好的适用其规定来确定私录证据的证据效力。同时我们也从适用程序角度对于私录证据的适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是建立我国的庭前准备程序,赋予当事人对证据能力的异议权,建立起私录证据的鉴定和监督程序,同时法官也应充分发挥其自由裁量权,正确运用我国关于私录证据的规定,以期实现对被侵害法益的最大化保护。
【关键词】:私录证据 证据效力 合法性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引言8-9
- 一、私录证据及其证据效力概述9-20
- (一) 私录证据的内涵9-12
- (二) 证据效力的内涵12-14
- (三) 国内对于私录证据证据效力的几种观点及其评价14-15
- (四) 国外对于私录证据合法性的研究15-20
- 二、我国私录证据的适用现状及原因分析20-27
- (一) 我国对于私录证据的现行规定及其适用现状20-24
- (二) 对我国私录证据适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24-27
- 三、对于完善我国私录证据适用的思考27-36
- (一) 完善我国目前关于私录证据的司法解释27-29
- (二) 法官通过自由裁量权,正确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29-33
- (三) 建立关于私录证据的适用程序33-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0
- 致谢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五一;铁证筑铁案[J];中国律师;2000年05期
2 张斌生;让证据有法可依[J];中国律师;2000年05期
3 陈瑞华;从认识论走向价值论——证据法理论基础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2001年01期
4 张晋红;论认定证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7期
5 曾六兵;论建立我国的证据展示制度[J];攀枝花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宋石;试谈“偷拍偷录”视听证据的认定[J];河北法学;2002年04期
7 齐树洁,王晖晖;证据法中的推定问题研究(二)[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8 罗筱琦,胡卫群;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的证据法问题[J];政法学刊;2002年03期
9 徐振杰;中外关于电子文件证据的法律法规[J];湖南档案;2002年10期
10 闵春雷;证据概念的反思与重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桐杰;;电子文件证据研究[A];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优秀论文选编(二○○二年度)[C];2003年
2 杨祥全;;论武术思想史研究的四重证据法[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邹玉华;;语言证据的种类及其语义鉴定问题[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方茂龙;叶发旺;黄树桃;屈云燕;张川;孟苗苗;;复杂性过程的序列证据法[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册(铀矿地质分卷)[C];2011年
5 武树辰;;无效宣告案件中利用悬赏征集使用公开证据的思考[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孔嘉;;网络与电子商务诉讼中的证据问题[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程晓燕;;论瑕疵证据之转化[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8 宋强;;中外书证范围之比较[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1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盈;司法公正“证据”面前人人平等[N];长春日报;2005年
2 王振宇;未经质证的证据不得作为定案依据[N];法制日报;2002年
3 ;中国证据法草案及立法问题探讨[N];法制日报;2003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何家弘;证据的“有限采用规则”[N];检察日报;2001年
5 ;什么是证据:从《天下无贼》谈起[N];检察日报;2005年
6 本版主持人 张国香 实习编辑 宋克明;证据法改革与司法公正[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记者 郭士辉;民事证据法研讨会召开[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曹三明;“以证据为基础”是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的基本准则[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李亚捷 周 瑾;手机短信作为证据的审查与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焦红艳;“打官司,就是打证据”[N];法制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俞亮;证据相关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周萃芳;司法认知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舸;证据与事实推理要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朴永刚;案件事实真实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徐晓;过错推定论[D];吉林大学;2004年
6 冯景旭;口供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小莉;论证据相关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杨嘉蕊;论侦查中刑事再生证据的运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张凌鹰;事后补救措施规则的法理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孙连京;民事诉讼中的科技证据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孟天舒;由新证据引发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王峰;网络证据基本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邝军坤;证据法视野下的无罪推定原则[D];吉林大学;2005年
8 张宇鹏;证据概念及属性再思考[D];吉林大学;2006年
9 张华薇;论“表面证据”——兼评我国诉讼证据制度的改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10 李贵扬;证据法理论基础的再思考[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私录证据适用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5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