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刑事被害人救助立法根基的比较与重构——从救助和补偿的概念之争谈起

发布时间:2017-07-06 12:16

  本文关键词:刑事被害人救助立法根基的比较与重构——从救助和补偿的概念之争谈起


  更多相关文章: 刑事被害人 刑事被害人救助 救助立法 被害人补偿


【摘要】:被害人救助和补偿的概念之争,掩盖了对立法根基的选择与追问,从而产生了救助对应恩恤而补偿对应国家责任的"脸谱化"效应,使各种正当性理论泾渭分明、非此即彼。多元化地理解立法根基是可能而且必要的。综合理论认为,社会正义的内涵分配正义和刑事政策的核心功利主义为国家救助被害人提供了政治哲学的基础,而国家责任说和社会福利说推导出的国家积极给付义务则是其规范效力的保证。多元化地为救助立法寻求根基,不仅有利于形成民意共识,从而减少立法阻力,而且为制度的解释与变迁提供了可以伸缩的规范空间,保证了刑事被害人救助立法根基理论的适应性。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 刑事被害人救助 救助立法 被害人补偿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救助法律问题实证研究—以犯罪被害人救助为视角”(项目编号:11BFX120)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在以“国家 犯罪人”二元逻辑结构展开的传统刑事司法体系中,刑事被害人缺乏主体性地位,因而几乎被刑事司法程序所遗忘。然而这种局面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被害人学的兴起而有所改变,重新发现并保护被害人,渐趋成为一种世界性共识——1985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发布了《为罪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昌俊;;韩国新的犯罪被害人保护制度及其启示——以实质性保护犯罪被害人为视角[J];河北法学;2011年11期

2 孙谦;;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之思考[J];法学研究;2007年02期

3 黄文艺;;作为一种法律干预模式的家长主义[J];法学研究;2010年05期

4 黄华生;;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济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王牧;;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人民检察;2006年17期

6 赵国玲;被害人补偿立法的理论与实践[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3期

7 赵国玲;于小川;;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被害人救助问题研究——兼论经验维度和规范维度的良性互动[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8 赵可;;对犯罪被害人补偿立法浅议[J];中外法学;1990年02期

9 宋英辉;陈剑虹;王君悦;薛国俊;郭云忠;王贞会;何挺;宋m(沙;滕秀梅;;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实证研究[J];现代法学;2011年05期

10 张翔;;基本权利的受益权功能与国家的给付义务——从基本权利分析框架的革新开始[J];中国法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叶林,汪强;法官弹劾制度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唐丽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论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方青;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王梦晓;;美国和瑞典社会福利制度中妇女利益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蒋大平;国企改革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戴卫东;;关注农民养老保障的缺位——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视角[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刘霞;;浅谈量刑建议与量刑程序诉讼化[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彭真明;陆剑;;“股田制公司”的商法思考[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1年00期

10 廖永安;黎藜;;论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以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为考察对象[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赫然;亓晓鹏;;法律父爱主义在权力运作中的困境[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于洋;吴锦宇;;浅析美国337条款实施机制之演进及发展趋势[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连益;;少儿双语词典概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黄志雄;万燕霞;;论互联网管理措施在WTO法上的合法性——以“谷歌事件”为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5 张建伟;;论政府环境责任的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6 唐忠辉;;论环境损害赔偿纠纷中的强制监测义务[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孟春阳;;环境法庭的正当性分析——以能动司法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8 韩志杰;;从Seagate案件看美国专利案件故意侵权认定标准的变更[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9 姚兵兵;;专利权人恶意利用不当专利诉讼问题实证研究——兼评《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部分条款[A];专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10 杨涵雯;;论仲裁的保密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丽;中山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高中营;垄断协议豁免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黄炎;论专利侵权判定中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琪;论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肖唯;论我国新《保险法》中的弃权和禁止反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紫琦;破产欺诈行为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刘晓贤;论我国海运履约方制度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申智军;我国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黄绚;我国非政府组织与企业的合作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张朝华;刑事诉讼中被害人财产权益保障制度之完善[D];湘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小红;唐淑艳;;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理论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6期

2 孙笑侠,郭春镇;美国的法律家长主义理论与实践[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王惠玲;;我国立法型听证的现状及对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邓晓霞;试论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之价值[J];法商研究;2002年04期

5 林来梵,季彦敏;人权保障:作为原则的意义[J];法商研究;2005年04期

6 梁玉霞;刑事被害补偿刍议[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7 田思源;构建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框架的基本设想——关于制定我国《犯罪被害人补偿法》的提案[J];法学杂志;2001年06期

8 谌鸿伟;贾伟杰;;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缺陷及重构[J];法学评论;2006年02期

9 左卫民,朱桐辉;公民诉讼权:宪法与司法保障研究[J];法学;2001年04期

10 尚保华;金朝;;检察机关不起诉案件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工作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军;路红青;;试论现代犯罪被害人救助制度在我国构建之必要性与具体设计[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文晖;[N];检察日报;2007年

2 殷国安;[N];检察日报;2008年

3 孙晟镪;[N];检察日报;2011年

4 记者 宋世明;[N];江苏法制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琼宇;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园,刘红;角色间的互动:刑事被害人与犯罪人的相互关系[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2期

2 杜永浩;犯罪形态论——以刑事被害人为视角[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彭伶;刑事被害人的知情权保护比较研究[J];法律适用;2005年09期

4 高丽;;女性刑事被害人探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5 刘伟丽;;刑事被害人理论的根基及其现实意义[J];中州学刊;2006年02期

6 孙洪坤;;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论纲[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王道春;;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社会援助制度的构建[J];时代法学;2006年06期

8 王道春;;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在执法上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梁晓琴;;论刑事被害人庭审参与权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10 汤啸天;;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英华;;刑事被害人救济法律性质辨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潘弘;陆晶晶;;国外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3 田鹏辉;;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之思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成玉;高s,

本文编号:526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526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3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