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虚假诉讼识别机制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2-12-10 22:56
近年来,民商事领域虚假诉讼出现频率越来越高,造成极大危害。尽管相关法律、司法解释、司法指导文件相继出台,但大多侧重于对虚假诉讼的制裁,而对于如何识别虚假诉讼,规定尚不完善,亦未形成系统的方法论。虚假诉讼在规制过程中存在识别不清的问题。识别是防范、制裁虚假诉讼的前提,因此,构建一个完整的虚假诉讼识别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准确界定虚假诉讼,是识别虚假诉讼的前提,也是虚假诉讼识别机制赖以建立的基础。构建虚假诉讼的识别机制,需要将散见于法律法规的识别方法以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组合,以合理规则划分不同识别主体的功能,并通过完善和细化识别措施,使之形成一个操作性更强的系统。可以立案、裁判生效为时间分界点,将虚假诉讼识别机制划分为事前预防、事中阻断和事后救济机制。立案是识别虚假诉讼的第一道关口,在受理环节,应当对无诉权的案件进行拦截。在立案阶段加大对虚假诉讼的审查力度,有其正当性基础。即便未能在立案阶段将虚假诉讼拒之门外,也要充分发挥嫌疑预警作用。根据虚假诉讼的嫌疑特征锁定识别目标后,需要加大审查力度加以查证。有必要将虚假诉讼识别的任务交由专门的法官或审判团队办理,以保障虚假诉讼识别程序的高效运转,提高识...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问题的源起
第一章 虚假诉讼识别机制概述
第一节 虚假诉讼识别机制的基础:虚假诉讼的界定
一、有关概念的辨析
二、本文对虚假诉讼的界定
三、虚假诉讼构成要件
第二节 当前虚假诉讼识别方法的不足
一、缺乏可操作性
二、无法调动法官履行识别职责的积极性
三、未形成有机统一的识别系统
第三节 虚假诉讼识别机制的基本构成
第二章 虚假诉讼的事前预防机制:立案阶段的识别
第一节 立案阶段识别的困境及当前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识别的困境:立案登记制与识别的不及时性
二、当前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立案阶段识别机制的构建思路
第三节 立案阶段虚假诉讼识别机制的构建
一、建立立案阶段重点案件审查制度
二、建立案件信息共享机制
三、落实立案阶段虚假诉讼嫌疑预警机制
第四节 立案阶段识别结果的处置
一、引导当事人撤回起诉
二、不予受理
第三章 虚假诉讼的事中阻断机制:审理阶段的识别
第一节 审理阶段识别的困境及当前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识别的困境:调解制度、自认规则与识别的局限性
二、当前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审理阶段识别机制的构建思路
第三节 审理阶段识别机制的构建
一、设置虚假诉讼案件专职化审理制度
二、加大对疑似虚假诉讼案件的审查力度
三、引入诈害防止参加制度
第四节 对审理阶段识别结果的处置
一、裁定驳回起诉
二、采取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第四章 虚假诉讼的事后救济机制:判决后的识别及处置
第一节 判决后识别的困境及当前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识别的困境:外部救济与识别的依赖性
二、当前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判决后识别机制的完善思路
第三节 判决后识别机制的完善
一、强化检察机关对虚假诉讼的检察监督
二、完善第三人撤销之诉
第四节 对判决后识别结果的处置
一、完善虚假诉讼侵权损害赔偿制度
二、虚假诉讼入罪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事虚假诉讼识别的二元控制模式研究[J]. 牛颖秀. 北京社会科学. 2019(01)
[2]虚假诉讼:识别、查证与规制[J]. 熊跃敏,梁喆旎. 京师法律评论. 2017(00)
[3]回归法律文本:第三人撤销之诉原告适格再解释[J]. 刘东. 中外法学. 2017(05)
[4]民事诉讼法理背景下的虚假诉讼规制——以《民事诉讼法》第112条的适用为中心[J]. 吴泽勇. 交大法学. 2017(02)
[5]虚假诉讼罪的基本问题[J]. 张明楷. 法学. 2017(01)
[6]论虚假诉讼的厘定与规制——兼谈规制虚假诉讼的刑民事程序协调[J]. 洪冬英. 法学. 2016(11)
[7]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应对和完善——兼谈诉权、诉之利益与诉讼要件审查[J]. 耿宝建. 人民司法(应用). 2016(25)
[8]论虚假诉讼的程序阻却——理论视角的切入[J]. 张纯纯. 法制与经济. 2015(21)
[9]论强化对虚假诉讼的检察监督[J]. 王雄飞.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0)
[10]虚假诉讼与对调解书的检察监督[J]. 李浩. 法学家. 2014(06)
本文编号:3717671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问题的源起
第一章 虚假诉讼识别机制概述
第一节 虚假诉讼识别机制的基础:虚假诉讼的界定
一、有关概念的辨析
二、本文对虚假诉讼的界定
三、虚假诉讼构成要件
第二节 当前虚假诉讼识别方法的不足
一、缺乏可操作性
二、无法调动法官履行识别职责的积极性
三、未形成有机统一的识别系统
第三节 虚假诉讼识别机制的基本构成
第二章 虚假诉讼的事前预防机制:立案阶段的识别
第一节 立案阶段识别的困境及当前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识别的困境:立案登记制与识别的不及时性
二、当前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立案阶段识别机制的构建思路
第三节 立案阶段虚假诉讼识别机制的构建
一、建立立案阶段重点案件审查制度
二、建立案件信息共享机制
三、落实立案阶段虚假诉讼嫌疑预警机制
第四节 立案阶段识别结果的处置
一、引导当事人撤回起诉
二、不予受理
第三章 虚假诉讼的事中阻断机制:审理阶段的识别
第一节 审理阶段识别的困境及当前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识别的困境:调解制度、自认规则与识别的局限性
二、当前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审理阶段识别机制的构建思路
第三节 审理阶段识别机制的构建
一、设置虚假诉讼案件专职化审理制度
二、加大对疑似虚假诉讼案件的审查力度
三、引入诈害防止参加制度
第四节 对审理阶段识别结果的处置
一、裁定驳回起诉
二、采取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第四章 虚假诉讼的事后救济机制:判决后的识别及处置
第一节 判决后识别的困境及当前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识别的困境:外部救济与识别的依赖性
二、当前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判决后识别机制的完善思路
第三节 判决后识别机制的完善
一、强化检察机关对虚假诉讼的检察监督
二、完善第三人撤销之诉
第四节 对判决后识别结果的处置
一、完善虚假诉讼侵权损害赔偿制度
二、虚假诉讼入罪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事虚假诉讼识别的二元控制模式研究[J]. 牛颖秀. 北京社会科学. 2019(01)
[2]虚假诉讼:识别、查证与规制[J]. 熊跃敏,梁喆旎. 京师法律评论. 2017(00)
[3]回归法律文本:第三人撤销之诉原告适格再解释[J]. 刘东. 中外法学. 2017(05)
[4]民事诉讼法理背景下的虚假诉讼规制——以《民事诉讼法》第112条的适用为中心[J]. 吴泽勇. 交大法学. 2017(02)
[5]虚假诉讼罪的基本问题[J]. 张明楷. 法学. 2017(01)
[6]论虚假诉讼的厘定与规制——兼谈规制虚假诉讼的刑民事程序协调[J]. 洪冬英. 法学. 2016(11)
[7]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应对和完善——兼谈诉权、诉之利益与诉讼要件审查[J]. 耿宝建. 人民司法(应用). 2016(25)
[8]论虚假诉讼的程序阻却——理论视角的切入[J]. 张纯纯. 法制与经济. 2015(21)
[9]论强化对虚假诉讼的检察监督[J]. 王雄飞.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0)
[10]虚假诉讼与对调解书的检察监督[J]. 李浩. 法学家. 2014(06)
本文编号:3717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717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