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探讨
发布时间:2021-05-31 20:04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从建立到发展,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其自身存在性质模糊、主体不明确、权能残缺和弱化的缺陷,导致其在现实生活中引发的不良后果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我国的学者们试图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的改革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思路,概括起来主要有国有化、私有化、集体所有、股份合作制、国家集体个人三元所有制几个方面的观点。通过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缺陷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角力的结果,有历史遗留的问题,有制度设置的先天缺陷,也有现在制度改革和完善发展方向飘忽不定的弊端,还有相关配套制度不够完善的影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不能不顾历史推倒重来,也不能因循守旧不思改革,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平稳地实现制度的变迁是我们必须的选择。现阶段,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改革应树立多元改革模式的理念,应当继续保留土地集体所有与国家所有并存的制度,加大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力度,从制度上克服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弊端,要通过物权法赋予农民稳定、清晰、完整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明确集体土地权利的根本归属;其次要逐步推动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的市场化进程,增强集...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所有权
2.1.2 土地所有权
2.1.3 集体土地所有权
2.2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
2.3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内容
2.3.1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
2.3.2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
2.3.3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2.4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理论依据
2.4.1 所有制理论
2.4.2 产权理论
2.4.3 物权法理论
2.4.4 制度理论
第3章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历史演变及缺陷分析
3.1 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3.1.1 新中国成立前
3.1.2 新中国成立后
3.2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缺陷的现状分析
3.2.1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建设的初步成效
3.2.2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缺陷
3.2.3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缺陷产生的原因
3.2.4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下土地典型案例分析
第4章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方案设计
4.1 树立多元改革模式的理念
4.2 坚持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市场化取向
4.3 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
4.4 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实行农地个人所有制度
4.5 推进相关制度的改革
4.5.1 建立农用地用益物权制度
4.5.2 建立集体建设用地用益物权制度
4.5.3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4.5.4 建立和完善集体土地地籍管理制度
4.5.5 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4.6 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缺省主体[J]. 蔡立东,侯德斌. 当代法学. 2009(06)
[2]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J]. 韩松. 中国法学. 2008(03)
[3]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立法思考[J]. 黄爱学. 甘肃社会科学. 2008(02)
[4]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研究[J]. 隋灵灵.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7(02)
[5]论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权主体地位[J]. 任丹丽. 理论界. 2006(06)
[6]对当前农地制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J]. 孙寒冰,李世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7]论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完善[J]. 商春海,张凌竹.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06)
[8]中国农民集体土地产权配置的实证辨析[J]. 聂佳. 商业研究. 2005(04)
[9]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完善——以“三农”问题为背景的分析[J]. 关涛.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10]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形成与沿革的宏观分析[J]. 王海光. 中共党史研究. 2003(04)
本文编号:3208888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所有权
2.1.2 土地所有权
2.1.3 集体土地所有权
2.2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
2.3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内容
2.3.1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
2.3.2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
2.3.3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2.4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理论依据
2.4.1 所有制理论
2.4.2 产权理论
2.4.3 物权法理论
2.4.4 制度理论
第3章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历史演变及缺陷分析
3.1 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3.1.1 新中国成立前
3.1.2 新中国成立后
3.2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缺陷的现状分析
3.2.1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建设的初步成效
3.2.2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缺陷
3.2.3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缺陷产生的原因
3.2.4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下土地典型案例分析
第4章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方案设计
4.1 树立多元改革模式的理念
4.2 坚持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市场化取向
4.3 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
4.4 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实行农地个人所有制度
4.5 推进相关制度的改革
4.5.1 建立农用地用益物权制度
4.5.2 建立集体建设用地用益物权制度
4.5.3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4.5.4 建立和完善集体土地地籍管理制度
4.5.5 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4.6 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缺省主体[J]. 蔡立东,侯德斌. 当代法学. 2009(06)
[2]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J]. 韩松. 中国法学. 2008(03)
[3]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立法思考[J]. 黄爱学. 甘肃社会科学. 2008(02)
[4]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研究[J]. 隋灵灵.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7(02)
[5]论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权主体地位[J]. 任丹丽. 理论界. 2006(06)
[6]对当前农地制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J]. 孙寒冰,李世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7]论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完善[J]. 商春海,张凌竹.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06)
[8]中国农民集体土地产权配置的实证辨析[J]. 聂佳. 商业研究. 2005(04)
[9]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完善——以“三农”问题为背景的分析[J]. 关涛.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10]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形成与沿革的宏观分析[J]. 王海光. 中共党史研究. 2003(04)
本文编号:3208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208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