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专利复审委员会行政诉讼举证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15:18

  本文关键词:专利复审委员会行政诉讼举证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知识产权经济到来的今天,离不开我们国家的参与,实现创新驱动型国家的新发展,离不开法律的支撑,“有权利的地方必有救济”,全面、高效、有质量的司法审查制度是促进知识产权经济发展的有效保证。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的全方位推进提上日程,知识产权的依法保护也走上逐渐合理,科学,完善,让人信服,使人敬畏的征程。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专利复审委员会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井喷式的增长就是知识产权依法保护的一个小缩影。在新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旧的制度还未曾远离的前提下,专利复审委员会作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怎么审,怎么判成为关注的焦点。审判离不开证据,举证问题的研究也就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举证的科学合理设置是实现公正审判的前提条件。本文就是在如今知识产权保护如火如荼发展的进程中,对于专利类案件尤其是专利复审委员会作为被告案件的行政诉讼内容进行分析介绍,并且选取举证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以期发现此类案件关于举证问题合理化设置的有效路径,完善专利复审委员会或商标评审委员会类行政诉讼的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让此类行政诉讼的审判真正实现每一个诉讼当事人在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光辉。本文主要是从案例着手,选取在实际审判活动中积累的部分经典案例,对审理范围、审判制度、证据制度等内容进行分析解剖,选取的案例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界和实务界也曾引起极大争议和讨论,比如下文所举舒学章的“反烧锅炉”专利,曾关生的“矿物类中药”专利就分别在“公知常识”的举证,“专业技术”的认定等事实问题上有创新性的突破。笔者在文章中着重分析诉讼当事人的举证内容、举证责任、举证范围等问题,并且结合诉讼当事人在审判的不同阶段所举不同内容、不同种类的证据,在不同的诉讼阶段进行分门别类,对号入座划归不同的证据类型,按照不同的证据类型,举证难易上的安排进行举证责任的分配。文章最后针对现实中的举证责任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需要完善的方向,以期实现此类型案件审判的公平合理。第一章介绍专利复审委员会的案例并体现相关问题,专利复审委员会对自己做出的判断就必须提供大量的事实和证据进行说明。在诉讼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区分,因为选取案例基本都经历一审、上诉的阶段。在审判中会举出书证、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专家证人出庭说明问题等不同内容的证据材料,还有部分案例会经历最高院的复审、再审等情况,需要对不同阶段的举证进行分析,找出举证存在的问题。问题归纳后主要包括举证责任划分不明确、证据内容未区分、不同诉讼阶段举证混淆、案件事实类证据举证混乱等四个方面。此章的主要作用就在于选取案例,介绍案情,提出问题,为下文的举证分配内容提供素材和基础。第二章是关于专利复审委员会、原告、第三人的举证负担问题,专利复审委员会的行政诉讼虽然是属于行政诉讼中比较特殊的范畴,但仍然不能脱离行政诉讼的范围,如此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或举证负担集中在行政机关的头上也就无可厚非。第二章的开始就集中介绍专利复审委员会的举证内容、范围、正当性等问题。此类型案件区别于传统行政诉讼的特殊性,还在于原告的举证积极性和举证的责任负担,有时候比行政机关的热情还要高甚至提供的证据材料更充分,更能说明案件事实的核心问题。分析在具体案例中,原告的举证比照专利复审委员会在一审、上诉、复审、再审等不同的诉讼阶段提出的不同证据进行归类,原告负担的举证内容、举证责任,结合法律、法规进行分析。除此之外,在一般的行政诉讼案件中,几乎没有或者很少会涉及第三人的举证负担问题,由此行政诉讼法中并没有第三人举证的独立规定。但是在专利确权类的行政诉讼中,第三人关涉极大的民事利益,其甚至就是隐藏在专利复审委员会身后的真正诉讼参与人,仔细分析第三人的举证内容,对此类型诉讼有着不一样的意义,由此本章专门分出一节的笔墨归纳第三人的举证正当性、举证内容、证据种类问题。第三章转换视角,从第二章的诉讼参与主体的举证转向在诉讼中涉及到的案件事实类证据的设定和分配,有划分出主要包括“公知常识”类证据和“技术认定”,特别是关于本领域技术的技术认定问题。这些内容都是引起极大争议,关于“公知常识”和“技术认定”的范围尚无定论,证据的举证责任具体由谁负责更是众说纷纭,即使法院的裁判认定有时也是模棱两可,更加弱化了边界,加大争议。除以上两类举证内容之外,本章最后一部分又补充举证还要关注的诸如司法认知和行政认知的区分对待问题,当事人自认事实,专业人员出庭说明问题和行政判断的过程中未提交证据的地位等内容的认定和分析,体现举证问题的完整性,实现文章从另外一个视角分析问题的合理性和周延性。第四章基于以上不同诉讼阶段中遇到的问题,在本章找出解决之道或完善建议。主要是针对第一章中的举证问题内容和在三、四章中归纳整理证据中总结出的共性矛盾,在此类案件的举证问题上提出合理化的完善建议:首先,明确各方举证责任;其次,区别对待不同类型举证责任;再次,“公知常识”和“技术认定”类证据,加强裁判者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最后,完善新生专利行政审判制度配合知识产权法院的独立设置。在此基础上,推进此类行政诉讼朝着专业认定的改革路径走下去。文章采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以案例为着眼点,将理论中的问题结合案例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在之后的内容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大化的将理论结合实务,以期在实际中对专利复审委员会行政诉讼在举证问题上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专利复审委员会 行政诉讼 举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3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5-12
  • 导言12-17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
  • 二、选题的背景12-13
  • 三、文献综述13-15
  • 四、主要研究方法15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15-17
  • 第一章 专利复审委员会行政诉讼现状之分析17-27
  • 第一节 案例选取的影响因素17-19
  • 一、案例取材的广泛性17
  • 二、案例内容的多样性17-18
  • 三、案例选择的区分性18
  • 四、案例诉讼阶段的差异性18-19
  • 五、第三人参与的经常性19
  • 第二节 典型案例的基本介绍19-21
  • 第三节 举证问题的提出21-27
  • 一、举证责任划分不明确22-23
  • 二、证据内容分类不明显23
  • 三、“公知常识”和“技术认定”类证据的举证设置不清晰23-25
  • 四、不同诉讼阶段的举证未区分25-27
  • 第二章 责任主体的举证分配27-37
  • 第一节 专利复审委员会的举证27-30
  • 一、专利复审委员会在一审中的举证27-29
  • 二、专利复审委员会在上诉、复审、再审中的举证29-30
  • 第二节 原告的举证30-33
  • 一、原告在一审中的举证31-32
  • 二、原告在上诉、复审、再审中的举证32-33
  • 第三节 第三人的举证33-37
  • 一、第三人举证的法律正当性33-34
  • 二、第三人在一审中的举证34-35
  • 三、第三人在上诉、复审、再审中的举证35-37
  • 第三章 案件事实视角的举证再分析37-49
  • 第一节“公知常识”和“技术认定”问题的举证37-42
  • 一、审查、无效宣告程序中的举证责任37-39
  • 二、行政诉讼阶段举证责任39-41
  • 三、专利行政程序举证责任建议41-42
  • 四、专利行政诉讼诉讼阶段举证建议42
  • 第二节 行政诉讼中的其他证据规则问题判断42-49
  • 一、“专家证人”的证据认定42-43
  • 二、对行政审查程序中未提交证据的认定43-45
  • 三、案件事实中的认知差异分析45-47
  • 四、当事人自认事实的效力认定问题47-49
  • 第四章 专利复审委员会行政诉讼举证的完善建议49-54
  • 一、明确各方举证责任49-50
  • 二、程序性证据和实质性证据的区别举证50
  • 三、“公知常识”和“技术认定”事实证据的完善50-52
  • 四、完善新生的专利行政审判体系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后记58-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雪忠;欧洲联盟协调专利制度的新举措——评欧洲委员会关于设立“共同体专利”的建议[J];知识产权;2001年04期

2 张守谋;;专利权人,你的专利维护了吗?[J];科技信息;2002年10期

3 雍海峰;专利权的自我保护[J];砖瓦;2003年02期

4 曹津燕,肖云鹏,石昱,黄庆,瞿卫军,刘洋;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二)——运用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数据分析[J];知识产权;2004年05期

5 刘洋,瞿卫军,黄庆,肖云鹏,石昱,曹津燕;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三)——运用专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的地区评价[J];知识产权;2004年05期

6 王少冗;;问专利谁主沉浮——郑州拓普轧制技术有限公司专利纠纷案纪实[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5年02期

7 本刊通讯员;;专利权的主要特征[J];煤气与热力;2007年08期

8 龙华明裕;侯艳姝;;高价值基本专利的申请策略[J];知识产权;2008年03期

9 武雪萍;李赞捧;;我国对专利权滥用的法律规制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19期

10 倪敏;;企业专利权常见问题[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改珍;;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挑战专利的意义——兼论专利对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杨国权;;关于专利挖掘的探讨[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刘斌强;刘文镐;陈辉;;提高中国专利市场流动性:专利服务行业的重任[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4 吴照幸;;标准与专利的比较分析探讨[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三部分[C];2013年

5 魏国华;;初探专利中介机构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建设[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四部分[C];2013年

6 侯剑华;朱晓清;;专利价值在技术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寇宗来;;专利保护宽度和累积创新竞赛中的信息披露[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C];2004年

8 张晓都;;标注专利标记与专利号是专利权人的权利还是义务[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9 王蔚林;李桂玲;;我国纳米印刷技术专利挖掘与布局机制构建[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赵菊兰;陈海龙;;国外网上主要专利资源及检索方法[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鸣;跨国手机巨头酝酿发起“专利攻击”[N];工人日报;2004年

2 吕昆;标准与专利对墙体保温企业的意义[N];中国建设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苏娟 通讯员 贾鹏雷;3G专利费,,弄清楚了再交[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4 郑钢邋邓勇;奖罚分明为创用专利清障[N];中国财经报;2007年

5 记者  胡洪森;突破专利短板,从视频开始[N];中国电子报;2006年

6 记者  胡春民;消费电子专利:引进与创新并举[N];中国电子报;2006年

7 记者  胡春民;自主研发,“有所为,有所不为”[N];中国电子报;2006年

8 吴学安;中国企业如何摆脱涉外专利侵权之痛[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王振宇;专利之痛——知识产权保护[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吴红雅;科技引领发展 创新支撑竞争[N];大众科技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利;专利联营许可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蓉蓉;面向复杂语义的专利本体构建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张虎胆;基于专利网络方法的技术竞争对手识别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刘珍兰;公众参与专利评审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郁琛;促进创新的专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郭济环;标准与专利的融合、冲突与协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熠;中国农业公共科研体系专利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8 方曙;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石岩;论专利技术的授权策略[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高林;专利知识宽度、创新与激励[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鹏翔;专利权出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张晓满;专利技术评估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邵勇;专利指标及其经济效益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李华;失效专利的价值开发[D];武汉大学;2004年

5 徐金辉;浙江省平湖市专利激励政策评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于富丽;博世集团专利计量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刘程程;专利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陈海月;中国“专利投机”现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9 张小敏;专利商业化模式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10 余凯;专利权人权利懈怠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专利复审委员会行政诉讼举证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94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e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