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之程序性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17-06-18 19:21

  本文关键词: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之程序性问题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的是“违法——犯罪”二元制的模式结构,同时刑事法律立法中,尤其是经济类犯罪多以数字作为衡量标准,这一标准也成为了区分行政处罚和刑事犯罪的标准。正因如此,行政机关采取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出现涉嫌刑事的案件早已是司空见惯。尤其是在某一特定情形下,如严抓某一违法犯罪行为行动,该类案件往往出现井喷。通常行政机关会将其移送至刑事司法机关予以处理。然而,在2012年以前,该类做法缺乏立法上的支持,仅有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赋予司法机关直接予以处理的权利。其首先面临的适用不全面的问题。从适用主体上看,国务院出台的相关规定仅能对行政机关产生影响,而最高检出台的相关规定只针对移送至检察机关的涉嫌犯罪的案件,而缺乏对公安机关的约束和法院审理案件过程中对案件审查的标准。尽管随后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和公安部共同出台了若干意见,如《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1〕3号)等等,肯定了特定种类刑事案件中行政证据的合法性,然而这种近似于列举式的方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适应不断变化发展可能出现新情况的案情,不仅如此,这也并未突破相关法律法规效力层级低,基本法上缺乏空白的情况。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做出了规定,明确指出可以将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所获取的实物证据引入相应的刑事诉讼程序之中,赋予了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程序的合法性地位。这一制度的确立有助于提升刑事诉讼的效率,避免司法机关在查证案件过程中重复取证,同时减少相关证据在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行为后即遭“抛弃”之情形。不仅如此,这一制度还有助于侦查机关获得案件证据来源,快速掌握案情,找到案件突破口,形成较为严密的证据链,进而使得公诉机关正确提起公诉,审判机关能够确认案件事实并依据相关法律法定罪量刑,实现诉讼经济。但是法条并未进一步将制度细化,对于所涉证据种类、运行机制、配套程序等都未作出规定,这也导致实务中衔接制度运行自由度过大,情况混乱、标准不一,法律监督无法到位的局面。这无疑违背了《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的立法初衷。故而对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的程序性问题进行探讨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四章,以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程序问题的产生背景为出发点,就其所涉部分概念进行辨析,对于当前立法进行全面、深入地理解,深度剖析这一衔接程序的价值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全面把握了解当前我国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相衔接之现状。从而提出就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相衔接程序架构的设想。第一章为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相衔接程序问题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之规定进行了解读。一是对行政执法证据相关概念的分析与理解,具体包括对行政执法证据进入刑事诉讼领域的证据能力进行分析,以及对行政执法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概念辨析。二是对该法条所规定的“行政机关”这一概念及其外延的理解,明确其背后法意之所在。本章还从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在证据概念上的一致性,即两者都符合证据的基本性质及类属规定,两者在证据收集主体、认定程序及标准方面存在的差异等方面就两类证据进行,为下文的具体开展打下理论基础。此外,还就当前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相衔接程序架构的价值与现实困惑进行了分析。首先详细阐述了两类证据相衔接的价值,提出架构这一程序具有其意义。其次本章深入分析了其可能引发的消极后果,以期通过对这一程序两方面影响的探讨,对这一程序构建的合理性进行深入地理解。第二章为我国刑事诉讼引用行政执法证据现状分析。这一章主要从立法和实践操作两方面对我国当前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相衔接之程序的适用现状进行了考察分析。立法方面,我国当前《刑事诉讼法》之规定过于抽象,对于行政证据材料种类规定不明确,未规定具体的适用程序;司法解释间对行政执法证据范围规定不一致,这一方面会导致检察机关、法院在审查相关证据时会忽视对规定范围外证据的审查,另一方面,这种矛盾会导致公安机关可能存在违法取证现象;程序性规定文件效力等级较低。实务方面,由于缺乏立法统一的指导,存在程序过于简化、案件处理进程缓慢、公安机关借“行政调查”名号行“刑事调查”之实、证据审查不到位等情形。考察现状,分析背后之原因与影响,旨在体现架构完善这一程序的现实必要性,有助于在下文讨论程序架构过程中开展全面的思考。第三章是域外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相衔接程序的借鉴。该部分以我国与域外法律机制不同为背景,将域外立法以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标准予以区分,阐述了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就该衔接程序之规定存在的异同。两大法系在相关立法中皆认可了行政证据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资质,只要行政机关在行政行为过程中有效获得的证据就能够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经审查后作为刑事证据使用。区别在于,大陆法系国家以是否保障被追诉人的基本权利为标准对进入刑事诉讼的行政证据进行审查,而英美法系以证据规则为依据的实践操作。我国司法实践可以借鉴域外相关立法,将权利保障这一理念深刻融入司法机关工作当中,同时完善能够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证据材料的审查标准。第四章为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相衔接的程序架构。结合前述理论背景与实践经验,此章在明确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主要从构建运行机制、设置衔接流程以及建立配套机制等方面就两者衔接程序开展了具体的构建。运行机制涉及各类证据的审查标准及审查工作,主要包括实物证据、言词证据以及行政证据中特有的抽样调查的证据。第二则是瑕疵行政执法证据的补正措施,第三则是强化监督机制,包括机关内部的监督和检察监督。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相衔接流程则侧重于保障程序衔接的连贯性。具体包括明确案件移送主体身份、细化行政执法机关案件移送材料要求、强化移送审查标准及流程等方面。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相衔接的配套机制则是用以保障这一程序的落实工作,主要涉及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联结机制建设、提升行政执法机关证据收集水平、完善行政执法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等内容。
【关键词】: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证据 衔接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5.2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s5-12
  • 导言12-22
  • 一、研究的价值及意义12-13
  • 二、文献综述13-19
  • 三、主要研究方法19-20
  • 四、论文结构20-21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21-22
  • 引言22-24
  • 第一章 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之基本理论24-35
  • 第一节 解读《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24-29
  • 一、行政执法证据及相关概念24-27
  • 二、行政机关及其外延27-29
  • 第二节 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对比分析29-31
  • 一、证据概念方面的一致性29-30
  • 二、收集认定方面的差异性30-31
  • 第三节 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之利弊分析31-35
  • 一、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的价值31-33
  • 二、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的现实困惑33-35
  • 第二章 我国刑事诉讼引用行政执法证据现状分析35-42
  • 第一节 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5-38
  • 一、《刑事诉讼法》之规定过于抽象35-36
  • 二、各司法解释对行政执法证据范围规定不一致36-37
  • 三、程序性规定文件效力等级低37-38
  • 第二节 实践操作及其存在的问题38-42
  • 一、程序运行自由度大38-40
  • 二、程序异化40
  • 三、证据审查与法定要求不符40-42
  • 第三章 域外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程序之借鉴42-46
  • 第一节 不同法系在具体规则上的差异性42-44
  • 一、大陆法系以权利保障为出发点的认定机制42-43
  • 二、英美法系以证据规则为依据的实践操作43-44
  • 第二节 对我国相关证据立法的借鉴44-46
  • 第四章 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程序架构46-69
  • 第一节 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程序架构基本原则47-50
  • 一、兼顾明确与协调47-48
  • 二、刑事优先原则的弹性适用48-49
  • 三、公正与效率并重49-50
  • 第二节 构建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运行机制50-58
  • 一、确立行政执法证据的分类审查制度50-55
  • 二、增设瑕疵行政执法证据的补正措施55-56
  • 三、强化监督机制56-58
  • 第三节 完善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流程58-64
  • 一、明确案件移送主体身份58-61
  • 二、细化行政执法机关案件移送材料要求61-62
  • 三、强化移送审查标准及流程62-63
  • 四、严格案件移送交接事项的时间节点63-64
  • 第四节 建立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的配套机制64-69
  • 一、加强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联结机制建设64-65
  • 二、提升行政执法机关证据收集水平65-66
  • 三、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出庭作证制度66-69
  • 结论69-70
  • 参考文献70-74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4-75
  • 后记75-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廷尊;;论人民银行行政执法证据的采用标准[J];河北金融;2007年10期

2 孙伟;;行政执法证据刑事司法化的现实性浅析[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邢建琳;;从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案小议交通行政执法证据的收集[J];青海交通科技;2014年01期

4 殷琨;;浅谈环保行政执法证据的收集、制作[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4期

5 吕保春;王小光;;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运用途径分析——兼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程序的衔接[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5期

6 周路阳;;试论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司法证据的转化[J];法制与社会;2011年09期

7 张博;;浅议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年06期

8 史玉红;;不容忽视的农机行政执法证据[J];中国农机监理;2013年06期

9 王乔;;公安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以《刑诉法》第52条为视角[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李福玉;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证据的有效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志成 吕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分局局长;如何使用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证据[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2 张宏博 李京;税务行政执法证据采集需规范[N];中国税务报;2012年

3 别涛;环境行政执法证据的制作规则[N];中国环境报;2003年

4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检察院 杨维立;刑事诉讼中如何使用行政执法证据[N];检察日报;2012年

5 曾显章;行政执法证据不能直接用于刑事诉讼[N];检察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溪;刑事诉讼中行政执法证据的准入问题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2 张卓然;浅谈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3 程灿灿;行政执法证据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4 陈少榜;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司法证据的衔接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5 应争;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之程序性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6 郑宇;论税务行政执法证据的认定与运用[D];吉林大学;2009年

7 赵鹏;行政执法证据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王健;我国行政执法证据规则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陈梦梦;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10 刘小民;行政执法证据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之程序性问题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0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460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5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