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地的市地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18:04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和国内政治形势,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对工业化的认识水平,确立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为实现强国富民的经济理想而继续奋斗。为了与此相配合,中国逐步形成了一种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一种国家主导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在这种国家主导、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有经济在工业所有制结构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农业则实行人民公社化经营。与此相适应,在土地制度方面,继土地改革之后不久,国家便开始了农村土地的集体化运动。然而,这种超越实际情况的集体化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1958—1961年粮食总产量急剧下降,中国产生了严重的饥荒。虽然经过多次调整,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没变,与之配套的农村土地制度仍然在步履艰难的前行,使农业生产长期处在缓慢的增长过程中,农民生活十分困难。最终,在20世纪70、80年代,穷苦的农民们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进行了伟大的创造,试行土地的承包经营,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举解决了中国的吃饭问题,创造了中国经济的奇迹。为了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央一再强调,...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假定条件三:农村集体土地自发入市
入市大多在市场信息不全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只要自发入市的土地价格高于入市初始时的市场价格,就会有土地供给增量。但是,土地供给在事实上不可能无限增加,所以自发入市的土地供给线仍然是一条斜线。如图7:萝·r一一一,)十~~~之叭卜砚二三护针卜沪尸口/,一卜t泣二一了耳舒犷寸‘,.‘.‘.二口.图7-,-口》宁-~~决‘一一一位叼1.袁绪亚.土地供给变动中的市场形态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1995(8)l4
竞争配置的结果。假设某地区土地数量固定为L,土地可以在两种用途之间自由转移,且土地所有者追求经济收益最大化。那么,在单纯市场机制作用下,土地非农化的过程可以用图8来描述:其中,姗u和MRa分别是建设用地和农用的的边际收益线。Lu是建设用地数量。L一Lu即为农用地数量。市场均衡点在F点。但是,农业用地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考虑了农用地的外部性后,图形变为图9:.‘Lha‘。.,。(‘加切.图8切公切‘图9最佳配置点在G点。但是,市场不考虑外部性,市场均衡点仍然在F点。因此,必须借用政府的力量才能达到最佳配置点G点。作者归纳了在我国大陆现行土地制度下土地非农化的三种主要途径:国家建设占用农地、乡村集体建设占用农地和农村个人建房占用农地,并分析了各途径的程序和特点。作者重点研究了土地非农化的利益机制,建立了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宪法修正案与我国土地征收征用制度的完善[J]. 李集合. 宁夏社会科学. 2007(01)
[2]委托-代理理论视野下农村土地“以租代征”的原因探析[J]. 郑曦. 商场现代化. 2007(03)
[3]外部利润、效率损失与农地股份合作制度创新[J]. 钱忠好. 江海学刊. 2007(01)
[4]二元规制环境中城中村发展及其意义的分析[J]. 张京祥,赵伟. 城市规划. 2007(01)
[5]四川丘区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蒲江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杨继瑞,陈文玉,张锦洪,杨林,郭险峰,李健. 四川省情. 2006(10)
[6]高速公路“土地入股"须慎行[J]. 张晓玲. 瞭望新闻周刊. 2006(35)
[7]城中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道坎[J]. 许经勇. 调研世界. 2006(08)
[8]农村税费改革及“后税费时代”相关问题分析[J]. 温铁军. 税务研究. 2006(07)
[9]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征地博弈分析[J]. 张锦洪,胡华,郭险峰,蒋明. 统计与决策. 2006(13)
[10]集体土地直接入市:基于交易成本的损益分析框架[J]. 张锦洪. 求索. 2006(05)
博士论文
[1]土地非农化机制研究[D]. 张宏斌.浙江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基于土地视角的乡镇企业布局研究[D]. 诸惠伟.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35765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假定条件三:农村集体土地自发入市
入市大多在市场信息不全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只要自发入市的土地价格高于入市初始时的市场价格,就会有土地供给增量。但是,土地供给在事实上不可能无限增加,所以自发入市的土地供给线仍然是一条斜线。如图7:萝·r一一一,)十~~~之叭卜砚二三护针卜沪尸口/,一卜t泣二一了耳舒犷寸‘,.‘.‘.二口.图7-,-口》宁-~~决‘一一一位叼1.袁绪亚.土地供给变动中的市场形态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1995(8)l4
竞争配置的结果。假设某地区土地数量固定为L,土地可以在两种用途之间自由转移,且土地所有者追求经济收益最大化。那么,在单纯市场机制作用下,土地非农化的过程可以用图8来描述:其中,姗u和MRa分别是建设用地和农用的的边际收益线。Lu是建设用地数量。L一Lu即为农用地数量。市场均衡点在F点。但是,农业用地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考虑了农用地的外部性后,图形变为图9:.‘Lha‘。.,。(‘加切.图8切公切‘图9最佳配置点在G点。但是,市场不考虑外部性,市场均衡点仍然在F点。因此,必须借用政府的力量才能达到最佳配置点G点。作者归纳了在我国大陆现行土地制度下土地非农化的三种主要途径:国家建设占用农地、乡村集体建设占用农地和农村个人建房占用农地,并分析了各途径的程序和特点。作者重点研究了土地非农化的利益机制,建立了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宪法修正案与我国土地征收征用制度的完善[J]. 李集合. 宁夏社会科学. 2007(01)
[2]委托-代理理论视野下农村土地“以租代征”的原因探析[J]. 郑曦. 商场现代化. 2007(03)
[3]外部利润、效率损失与农地股份合作制度创新[J]. 钱忠好. 江海学刊. 2007(01)
[4]二元规制环境中城中村发展及其意义的分析[J]. 张京祥,赵伟. 城市规划. 2007(01)
[5]四川丘区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蒲江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杨继瑞,陈文玉,张锦洪,杨林,郭险峰,李健. 四川省情. 2006(10)
[6]高速公路“土地入股"须慎行[J]. 张晓玲. 瞭望新闻周刊. 2006(35)
[7]城中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道坎[J]. 许经勇. 调研世界. 2006(08)
[8]农村税费改革及“后税费时代”相关问题分析[J]. 温铁军. 税务研究. 2006(07)
[9]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征地博弈分析[J]. 张锦洪,胡华,郭险峰,蒋明. 统计与决策. 2006(13)
[10]集体土地直接入市:基于交易成本的损益分析框架[J]. 张锦洪. 求索. 2006(05)
博士论文
[1]土地非农化机制研究[D]. 张宏斌.浙江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基于土地视角的乡镇企业布局研究[D]. 诸惠伟.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35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135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