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赵变法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0 20:12
战国时代的中国是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迅猛,兼并战争频繁,实力决定地位,弱肉强食成为生存法则。各国为求得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纷纷变法图强。秦赵两国在战国早期都是积贫积弱的国家,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同时两国国内民族结构复杂,深受戎狄风俗的影响。国民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秦赵两国面对相同的国内外环境,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秦国重用商鞅主持改革变法,坚持垂法而治,利出一孔,通过利益诱导机制把全体国民纳入了农战轨道。由于秦国改革变法顺应时代潮流,其改革又最为彻底,故秦国迅速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赵国统治者一方面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改革变法,另一方面,他们因循守旧,受宗法宗亲观念和儒家思想影响巨大,致使赵国改革变法难以彻底。赵国改革经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虎头蛇尾,无法肃清奴隶制残余。秦赵两国统治者的不同的改革变法理念决定了秦赵两国最终的历史走向。本文将会从经济和法制建设剖析不同的变法理念所对改革变法效果的巨大影响。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秦赵变法比较的可行性
第一节 秦赵变法的历史背景
一、秦赵皆积贫积弱而追求国富兵强
二、秦赵变法活动
第二节 秦赵变法比较研究的可行性
一、两国改革变法极大地增强了军事实力
二、秦赵两国地处边陲,民族结构复杂,与戎狄同俗
三、秦赵两国不同的变法理论主张具有可比性
第二章 秦赵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变革比较
第一节 秦赵两国的土地制度
一、赵国的土地制度
二、秦国的土地制度
第二节 秦赵两国的经济政策
一、赵国的经济政策
二、秦国的经济政策
第三节 秦赵两国土地制度和经济政策的总结
一、秦赵土地制度总结
二、秦赵经济政策总结
第三章 秦赵变法过程中法制建设对比
第一节 秦赵两国法制建设的共同点
一、赵国严酷的法律
二、秦国严酷的法律
第二节 秦赵两国法制建设的差异
一、秦赵两国法律的严密性不同
二、秦赵两国立法的科学性不同
三、秦赵两国法律执行的彻底性不同
四、秦赵两国对国民法制观念的引领方向不同
第三节 秦赵法制建设比较的综合评价
第四章 赵亡秦兴的原因总结及当代启示
第一节 赵亡秦兴的原因总结
一、赵国衰亡的原因
二、秦国兴盛的原因
第二节 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
一、秦二世对秦法错误的修改
二、秦二世穷兵黩武
第三节 赵亡秦兴的当代启示
一、重视主体产业
二、法制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必要手段
三、法顺时变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均势理论解析中国战国时期政治体系[J]. 付凯歌.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16)
[2]商鞅吏治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 张丽.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3)
[3]浅析胡文化对战国时期赵国军事文化的影响[J]. 马国芳.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4]古代保密法:漏泄罪与间谍罪[J]. 闫晓君. 法学. 2017(02)
[5]战国时期封君的特点及类型[J]. 吉家友.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6]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兼论秦军功爵制功效何以远超六国[J]. 周建波,张博,周建涛. 经济学(季刊). 2014(01)
[7]“徙木立信”对规范化建设的启示[J]. 张恩源. 云南电业. 2013(05)
[8]战国赵国军事思想与战争指挥艺术[J]. 魏建震. 邯郸学院学报. 2011(01)
[9]秦庶长考[J]. 刘芮方. 古代文明. 2010(03)
[10]春秋战国时期用人制度变革中的政治去伦理化[J]. 赵炜.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博士论文
[1]秦簡文字集釋[D]. 夏利亞.华东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从长平之战论商鞅的军事法思想[D]. 徐旻.中国海洋大学 2012
[2]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对各诸侯国政治的影响[D]. 刘迎.黑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98366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秦赵变法比较的可行性
第一节 秦赵变法的历史背景
一、秦赵皆积贫积弱而追求国富兵强
二、秦赵变法活动
第二节 秦赵变法比较研究的可行性
一、两国改革变法极大地增强了军事实力
二、秦赵两国地处边陲,民族结构复杂,与戎狄同俗
三、秦赵两国不同的变法理论主张具有可比性
第二章 秦赵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变革比较
第一节 秦赵两国的土地制度
一、赵国的土地制度
二、秦国的土地制度
第二节 秦赵两国的经济政策
一、赵国的经济政策
二、秦国的经济政策
第三节 秦赵两国土地制度和经济政策的总结
一、秦赵土地制度总结
二、秦赵经济政策总结
第三章 秦赵变法过程中法制建设对比
第一节 秦赵两国法制建设的共同点
一、赵国严酷的法律
二、秦国严酷的法律
第二节 秦赵两国法制建设的差异
一、秦赵两国法律的严密性不同
二、秦赵两国立法的科学性不同
三、秦赵两国法律执行的彻底性不同
四、秦赵两国对国民法制观念的引领方向不同
第三节 秦赵法制建设比较的综合评价
第四章 赵亡秦兴的原因总结及当代启示
第一节 赵亡秦兴的原因总结
一、赵国衰亡的原因
二、秦国兴盛的原因
第二节 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
一、秦二世对秦法错误的修改
二、秦二世穷兵黩武
第三节 赵亡秦兴的当代启示
一、重视主体产业
二、法制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必要手段
三、法顺时变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均势理论解析中国战国时期政治体系[J]. 付凯歌.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16)
[2]商鞅吏治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 张丽.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3)
[3]浅析胡文化对战国时期赵国军事文化的影响[J]. 马国芳.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4]古代保密法:漏泄罪与间谍罪[J]. 闫晓君. 法学. 2017(02)
[5]战国时期封君的特点及类型[J]. 吉家友.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6]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兼论秦军功爵制功效何以远超六国[J]. 周建波,张博,周建涛. 经济学(季刊). 2014(01)
[7]“徙木立信”对规范化建设的启示[J]. 张恩源. 云南电业. 2013(05)
[8]战国赵国军事思想与战争指挥艺术[J]. 魏建震. 邯郸学院学报. 2011(01)
[9]秦庶长考[J]. 刘芮方. 古代文明. 2010(03)
[10]春秋战国时期用人制度变革中的政治去伦理化[J]. 赵炜.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博士论文
[1]秦簡文字集釋[D]. 夏利亞.华东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从长平之战论商鞅的军事法思想[D]. 徐旻.中国海洋大学 2012
[2]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对各诸侯国政治的影响[D]. 刘迎.黑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98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198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