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论证据能力的附属化

发布时间:2017-08-10 05:22

  本文关键词:论证据能力的附属化


  更多相关文章: 证据规则 证据能力 证明力 附属化


【摘要】:证据法规范的主要是证据能力问题,且在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关系问题上,证据能力优先。我国司法实践中证据能力却存在严重的附属化倾向,即证据能力附属于单个证据的证明力、附属于法官对案件所有证据的把握、附属于法官对案件的有罪认定,且证据能力问题可转化为证明力问题。证据能力的附属化使得警察、检察机关的非法取证行为难以遏制、法官难以排除非法证据,导致刑事诉讼中某些重要的价值选择归于无效,同时还严重削弱了证据法赖以存在的基础。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证据规则 证据能力 证明力 附属化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在现代诉讼中,基于证据裁判主义的要求,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必须建立在证据基础之上,诉讼证明实际上就是运用现有证据探求已发生的未知事实的回溯性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证据被誉为诉讼证明的基石。由于证据能力与证明力是证据的两个基本属性,且大部分证据规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瑞华;;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三个传统[J];东方法学;2008年01期

2 陈卫东;付磊;;我国证据能力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证据科学;2008年01期

3 陈瑞华;;从“证据学”走向“证据法学”——兼论刑事证据法的体系和功能[J];法商研究;2006年03期

4 汪建成,孙远;刑事证据立法方向的转变[J];法学研究;2003年05期

5 戴福康;;对刑事诉讼证据质和量的探讨[J];法学研究;1988年04期

6 房保国;;现实已经发生——论我国地方性刑事证据规则[J];政法论坛;2007年03期

7 熊秋红;英国刑事诉讼中对非法获得的证据处理之评析[J];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8 刘品新;;美国《联邦证据规则》评介[J];证据学论坛;2000年0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王圣扬;杨国萍;;辩护律师与刑事法官关系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韩光;从“夫妻看黄碟”案看刑事侦查中的司法令状规则[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姚正祥;论取保候审制度的终结──兼谈保释制度在我国的建立[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万毅;;侦查讯问程序的批判性重塑[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汪良敏;侦查阶段的司法审查机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杜健;;知识产权诉讼中电子证据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胡玉霞;卢小毛;;对证据制度与证明标准关系的反思——兼论证据制度的标志[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奚玮,何艳芳;“治愈”抑或“缓解”:死刑复核程序改革论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奚玮;杨锦炎;;论监听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运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早春;徐瑾;倪培兴;;司法体制改革中的中国检察权及其权力配置问题刍议[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卞建林;高家伟;谭秋桂;孙锐;;中国诉讼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张保生;王进喜;吴洪淇;;中国证据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杨曙光;;试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钓鱼执法”中的适用[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栾少湖;耿焰;;从刑事诉讼的核心价值观看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7 于宁杰;;论律师职业权利的性质[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武树辰;;无效宣告案件中利用悬赏征集使用公开证据的思考[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孙锐;;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在刑事司法中的落实[C];2012年

10 刘强;;刑诉法修改背景下公诉工作的规范化考量[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审判程序的修改对公诉工作的挑战[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晓红;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周强;我国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之实施[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聂施恒;美国检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影;中国警察刑事职权配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郭烁;刑事强制措施的体系及其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唐世齐;刑事判决说理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玲;刑事司法中职权配置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洪梅;论我国侦查程序中辩护权之有效保障[D];河北大学;2009年

3 周绪峰;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崔震宇;电子证据可靠性问题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魏巍;我国刑事被害人保护救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唐闰杰;实用刑事推定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思思;侦查讯问律师在场权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丽媛;我国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监督配合关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贾静远;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亚新;刑事诉讼中发现案件真相与抑制主观随意性的问题——关于自由心证原则历史和现状的比较法研究[J];比较法研究;1993年02期

2 陈瑞华;;从“证据学”走向“证据法学”——兼论刑事证据法的体系和功能[J];法商研究;2006年03期

3 陈学权;;韩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及发展趋向[J];人民检察;2007年05期

4 李少平;陈卫东;王少南;褚红军;;春风五十载 沐浴无数人——在《人民司法》创刊五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致辞[J];人民司法;2007年01期

5 李玉萍;论司法裁判的事实根据[J];法学论坛;2000年03期

6 樊崇义;客观真实管见——兼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J];中国法学;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陈光中;[N];检察日报;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昭伟;;证明力与证据能力规则演变规律探究——我国证据规则立法方向的理性选择[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陈婧;;对“证据属性”理论的质疑及问题解决[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3 孙瑜;被告人口供证据规则之完善[J];政法学刊;2005年02期

4 徐秀红;;论刑事诉讼中的短信证据问题[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6年01期

5 吴金英;;证据关联性规则之反思[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6 赵信会;张朋;;论补强规则的理论依据——以英美法系的法律制度为视角[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张月满;刑事证据规则类型浅析[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吴晓明;李金升;;证据概念之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潘金贵;陈永佳;;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的证据学分析[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10 赵长江;;论鉴定意见的认证[J];理论月刊;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伟民;;国际民事诉讼中证据能力问题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2 林鹏鸠;;对“海事诉讼证据的特别规定”若干问题的初步意见[A];中国律师2006年海事业务研讨会暨年会资料集[C];2006年

3 包建明;孙剑明;;司法鉴定结论的价值功能及若干法律问题思考[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严春银;;气象行政处罚证据收集的原则与方法[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贵方;;证据规则的正义理念[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6 顾晓生;施建松;;论法医鉴定结论的采信规则[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林越坚;;论工程造价的证明责任和证明责任合同[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许俊强;;民事诉讼域外证据证明制度之检讨——以《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一条为中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9 方放;;浅议网上违法经营案件的数字证据[A];工商行政管理论文选[C];2004年

10 马晓明;李超;李秋香;;电子证据的证明力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宣武区检察院 郜超;公诉环节须重视再生证据的收集[N];检察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史晓芳;正确适用证据规则 营造公正市场环境[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孙江;正确适用证据规则营造公正市场环境[N];中国企业报;2003年

4 朱朝阳;亲权确认之诉中如何运用证据规则[N];江苏法制报;2006年

5 华渊;证据规则中证据失权规定的不足[N];江苏经济报;2006年

6 也正 春年;学会用证据维护自己合法权益[N];无锡日报;2006年

7 蒋志培;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N];中国文化报;2004年

8 黄凤兰;美国行政裁判的证据规则[N];人民法院报;2001年

9 蔡金芳 阎燕;刑事认证中证据资格及证明力之确认[N];人民法院报;2006年

10 记者 胡新桥;车祸后伤者无法锁定肇事车辆[N];法制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显和;刑事认证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张弘;论证据裁判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李军;民事诉讼的书证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姜礼增;论自由心证与法定证据法制之发展趋势[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纪格非;论证据能力——以民事诉讼为视角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毛立华;论证据与事实[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冯景旭;口供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郭金霞;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牟军;自白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雷建昌;口供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萍;论证据能力与证明力[D];厦门大学;2006年

2 杨新生;电子证据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3 李晔;电子证据证明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张文天;论视听资料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徐亮;电子证据基础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廖妍;民事电子证据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郑学步;电子证据基本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李金龙;刑事诉讼中的电子证据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吴小红;论刑事审判中的当庭认证[D];湘潭大学;2007年

10 于水深;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司法认证[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649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649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4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