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3 23:54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研究是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中国经济问题的经典选题。 制度变迁推动经济发展。中国改革始于农村,农村改革始于土地制度改革,自1978年底开始的农地制度改革,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历史性变迁后,确立了农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多种形态的土地使用制度。中国农地制度变迁成功地推动了农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高速的增长,不仅向世人充分展现了由制度变迁推动经济发展的成功范例,而且制度变迁和变迁方式的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绩效,极大地丰富了制度经济学在转型经济国家应用的理论,对制度经济学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对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其目的在于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释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动因、绩效和过程,揭示其表现和潜存问题的实质,并对农地制度变迁的未来方向作出判断。基于这个目的,本文希望通过对人民公社的土地制度的剖析,解释其为什么会缺乏效率。比较不同的农地所有制形式,揭示为什么要确立土地经营的家庭承包制制度安排。分析土地使用制度的创新机制,力求建立有效率的土地作用权流转制度,以及通过法律制度建设,对今后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方向进行设计。而且,试...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1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概念定义和解释
    三 对有关文献的评述
    四 研究方法和假设
    五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简要回顾
    一 旧中国的农地制度安排
    二 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的农地制度
    三 小结
第三章 农地制度的阶段性变迁
    一 简要的阶段性总结
    二 农地基本制度的确立
    三 政策调整与规范
    四 评价
第四章 农地使用制度的多样化选择
    一 简要评述
    二 两田制
    三 规模经营
    四 “四荒”使用权拍卖
    五 股份合作制
    六 进一步的总结
第五章 农地调整和使用权流转
    一 历史总结
    二 土地调整
    三 农地使用权流转
    四 几点分析与评论
第六章 农地制度变迁与制度绩效
    一 简述
    二 政治分析
    三 经济学评价
    四 小结
第七章 农地制度变迁与法制建设
    一 引言
    二 过去的讨论
    三 法制建设
    四 简要的结论与说明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承包地调整[J]. 廖洪乐.  中国农村观察. 2003(01)
[2]关于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几个问题[J]. 陈锡文.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1(05)
[3]集体农业解体和土地所有权重建:中国与中东欧的比较[J]. 谭秋成.  中国农村观察. 2001(03)
[4]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盖国强.  中国软科学. 2001(05)
[5]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的现状及其立法建议[J]. 张蔚文,孙炜.  中国农村经济. 2000(12)
[6]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前提和根据[J]. 牛若峰.  调研世界. 2000(07)
[7]诺斯与马克思:关于制度的起源和本质的两种解释的比较[J]. 林岗,刘元春.  经济研究. 2000(06)
[8]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J]. 周业安.  经济研究. 2000(05)
[9]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J]. 杨瑞龙,杨其静.  经济研究. 2000(03)
[10]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立法若干疑难问题研究[J]. 应瑞瑶,刘营军.  中国农村经济. 2000(01)



本文编号:3320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320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9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