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证明责任模型的再构造—对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的反思
本文关键词:民事诉讼证明责任模型的再构造—对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的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证明责任问题是民事诉讼法学中最为基本的问题之一,学界关于证明责任的有关理论争议颇多。证明责任双重含义说诞生以来,逐渐成为大陆法系的主流学说。该学说在我国也获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认可和推崇。学界的研究集中于对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理论及其争议的介绍和继受,较少从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理论本身建构的模型出发,结合双重含义在司法实践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对证明责任双重含义模型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梳理和研究。因而对于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理论模型上的缺陷和在实践中出现的负功能现象没有及时作出回应,更不能实现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合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适用模型的搭建。因此,对证明责任双重含义进行理论溯源和基础分析,并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对证明责任双重含义模型的现实应用情况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从证明责任双重含义模型本身及其对实践的弊端出发,整合证明责任理论,建立适应于我国现实审判的证明责任模型,并用案件实际审理的流程和现实案例的例举对重构后的证明责任进行分析作为弥补证明责任理论研究缺口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对民事诉讼证明责任模型的再构造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通过对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的理论产生进行历史溯源,对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理论模型的产生和定型进行学术史研究,系统的阐释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的理论基础,借以构建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的理论模型。第二部分是从立法、司法等层面梳理我国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问题的适用现状,并与证明责任双重含义进行比较,发现证明责任双重含义在现实中的适用障碍。该部分先从司法实践着手,对民事案件审理流程、法院出具裁判文书等司法审判进行微观和宏观分析。再回归法律文本,对法律体系中关于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的有关规定进行梳理和探讨。归纳总结证明责任双重含义在实践运行中出现异化的相关问题。以此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为下文关于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的理论和实践批判寻找现实根基,并为下文重构证明责任模型作出准备。第三部分是深入证明责任内核,从理论上对证明责任双重含义模型进行批判。该部分包括对于证明责任双重含义说在理论上导致的概念混淆错用、理论研究分歧、双重含义和民事诉讼制度设置目的背离、双重含义不适应现代实践背景、双重含义理论局限性的分析。对证明责任双重含义造成的理论障碍进行深入剖析。该部分作为理论上的梳理为下文证明责任模型的重构和运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是分析证明责任双重含义模型对实践的负功能。该部分主要通过对证明责任双重含义模型造成的理论和实践的悖论,对证明责任双重含义模型在司法实践中法官运用难题以及当事人的认同障碍进行分析,探讨证明责任双重含义模型对现实实践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总结实践中出现的证明责任适用难题,为下文证明责任模型的重构作出实践支撑。第五部分是对证明责任概念进行整合和在此基础上对证明责任模型进行重构和实践运用,该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该部分将本文第二、四部分对实践问题与第一、三部分的理论问题相融合,将前者中出现的矛盾和悖论所引发的理论反思镶嵌到后者的理论架构中,以此为出发点,弥合理论和审判实践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和误差。在对证明责任在案件审理流程中的适用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把握实践中的适用方式,同时从民事诉讼制度设置目的等理论根源出发,在总结理论问题并回应现实障碍等基础上按照案件实际审理的角度重新建构证明责任的适用模型,弥补证明责任这一重要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桎梏,同时实际运用到典型案例中,实现理论的实践活力。本文通过上述五个部分的阐述,层层递进的将证明责任问题予以展开,并通过实践和理论的梳理,重构能够弥合实践与理论冲突的证明责任运行规则。这对促进法官能够在理解上述概念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路径对证明责任这一概念进行灵活的适用,并以此防止对当事人产生不必要的讼累,尽可能保证案件的公正衡平的审理,建立司法公信力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证明责任 证明责任的分配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 客观证明责任 主观证明责任 案件事实真伪不明 证明责任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5.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一、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理论模型10-15
- (一)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的理论溯源和基础10-13
- (二)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的理论模型13-15
- 二、双重含义模型在司法实践中的境遇15-19
- (一) 民事案件审理流程中不涉及证明责任双重含义15-16
- (二) 法院出具的裁判文书中未提到证明责任双重含义16
- (三) 法律规定中没有采用证明责任双重含义16-19
- 三、证明责任双重含义模型批判19-24
- (一) 双重含义说导致相关概念复杂化19
- (二)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理论存在分歧19-21
- (三)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和民事诉讼制度设置的目的相违背21-22
- (四)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产生的特殊背景与现代理论环境相左22
- (五)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理论存在局限性22-24
- 四、证明责任双重含义模型对实践的负功能24-27
- (一)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从理论假设出发,对实践认识不足24
- (二) 双重含义的框架造成法官理解和适用困难24-25
- (三) 双重含义影响当事人对于案件审理结果的认同25
- (四)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导致理论研究和实践适用重点相背离25
- (五)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无法契合我国制度和现实实践25-27
- 五、证明责任概念整合与证明责任模型重构27-34
- (一) 证明责任的分配27-30
- (二) 证明责任在案件审理中程序上的规定30-34
- 结语34-36
- 参考文献36-38
- 致谢38-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海红;证明责任:一个“功能”的分析[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债的存在与清偿证明责任如何分配?[J];法制与经济;2004年03期
3 苟吉芝;行政证据证明责任研究[J];中州学刊;2005年05期
4 葛自丹;论证明责任的分配[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丁少英;;浅论证明责任[J];当代经理人;2006年11期
6 赵大伟;;证明责任与其功能[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7 胡学军;;证明责任转换探析[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胡恋梅;;民事推定与证明责任之关系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9 朱玉玲;;对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转移问题的思考[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汪静渊;刘欣佳;;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与适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越坚;;论工程造价的证明责任和证明责任合同[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伍光红;;刑事证明责任主体论纲[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肖刚;;我国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运行失范之反思与重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肖萍;洪发胜;;行政程序证明责任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楼韬;;论注册资金的证明责任新论[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宝来;解辉;;刑事诉讼中证据合法性证明责任的实践思索——兼谈新《刑事诉讼法》颁行后侦查监督的推进[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7 周素梅;黄勤鑫;;进退维谷:民事诉讼真伪不明下的法官裁量[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燕;从此类案件看证明责任的运用[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尧蔚云;我国证明责任制度的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1年
3 梅雪芳;由本案看证明责任的分配[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狄红红;试论民事证明责任的法律性质[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5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 温长军 陈娜;被告人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有合理性[N];检察日报;2009年
6 杜志宏;略论证明责任分配中的法官自由裁量[N];江苏经济报;2008年
7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 孙皓;证明责任分配不存在阿喀琉斯之踵[N];检察日报;2014年
8 胡斌;浅谈证明责任的分配[N];江苏经济报;2002年
9 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副院长 冯永提;债的存在与清偿及其证明责任分配[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骆东平 三峡大学政法学院;“谁主张,谁举证”:一个需要澄清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朝武;民事证明责任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霍海红;民事证明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王雄飞;检察官证明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赵俊甫;刑事推定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阎朝秀;司法认知:法理、规则、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张云鹏;刑事推定论[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美英;法官裁量型证明责任分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韩梅;浅析民事证明责任分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王晓阳;论证明责任分配[D];山东大学;2006年
4 王德新;证明责任适用问题研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胡华军;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及其分配[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姚晓;论证明责任分配的依据[D];山西大学;2012年
7 毛金玲;论证明责任契约[D];苏州大学;2013年
8 覃贤;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司法裁量[D];广西大学;2013年
9 朱瑞琛;民事证明责任基础理论探新[D];山东大学;2014年
10 郭帅;民事证明责任分配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权[D];内蒙古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民事诉讼证明责任模型的再构造—对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的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1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491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