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农地流转研究 ——以襄河镇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24 02:5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在农村内部一直零星、自发的存在,但不系统,规模也有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农村土地流转的势头加快,流转方式多样化,成果和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动力、机制,从具体的乡镇出发,着眼于流转的主体,描述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原因。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重点对影响农民流转土地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尝试以小见大。农民作为农地流转的最为重要的参与主体,他们的利益与土地息息相关,他们参与农地流转的意愿很大程度上从实际上决定着农地流转的绩效和成败。因此本文专门考察了农户参与流转的意愿的影响因素,按照影响因素的性质分为四类,即农户户主的属性、土地的属性、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农地流转的外部政策环境及农户对其认识程度,通过计量软件,进行分门别类处理,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农户的影响程度,取得了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的结论。本文在分析具体乡镇的流转情况时,将农户的流转意愿和相关调研获得的数据结合起来,进行了考察,细化了农地流转的实际情况。本文的根本目的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探析农村土...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方法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2.1 农村土地流转产生原因的研究
            1.3.2.2 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的研究
            1.3.2.3 农地流转绩效提升缓慢的原因研究
2 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理论
    2.1 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理论
        2.1.1 地租理论与土地价格理论
        2.1.2 制度变迁与产权理论
        2.1.3 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财政依赖
    2.2 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模型
        2.2.1 农户兼业行为的分析模型
        2.2.2 农村土地流转的政府效应模型
3 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力机制和模式
    3.1 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力机制分析
        3.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边际绩效递减
        3.1.2 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需要
        3.1.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了流转的条件和要求
        3.1.4 人地矛盾约束下的粮食安全需要
        3.1.5 城镇化背景下的政府大力推动
    3.2 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总结
        3.2.1 政府主导型
        3.2.2 资本主导型
        3.2.3 民间自发型
4 襄河镇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变量的选择
        4.1.1 数据来源
        4.1.2 变量的选择
    4.2 样本点的基本情况
    4.3 检验结果分析
        4.3.1 户主属性对农户流转出土地意愿的影响分析
        4.3.2 自然条件对农户流转出土地意愿的影响分析
        4.3.3 家庭经济情况对农户流转出土地意愿的影响分析
        4.3.4 政策对农户流转出土地意愿的影响分析
5 襄河镇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现状、问题及原因
    5.1 襄河镇农地流转动因分析
        5.1.1 劳动力发生转移、放弃耕作地增加
        5.1.2 政府农地流转制度的推进
        5.1.3 城镇化背景下的大力推进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5.2 襄河镇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5.2.1 襄河镇农地流转面积
        5.2.2 襄河镇农地流转存续期间构成比
        5.2.3 襄河镇农地流转用途
        5.2.4 襄河镇农地流转模式
        5.2.5 襄河镇农地流转产生的效益
        5.2.6 农户参与规模大、参与程度较深、参与意愿模糊
        5.2.7 流转规模较大、速度较快
    5.3 襄河镇农村十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5.3.1 流转范围局限、方式单一
        5.3.2 流转后对土地使用存在破坏性、浪费性现象
        5.3.3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处于弱势地位
        5.3.4 土地流转存在机会主义行为
        5.3.5 流转机制不完善、矛盾突出
    5.4 襄河镇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的原因
        5.4.1 农村土地产权的残缺
        5.4.2 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限制
        5.4.3 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欠缺
        5.4.4 流转的监督主体的作用不完全
        5.4.5 农民的主体地位受到侵犯
        5.4.6 中介机构缺乏及金融扶持力度不足
        5.4.7 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缺位重流转轻保障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农地流转应把握的方向
    6.3 相关政策建议
        6.3.1 完善农地产权保护机制体系
        6.3.2 农地流转机制和专职机构的完善
        6.3.3 农地流转市场的培育
        6.3.4 加大农地流转扶持力度
        6.3.5 成立农地流转中介机构,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轨迹及改革方向[J]. 陶志远,周艺歌,徐若霖,金彦平.  农村经济. 2013(09)
[2]农地流转动力、模式与障碍:一个文献综述[J]. 江淑斌,苏群.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3(03)
[3]农地流转“租金分层”现象及其根源[J]. 江淑斌,苏群.  农业经济问题. 2013(04)
[4]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J]. 陈锡文.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2(06)
[5]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与问题[J]. 陈锡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6]农地流转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J]. 宋涛,蔡建明,刘彦随,倪攀.  农村经济. 2012(08)
[7]农地流转模式简析[J]. 赵金龙,王丽萍,葛文光.  农学学报. 2012(05)
[8]农地流转口头协议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一个交易费用分析的框架[J]. 李霞,李万明.  农业经济. 2011(08)
[9]家庭承包地流转价格形成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J]. 郭继.  中国土地科学. 2011(08)
[10]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研究[J]. 司马文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博士论文
[1]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 曾超群.湖南农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反思及创新建议[D]. 王浩琳.中央民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03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203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7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