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自我认知测试题评估与开发

发布时间:2017-06-21 17:15

  本文关键词:自我认知测试题评估与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认知综合测试法,是以自我认知测试、犯罪情节认知测试、即时心理状态测试三种测试方法为主构建的,以检测被测人对案件信息认知情况的一种心理生理测试方法。认知综合测试法经过了近千起各类疑难案件的实案测试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测试效果和社会效应。自我认知测试作为认知综合测试编题体系的编题方法之一,具有有效扩充测试内容,快速排除无辜被测人,编题方法简便等优点,是心理生理测试技术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方向。但是,目前对自我认知测试的理解和认识大部分源于理论探讨和实案经验总结,相关研究的结果与结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缺乏实验室研究的支持。通过在实验室情境下,分别考察不同被试在模拟犯罪范式下对不同自我认知测试问题的皮肤电反应情况,验证自我认知测试题检测不同案件角色被试的有效性,探讨自我认知测试的心理机制,以期筛选出最有效的自我认知问题,以进一步完善认知综合测试编题体系,提高认知综合测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实验一将实案测试中常用的及待开发的共11组自我认知问题对作案组和无辜组被试进行测试,分别考察两类被试对各组问题的皮肤电反应情况,以筛选出更有效的自我认知测试问题;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将筛选出的自我认知测试题对知情无辜被试进行测试,从而验证其对知情无辜者的认定有效性。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被试的性别、年龄、家庭所在省、市、区(县)、目前所在学校、学院、专业等自传信息能够作为有效的自我认知测试测试内容。2、自我认知测试对不同案件角色的被试具有较高的认定准确率,其中,对无辜者的认定准确率高于对作案者的认定准确率,对知情无辜组的认定准确率最低;分别为100%、93.3%和76.7%。3、针对某些只能编制两道测试问题的自传信息(如性别),采用ABBA设计编题能够消除被试对第一个测试问题的定向反应(首题效应),保证测试题的有效性。
【关键词】:心理生理测试 自我认知测试 自传信息 皮肤电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1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一、心理测试技术概述9-14
  • (一)心理测试技术的历史和发展9-10
  • (二)测试方法的发展10-14
  • 1.相关-不相关问题测试法(Relevant-Irrelevant Question tests,,R-IT)10-11
  • 2.紧张峰问题测试法(Peak Of Tension,POT)11
  • 3.准绳问题测试法(Control Question Test,CQT)11-12
  • 4.犯罪情节测试法(Guilty Knowledge Test,GKT)/隐藏信息测试法(ConcealedInformation Test,CIT)12-13
  • 5.综合测试法(Comprehensive Test)13-14
  • 二、认知综合测试法的理论与实践14-17
  • (一)认知综合测试法的理论基础14-15
  • (二)认知综合测试法的编题体系15-17
  • 三、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17-19
  • (一)问题提出17
  • (二)研究意义17-19
  • 1.理论意义17-18
  • 2.实践意义18-19
  • 四、实验研究19-49
  • (一)实验一 自我认知测试题的评估与开发19-36
  • 1.实验目的19-20
  • 2.实验方法20-22
  • (1)被试20
  • (2)实验假设20
  • (3)实验设备20
  • (4)实验设计20
  • (5)模拟犯罪情节设置20-21
  • (6)实验材料21
  • (7)事后主观报告问卷21
  • (8)实验程序21
  • (9)数据采集和lykken评分方法21-22
  • 3.结果与分析22-34
  • (1)对被试事后主观报告的分析22-23
  • (2)被试对性 别相关问题皮肤电反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23-24
  • (3)被试对人数相关问题皮肤电反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24
  • (4)被试在年龄相关问题皮肤电反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24-25
  • (5)被试对家庭所在省相关问题皮肤电反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25-26
  • (6)被试对家庭所在市相关问题皮肤电反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26-28
  • (7)被试对家庭所在区(县)相关问题皮肤电反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28-29
  • (8)被试对所属学校相关问题皮肤电反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29-30
  • (9)被试对所属学院问题皮肤电反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30-31
  • (10)被试对所属专业问题皮肤电反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31-32
  • (11)被试对姓名相关问题皮肤电反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32-33
  • (12)对被试案件角色认定准确率的分析33-34
  • 4.讨论34-36
  • 5.小结36
  • (二)实验二 自我认知测试题对知情无辜者的检测36-49
  • 1.实验目的36
  • 2.实验方法36-38
  • (1)被试36-37
  • (2)实验假设37
  • (3)实验设备37
  • (4)实验设计37
  • (5)模拟犯罪情节设置37
  • (6)实验材料37
  • (7)事后主观报告问卷37-38
  • (8)实验程序38
  • (9)数据采集和lykken评分方法38
  • 3.结果与分析38-45
  • (1)对知情无辜组被试事后主观报告的分析38-40
  • (2)被试对年龄相关问题皮肤电反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40-41
  • (3)被试对家庭所在省相关问题皮肤电反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41
  • (4)被试对家庭所在市相关问题皮肤电反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41-42
  • (5)被试对所属学校相关问题皮肤电反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42-43
  • (6)被试对所属学院相关问题皮肤电反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43-44
  • (7)被试对所属专业相关问题皮肤电反应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44
  • (8)对知情无辜组被试认定准确率的分析44-45
  • 4.讨论45-48
  • 5.小结48-49
  • 五、总讨论49-52
  • (一)关于自我认知测试题的评估与开发49-51
  • (二)自我认知测试题在不同案件中的应用51-52
  • 六、总结论52-53
  • 七、不足与展望53-55
  • (一)被试的选取53
  • (二)模拟盗窃情景的设置53-54
  • (三)自我认知测试问题的开发54-55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59-6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7-68
  • 致谢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昊;范刚;;基于反应时的隐藏信息测试研究进展[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年06期

2 范刚;王昊;;隐藏信息测试研究与应用[J];中国司法鉴定;2015年03期

3 王昊;;从心理实验看心理测试技术——被测人测试动机对心理测试的影响[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年12期

4 崔茜;雷旭;杨文静;王一峰;张庆林;;有无反馈对欺骗过程的神经机制的调控作用[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年09期

5 陈梦;;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投放危险物质案件侦查中的应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6 崔茜;张庆林;;测谎中反馈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一项ERP研究[J];心理科学;2013年01期

7 朱梅;;“测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8 袁新华;;心理测试技术在侦破杀亲疑难命案中的应用[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9 武伯欣;张泽民;;“测谎”结论能否作为鉴定证据——关于中国心理测试技术研究应用及其现状的思考[J];人民公安;2010年06期

10 范刚;;再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编题——心理活动规律与编题[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梦;中文认知综合测试法CCT)与准绳问题测试法COT)的比较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5年

2 樊新;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疑难案件侦查中的运用[D];甘肃政法学院;2014年

3 张军宏;中美心理测试技术编题方法比较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1年

4 杜亚男;GMT测谎模式的有效性及其改进[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自我认知测试题评估与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9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469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b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