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犯罪逮捕措施适用实证分析——以北京市A区批捕实践为主要样本
本文关键词:流动人口犯罪逮捕措施适用实证分析——以北京市A区批捕实践为主要样本
【摘要】:司法实践中流动人口犯罪批捕率高于本地人,但仅从这一结果性指标无法得出法律适用不平等的结论,还需对原因性指标及其产生过程进行考察,并排除法律修改对实证结果的影响。这些可能导致高逮捕率的"原因性指标"包括:法律规定因素、诉讼风险因素、内部考核因素、社会舆论因素、检警关系因素。上述因素相互渗透、在逮捕实践操作中发挥作用。因此,应转变执法司法理念,修改法律规范,完善逮捕替代措施,建立取保候审风险评估机制,对逮捕过程加强程序性控制,对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内部各种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调整与完善。
【作者单位】: 北京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犯罪 逮捕 实证分析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司法实践中,流动人口犯罪羁押呈现出“一高两低”的特征:“一高”是指对流动人口犯罪的批捕率明显高于本地户籍人口,“两低”是指适用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比例较低。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北京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20127名涉嫌犯罪人员中,流动人口为15672人,占批准逮捕总数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晓妹;罗勇;;论审前非监禁化潮流下的未成年人逮捕制度[J];沧桑;2007年04期
2 冯哲;论审前羁押与人权保障[J];当代法学;2002年10期
3 夏锦文,徐英荣;刑事羁押期限:立法的缺陷及其救济[J];当代法学;2005年01期
4 季美君;姚石京;;论批捕权的合理配置[J];中国司法;2011年10期
5 石经海;论刑期折抵的若干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石经海;;我国羁押制度的法文化考察[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施春典;刘小红;;厦门市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逮捕决定权上提一级的执行情况调研分析[J];福建法学;2010年03期
8 陆而启;论羁押“必要性”[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9 袁登明;;刑事羁押折抵刑期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12年07期
10 冯英菊;;从实践角度谈逮捕的价值纠偏问题[J];法学杂志;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张宇朋;孙利国;;无逮捕必要的适用现状及其扩大适用的实现[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3 林雪标;周孙章;;审查逮捕程序改革的路径考量[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4 赵天贵;梁发银;;逮捕必要性审查新探[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烁;刑事强制措施的体系及其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于阜民;假冒专利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孙连钟;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袁劲秋;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改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黄利;保释与取保候审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王奎;死刑正当程序论[D];湘潭大学;2007年
7 钟得志;检察侦查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王建明;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王文生;宽严相济视域下的刑事检察工作[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李春刚;刑事错案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晟;改革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若干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玺;论逮捕条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云翠;我国逮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芦欣;职务犯罪案件逮捕决定权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赵莉;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及人权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6 崔平;逮捕制度实证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7 陈延祥;我国羁押制度中的人权保障探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余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审查逮捕中的运用[D];河南大学;2011年
9 韩晨旭;审查逮捕实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莫英耐;论我国未决羁押司法审查制度的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颖;陈青;;流动人口犯罪人纳入城市社区矫正范围的思考[J];求实;2009年S2期
2 梁聪;李红辉;;关于刑事案件中被告人自报身份问题的调研报告[J];法治论坛;2007年04期
3 陈莫强;李红辉;;按自报认定被告人身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02期
4 ;检察机关办理自报身份刑事案件的调查分析[J];人民检察;2010年13期
5 柯良栋;;谈谈修改刑事诉讼法必须高度重视的几个问题[J];法学家;2007年04期
6 程荣斌;赖玉中;;论废除监视居住的理由[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甄君玮;;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自报身份问题浅议——结合X区检察院批捕实务[J];法制与社会;2010年01期
8 ;未成年被告人自报身份若干问题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05期
9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1~4期总目录[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颜九红;;问题与路径:中国社区矫正前瞻[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克建 焦素萍;让人民满意[N];吉林日报;2010年
2 张相军;模范执行政策要与严格执法有机统一[N];检察日报;2005年
3 记者 高小豹;确定下半年工作重点[N];焦作日报;2010年
4 常州市戚墅堰区检察院检察长 蒋国强;积极推进精品检察院建设[N];江苏法制报;2010年
5 记者 殷曾宏;把好“维稳”的第一道防线[N];运城日报;2009年
6 广州市花都区检察院 刘宏成;被告人谎报身份:亟须完善调查程序[N];检察日报;2007年
7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公丕祥;金融危机下司法的责任和担当[N];光明日报;2009年
8 何其伟 纪慧敏 王剑;检企沟通“零距离” 涉检信访“零障碍[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9 李亮 杨越平 韩怡;长武县检察院“三个着力”为发展保驾护航[N];咸阳日报;2009年
10 徐德高邋章婷;代表委员多“绝活”[N];检察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燕南;监视居住保留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04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704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