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框架下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的构造
发布时间:2024-04-15 21:22
在14年《行政诉讼法》修改后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的问题逐渐引起了更多学者的重视,同时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实践也显露出了诸多问题。现有的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相关的研究已经囊括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包括: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定性问题、审查的方式与审查深度问题、司法权的界限问题、审查的标准问题等等。但目前的理论研究中普遍忽略了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构造上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现行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构造中实际存在着两种交错在一起的审查权。在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建立以后,逐渐在司法实践中确立的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制度(本文中简称为“规范审查”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法官法律选择适用权衍生出来的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14年《行政诉讼法》对法院审查规范性文件合法性的权力进行了立法确认,但这种合法性审查权仍然无法脱离法律选择适用权的框架。不过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与政策的推动下,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权”已经显现出了逐步脱离“法律选择适用权”的倾向性。然而行政规范的合法性审查仍然在形式上被“锁定”在法律选择适用的情境之中,与域外规范审查的构造相比,我国的规范审查并不是“完整”的行政规范审查制度。可以认为,我国行政诉...
【文章页数】:1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制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二、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与基本立场
三、本文的基本架构
第一章 “合法性审查权”与“法律选择适用权”的交错——我国现行规范审查构造中的核心问题
一、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权的确立与发展
(一)“附带审查”:由法官的法律选择适用权衍生出的规范审查制度
(二)“一并审查”制度的确立: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权的立法确认
(三)一并审查的进一步发展:合法性审查权与法律选择适用权的分离
二、规范审查实践中的难题
(一)“不予适用”的范围问题
(二)合法性判定面临的效力困境
(三)审查方式上的难题:审查是否应围绕案件的基本争议展开
(四)审查深度不足
(五)合法性审查的界限问题:
三、我国规范审查构造中的“权力交错”问题
(一)现行理论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对实践难题的支撑不足
(二)我国行政规范审查构造的中的权力交错问题
(三)对于行政规范审查权力交错问题的解决思路
第二章 规范审查中“依据审查”与“合法性审查”间的区别
一、行政规范的“依据审查”
(一)行政规范与行政行为的界分:一般规范与个别规范
(二)行政规范作为行政行为依据的两种情形
(三)规范性文件审查中的两种依据关系
(四)依据审查的任务:判定行政规范的法律依据地位
二、行政规范的“合法性审查”
(一)“合法性审查”的性质
(二)由行政规范不确定的效力状态决定的合法性审查形式
(三)合法性审查权在形式上的限制
(四)作为依据审查前提的合法性审查
三、两种审查间的本质区别:决疑式审查逻辑与演绎式审查逻辑
(一)两种审查在审查逻辑上的差异
(二)“依据审查”中决疑式审查逻辑对“个案情境”的依赖性
(三)演绎逻辑下规范合法性审查的抽象性与局限性
四、“依据审查”与“合法性审查”在审查形式上的区别
(一)与行政诉讼案件核心争议间的附属关系
(二)审查深度上向合理性问题的延伸程度
(三)审查态度上的积极程度
五、小结
第三章 符合现行规范审查构造的审查路径:两种审查的关系与排序问题
一、权力的交错状态造成的审查顺序倒置
(一)规范审查中合法性审查与依据审查的逻辑顺序
(二)权力交错状态下两种审查的顺序“倒置”
(三)现有审查理论在解决审查顺序问题上的局限性
(四)决疑式审查的层次:审查顺序“倒置”中的决疑式逻辑
二、审查方式:围绕基本争议展开审查依问题需要向抽象层面延伸
(一)围绕个案争点展开的审查方式
(二)抽象层面审查与具体层面审查的顺序问题
(三)必须先行的抽象审查:脱离个案争点的合法性问题
三、审查密度:以“可废止性”审查为任务依论证需要向“合法性”审查延伸
(一)行政规范的可废止性
(二)行政规范的合法性与可废止性的区别
(三)可废止性审查无法满足论证需要而应向合法性问题延伸的情形
四、小结:现行规范审查构造下符合逻辑的审查路径
第四章 现行法下规范审查中司法权的界限
一、规范审查对象范围上的限制
(一)审查对象的规范性
(二)审查对象中行政行为的排除
(三)审查对象中纯粹政策声明的排除
二、司法权在审查形式上的限制
(一)审查发起条件上的限制:与行政行为间的“关联性”
(二)审查发起方式上的限制:法官能否主动发起规范审查的问题
(三)审查结论上的限制
三、司法权在审查内容上的限制
(一)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中的政策内容
(二)规范与政策在适用过程中的区别
(三)法律留给政策的空间
(四)行政空间内司法审查的限度
四、小结
第五章 审查的标准与论证方法:一种符合现行审查路径与限制的方法论建议
一、抽象层面的形式审查中行政规范的不合法情形
(一)“与上位法相抵触”作为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最基础情形
(二)形式上与上位法相抵触不合法的类型与识别方法
(三)超越制定机关管辖权的情形
(四)程序不合法的情形
二、法院在个案中对行政规范的可废止性论证
(一)后果论证
(二)价值衡量
(三)类比论证
三、实质性审查中行政规范“不合法”的判定标准
(一)实质性审查:证成行政规范脱离个案情境在抽象层面体现出的不合法性
(二)相抵触情形实质性判断中的概念解释问题
(三)“缺乏上位法依据”中的侵权要件与上位法的明确性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55966
【文章页数】:1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制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二、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与基本立场
三、本文的基本架构
第一章 “合法性审查权”与“法律选择适用权”的交错——我国现行规范审查构造中的核心问题
一、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权的确立与发展
(一)“附带审查”:由法官的法律选择适用权衍生出的规范审查制度
(二)“一并审查”制度的确立: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权的立法确认
(三)一并审查的进一步发展:合法性审查权与法律选择适用权的分离
二、规范审查实践中的难题
(一)“不予适用”的范围问题
(二)合法性判定面临的效力困境
(三)审查方式上的难题:审查是否应围绕案件的基本争议展开
(四)审查深度不足
(五)合法性审查的界限问题:
三、我国规范审查构造中的“权力交错”问题
(一)现行理论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对实践难题的支撑不足
(二)我国行政规范审查构造的中的权力交错问题
(三)对于行政规范审查权力交错问题的解决思路
第二章 规范审查中“依据审查”与“合法性审查”间的区别
一、行政规范的“依据审查”
(一)行政规范与行政行为的界分:一般规范与个别规范
(二)行政规范作为行政行为依据的两种情形
(三)规范性文件审查中的两种依据关系
(四)依据审查的任务:判定行政规范的法律依据地位
二、行政规范的“合法性审查”
(一)“合法性审查”的性质
(二)由行政规范不确定的效力状态决定的合法性审查形式
(三)合法性审查权在形式上的限制
(四)作为依据审查前提的合法性审查
三、两种审查间的本质区别:决疑式审查逻辑与演绎式审查逻辑
(一)两种审查在审查逻辑上的差异
(二)“依据审查”中决疑式审查逻辑对“个案情境”的依赖性
(三)演绎逻辑下规范合法性审查的抽象性与局限性
四、“依据审查”与“合法性审查”在审查形式上的区别
(一)与行政诉讼案件核心争议间的附属关系
(二)审查深度上向合理性问题的延伸程度
(三)审查态度上的积极程度
五、小结
第三章 符合现行规范审查构造的审查路径:两种审查的关系与排序问题
一、权力的交错状态造成的审查顺序倒置
(一)规范审查中合法性审查与依据审查的逻辑顺序
(二)权力交错状态下两种审查的顺序“倒置”
(三)现有审查理论在解决审查顺序问题上的局限性
(四)决疑式审查的层次:审查顺序“倒置”中的决疑式逻辑
二、审查方式:围绕基本争议展开审查依问题需要向抽象层面延伸
(一)围绕个案争点展开的审查方式
(二)抽象层面审查与具体层面审查的顺序问题
(三)必须先行的抽象审查:脱离个案争点的合法性问题
三、审查密度:以“可废止性”审查为任务依论证需要向“合法性”审查延伸
(一)行政规范的可废止性
(二)行政规范的合法性与可废止性的区别
(三)可废止性审查无法满足论证需要而应向合法性问题延伸的情形
四、小结:现行规范审查构造下符合逻辑的审查路径
第四章 现行法下规范审查中司法权的界限
一、规范审查对象范围上的限制
(一)审查对象的规范性
(二)审查对象中行政行为的排除
(三)审查对象中纯粹政策声明的排除
二、司法权在审查形式上的限制
(一)审查发起条件上的限制:与行政行为间的“关联性”
(二)审查发起方式上的限制:法官能否主动发起规范审查的问题
(三)审查结论上的限制
三、司法权在审查内容上的限制
(一)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中的政策内容
(二)规范与政策在适用过程中的区别
(三)法律留给政策的空间
(四)行政空间内司法审查的限度
四、小结
第五章 审查的标准与论证方法:一种符合现行审查路径与限制的方法论建议
一、抽象层面的形式审查中行政规范的不合法情形
(一)“与上位法相抵触”作为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最基础情形
(二)形式上与上位法相抵触不合法的类型与识别方法
(三)超越制定机关管辖权的情形
(四)程序不合法的情形
二、法院在个案中对行政规范的可废止性论证
(一)后果论证
(二)价值衡量
(三)类比论证
三、实质性审查中行政规范“不合法”的判定标准
(一)实质性审查:证成行政规范脱离个案情境在抽象层面体现出的不合法性
(二)相抵触情形实质性判断中的概念解释问题
(三)“缺乏上位法依据”中的侵权要件与上位法的明确性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55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955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