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现阶段我国农地制度改革中农地流转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9-15 12:46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农地制度的历史沿革,接着进一步分析现有农地制度的利与弊和实际运作中的正、负效应,然后提出了解决方案和路径,最后总结出农地改革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中特别指出中国土地私有的不可行性和农地制度改革的相关的主要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其制度安排。本文在对我国现实农地制度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农地流转的方式和操作程序以及如何规范农地流转。本着以科学的态度和辩证的思维,立足于农地制度和农民生存现状,寻求我国农地流转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影响,进而结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国情,从正当性和合理性的角度全面分析推理我国农地流转的应然状态和可行性,引申出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妥善规范农地改革的各种原则和程序,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本文认为:稳定和完善农地承包关系并建立有效的农地流转机制是深化农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符合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文章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我国农地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我国农地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历程及效应分析
    第三节 改革开放之后的我国农地制度的改革和效应分析
    第四节 目前部分地区农地制度改革的新做法
第二章 我国现有农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农地所有制问题
    第二节 农地产权制问题
    第三节 农地流转的问题
    第四节 现行农地制度与城市化发展的问题
第三章 深化农地制度改革的思路
    第一节 深化农地制度改革的各种主张和争论
    第二节 农地私有化不适合目前我国的国情
    第三节 农地制度改革的途径
    第四节 与农地制度改革相关的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改革探析[J]. 蔡继明.  经济前沿. 2005(01)
[2]台湾省农业合作社运营之绩效与问题[J]. 戴双兴.  统一论坛. 2004(03)



本文编号:3396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396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b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