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司法的回应性
发布时间:2017-06-25 15:10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司法的回应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关于法治衰弱的议论及其出路的探讨今年来是西方法学界的热点话题,主要是揭示自由主义法律秩序的弊端和可能导致的不公,对其批判多见于法律现实主义方面的著述,其一贯的思路是在司法独立和法治原则的基础上分析论证的。在我国,法治建设还没有走上快车道,对于这些问题讨论虽然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是并非毫无意义,事实上,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苗头亦说明我国法治也存在着相似的问题。进行这样的讨论是有益的,只要注意对于具体语境和概念的分析切勿陷入拿来主义,而是要结合我国现实制度,关注制度背后的政治土壤。在中国,近些年来关于法律权威的问题、司法能动主义的讨论也越发喧嚣,对于法治进程中出现的种种趋势与变化,有肯定,亦有对司法政治化、法官去职业化、舆论审判等多方面的担忧。但是如果限于此几点的可能性而停止对司法和政治健康关系的深入持续讨论,则不免因噎废食,真理是越辩越明的。在种种关注以上问题的西方著作和法学理论中,由伯克利学派的学者提出的回应型法理论尤为值得我们的关注。它的研究进路十分科学,吻合历史发展的现实,尤其是对于现有法律制度的分析入木三分,对它的讨论在引入我国后虽然引起了学术界和政界的关注,但是限于其高度的理论化和稍显冷门的题材,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并不多见,大多数讨论流于表面文章。本文研究试图结合我国现实状况和法制语境,采用实证主义的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司法的回应性现状和基础,辨析司法政治化与回应型法之间的边际,并且就我国发展回应型法的途径提出若干具体建议,特点是理论结合实际,立足现状,深化主题。论文的具体结构安排按照如下顺序展开:第一章主要研究塞尔兹尼克和伯克利学派提出的回应型法理论的内涵、表现和特征,指出它对于现代法治的重大意义,尤其是法律的现代性问题和新的法律秩序之间的关联,解释回应型法理论为何能够符合时代需求,指明它的特征和先进性,引出对回应型司法概念和理念的讨论;第二章主要研究我国司法现有的回应性基础架构,探索它们的历史成因,并且与塞尔兹尼克理念中的回应型司法作对比,指出它们的实质区别,为下文论证构建真正的回应型司法打下基础。由于我国法治的现状和传统与普通法不同,在此我们需要着重分析语境上的差异,辨明制度上的差异。第三章分析建设回应型司法对我国的益处和必要性,主要是提升司法本身能力和回馈社会民意的改善。第四章则进一步升化,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对我国构建回应型司法提出若干建议,探索具体改良步骤,指出现存的问题和矛盾所在,尤其是引入一些符合我国司法改革精神的措施。
【关键词】:回应型法 法治 司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6
【目录】:
- 论文摘要2-4
- Abstract4-9
- 导言9-15
- 一、问题的提出9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9-10
- 三、文献综述10-12
- 四、主要研究方法12-13
- 五、论文结构13-14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14-15
- 第一章 回应型法理论及相关问题15-25
- 第一节 回应型法理论概述15-18
- 一、回应型法理论的相关背景15-16
- 二、回应型法理论对法律的定义16-17
- 三、要项组成的法律发展模型17-18
- 第二节 回应型法对现代法的重要意义18-21
- 一、现代法的主要问题18-19
- 二、问题的根源——法律的权威19-20
- 三、一种正面解释20-21
- 第三节 回应型法理论的主要内容21-25
- 一、多维视角与社会科学的分析策略21-22
- 二、回应型法的特征22-23
- 三、回应型的司法23-25
- 第二章 我国司法的回应性基础分析25-36
- 第一节 法治原则与司法独立25-29
- 一、法治原则的重要意义25-26
- 二、司法独立的基础作用26-28
- 三、我国法治原则与司法独立的现状28-29
- 第二节 我国司法解释体制与法律方法29-32
- 一、问题的界定与意义29-30
- 二、我国司法解释的权力配置30-31
- 三、我国司法解释的问题所在31-32
- 第三节 司法与政治关系32-36
- 一、回应型司法与政治的关系33
- 二、我国司法与政治关系的现状33-34
- 三、我国司法改革的目标34-36
- 第三章 我国建设回应型司法的必要性36-45
- 第一节 吸收法治的本土资源36-38
- 一、法律移植与法治的本土资源36-37
- 二、回应型司法对本土资源的利用37-38
- 第二节 实质正义的追求38-40
- 一、法条主义的局限38-39
- 二、实质正义的概念39
- 三、回应型司法对实质正义的追求39-40
- 第三节 尊重民主权利40-42
- 一、司法中的民主权利40-41
- 二、回应型司法对民主价值的尊重41
- 三、我国的司法民主化改革41-42
- 第四节 社会正义和稳定的需要42-45
- 一、司法在维护社会正义和稳定方面的不足42
- 二、回应型司法对社会正义和稳定的贡献42-45
- 第四章 我国司法回应性建设的若干具体尝试45-57
- 第一节 法官在法律解释中作用之确认45-48
- 一、法官在司法中应有的核心作用45
- 二、普通法法官的法律解释45-47
- 三、我国法官法律解释权力的确认47-48
- 第二节 能动司法的探索48-50
- 一、能动司法的概念48-49
- 二、我国的能动司法建设49-50
- 第三节 司法对民意的回应机制50-53
- 一、司法中的民意50-51
- 二、回应型司法对民意的回应51-52
- 三、回应民意的要点52-53
- 第四节 司法与政治的良性互动53-57
- 一、司法的政治任务53-54
- 二、司法政治化问题的本质54-55
- 三、实现司法与政治的良性互动55-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1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1-62
- 后记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汉华;论建立独立、开放与能动的司法制度[J];法学研究;1999年05期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司法的回应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2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482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