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的功能、程序及其改进

发布时间:2017-06-28 12:02

  本文关键词: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的功能、程序及其改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庭前会议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刑事诉讼制度的创新。新《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开庭审理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控辩双方就与审判有关的问题举行会议,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现行庭前会议制度具有争点整理、争议解决、程序分流功能,但制度设计比较粗糙,故需要在立法上予以改造,坚持审判中心主义,处理好庭前会议与法庭审理的关系,建立证据开示制度,引入禁止反言原则,增加非法证据的排除功能。
【作者单位】: 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庭前会议 审判中心主义 证据开示 禁止反言
【基金】:江西省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课题[赣检发研究(2016)14号]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没有设立预审程序,而是借鉴民事预备程序的做法,在庭前准备程序中划出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初步确立了庭前会议制度,以提高法庭审理的效率,这是中国特色的刑事诉讼制度的一个创新。新《刑事诉讼法》甫一颁布,理论界极其敏感地发现了在我国刑事程序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翠莲;;浅论证据开示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2 林师虎;;浅议我国证据开示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9年35期

3 曹方超;;由“阅卷难”引发的对“证据开示制度”的思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田承春;当事人主义的证据开示制度与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建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5 黄松有;证据开示制度比较研究──兼评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的证据开示[J];政法论坛;2000年05期

6 唐军;论证据开示制度[J];中国司法;2001年04期

7 宋英辉,魏晓娜;证据开示制度的法理与构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04期

8 崔婕;英美两国民事证据开示制度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研究;2002年02期

9 车丽华,魏建文;试论证据立法中的证据开示制度[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S1期

10 石磊,郭丽;对我国采纳证据开示制度的思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熊 飞;业界人士呼唤证据开示制度[N];河南日报;2002年

2 韦薇;简论证据开示制度之移植[N];法制日报;2002年

3 晏向华;是否引入证据开示制度要审慎考虑[N];检察日报;2004年

4 朱海涛;完善庭前证据开示制度[N];江苏法制报;2009年

5 记者 王芷斌;西宁试行证据开示制度[N];检察日报;2000年

6 记者 秦刚 通讯员 郭朝晖 崔炎哲;庭审提速来自律师法有效实施[N];检察日报;2008年

7 仇晓敏(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证据开示制度不是复印件移送主义的破解之道[N];法制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王松苗;庭前交了底 庭上底气足[N];检察日报;2000年

9 王建芬 王爱华;办案要快 证据要准 监督要严[N];检察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贤丽;论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确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韩志萍;美国民事域外证据开示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3 龙存娟;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秦漫银;证据开示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徐霏霏;我国构建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探讨[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6 刘超;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国辉;证据开示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8 罗刚;我国证据开示制度之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5年

9 李晓燕;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贺臻弘;美国民事证据开示制度初探[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的功能、程序及其改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3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493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d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