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农用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控制政策研究 ——基于太湖流域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09 21:48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各大湖泊和重要水域水质急剧恶化,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氮、磷等严重超标,水体富营养化严重。2010年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农业污染源总氮(TN)和总磷(TP)排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化学耗氧量(COD)排放量占到总量的43.7%,农业非点源污染成为水环境污染最主要的来源。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性因素。不适当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导致土壤侵蚀和氮、磷随地表径流流失,形成非点源污染。本文介绍了样本区农业生产情况,分析种植业农作物的化肥农药施用水平,揭示农用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之间的关系,从转变农用地利用方式的角度,寻求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政策路径。首先详细介绍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种植业非点源污染的形成诱因和控制技术、回顾土地利用与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从理论上建立农用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的内在联系。其次介绍了太湖流域的污染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结构、耕地面积变化、农作物播种面积及结构,阐明研究区域内农业生产的现状。介绍了太湖流域农户调查的基本情况。再次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用...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索引
图索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相关概念和重点研究区域
        1.2.1 相关概念
        1.2.2 重点研究区域
        1.2.3 数据来源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2.1.1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特征
        2.1.2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因素
    2.2 土地利用与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2.2.1 土地利用与非点源污染的密切关系
        2.2.2 土地利用与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
    2.3 种植业土地利用与非点源污染
        2.3.1 种植业非点源污染的形成诱因
        2.3.2 种植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技术
3 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农户调查
    3.1 太湖流域污染现状
    3.2 样本区(重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3.2.1 土地利用结构及耕地变化
        3.2.2 农业生产情况
    3.3 样本的基本特性
        3.3.1 被调查者基本特性
        3.3.2 土地经营基本情况
        3.3.3 化肥农药施用及农业废弃物处理
    3.4 小结
4 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水平
    4.1 化肥农药施用水平说明
    4.2 不同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水平
    4.3 不同经营规模化肥农药施用水平
        4.3.1 不同农作物的经营规模
        4.3.2 不同经营规模化肥农药施用水平
    4.4 产出水平与农用化学品施用量
    4.5 小结
5 农用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的关系
    5.1 非点源污染影响因子选取与说明
    5.2 非点源污染影响因子描述
    5.3 农用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的关系:典型相关分析
        5.3.1 模型说明
        5.3.2 模型检验结果
    5.4 加入其他变量的进一步验证: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5.4.1 模型说明
        5.4.2 模型检验结果
    5.5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政策思考
        6.1.1 研究结论
        6.1.2 政策启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耕作模式下稻田生态系统对田面水中无机态氮的消纳[J]. 唐颖,黄慰情,黄耀华,雷琳,黄登海,蒋先军,周鑫斌,谢德体.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2]控制排水条件下淹水稻田田面及地下水氮浓度变化[J]. 肖梦华,俞双恩,章云龙.  农业工程学报. 2011(10)
[3]巢湖流域不同施肥措施下稻田氮磷流失特征与产量研究[J]. 汪丽婷,马友华,储茵,张丽娟,朱小红,孙丽,胡鹏.  水土保持学报. 2011(05)
[4]洞庭湖红壤坡地减氮控磷对玉米产量和径流氮磷的影响[J]. 李恩尧,邱亚群,彭佩钦,侯红波,李裕元,任可爱.  水土保持学报. 2011(04)
[5]不同耕作模式下稻田水中氮磷动态特征及减排潜力[J]. 冯国禄,杨仁斌.  生态学报. 2011(15)
[6]保护性耕作与氮肥后移对巢湖流域麦田磷素流失的影响[J].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丁树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06)
[7]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研究[J]. 赵润,张克强,杨鹏,倪喜云,杨怀钦,马明中.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6)
[8]不同水肥条件下农业非点源田间产污强度[J]. 李强坤,胡亚伟,孙娟,李怀恩.  农业工程学报. 2011(02)
[9]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对洮儿河流域中上游地区非点源污染的影响[J]. 柳玉梅,李丽娟,梁丽乔,曾红伟.  水土保持通报. 2011(01)
[10]我国农用化肥施用的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龚琦,王雅鹏.  生态经济. 2011(02)

博士论文
[1]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陕西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D]. 胥彦玲.西安理工大学 2007
[2]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政策研究[D]. 张蔚文.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农户行为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研究[D]. 吴希林.江西农业大学 2011
[2]用自愿激励政策减施化肥农药[D]. 刘飞.浙江大学 2010
[3]基于SWAT模型的晋江西溪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D]. 荣琨.福建师范大学 2009
[4]农户施肥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D]. 茹敬贤.浙江大学 2008
[5]基于农户行为分析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研究[D]. 侯松廷.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31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531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6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