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3 11:11
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怎样进一步深化曾经是中国改革先导的农村改革,关系到九亿农民的福祉,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在中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全局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中,在“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下,在集中力量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时刻,如何从“三农”问题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最基本的问题,理清思想认识,审视实践得失,预测发展趋势,探索改革方略,以促进理论创新,深化农村改革,是每一位致力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实践的理论工作者不可回避的历史责任。 土地问题是中国“三农”问题中最基本的问题,土地制度是中国农村中最基础的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这一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农户承包地的流转弥补了它的缺陷,承包地流转已势不可挡,且由此显现出农村改革第二次飞跃的端倪。本文将农民作为土地流转的利益主体,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元,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
【文章页数】:18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范围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7.1 研究的创新
1.7.2 研究的不足
1.8 研究的前提假设
2. 农户土地流转的基础理论
2.1 产权理论
2.1.1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基本思想
2.1.2 西方产权理论的基本思想
2.2 制度变迁理论
2.2.1 马克思的制度变理论
2.2.2 西方制度变迁理论
2.3 农民理性假说
2.3.1 西方农民理性假说的基本内容
2.3.2 我国学者关于农户的理性假说
2.4 规模经济理论
2.4.1 规模经济的理论溯源
2.4.2 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
2.4.3 规模经济的一般来源
2.4.4 土地规模报酬变动规律
2.5 行为经济学理论
2.5.1 行为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2.5.2 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5.3 简要述评
3.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的制度背景——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缘由之一
3.1 现行土地制度下农地产权及衍生权利分析
3.1.1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所有权
3.1.2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承包权
3.1.3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使用权
3.1.4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收益权
3.1.5 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转让权
3.2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性质与变迁
3.2.1 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认识
3.2.2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阶段性变迁
3.2.3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创新:几种形态
3.3 现行土地承包制度的特点与缺陷
3.3.1 土地承包制度的特点
3.3.2 土地承包制度的缺陷
4.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的经济环境——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缘由之二
4.1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4.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4.1.2 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
4.1.3 发展理念和政策取向的转变
4.1.4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逐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4.1.5 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
4.2 农村经济环境的变化
4.2.1 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
4.2.2 农户人口的变动和劳动力的增减
4.2.3 农民自主意识和自治能力的增强
4.2.4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完善
5. 农户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5.1 我国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现状
5.1.1 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特点
5.1.2 农户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四川农户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2.1 农地流转的障碍因素多,制约流转
5.2.2 农地流转行为欠规范,法律效力差
5.2.3 流转出现严重的异化现象,农户权益遭侵犯
5.2.4 业主文化素质偏低,辐射带动力弱
5.2.5 业主经营的盲目性影响了农地流转
5.2.6 农地流转和经营环境有待优化
5.3 样本地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状况
5.3.1 农户土地流转呈现的特点
5.3.2 农户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5.3.3 农户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 农户土地转入意愿与行为分析
6.1 农户转入土地的行为特征
6.1.1 农户转入土地的数量特征
6.1.2 农户转入土地的形式
6.1.3 农户转入土地的来源
6.1.4 农户转入土地的约束条件
6.1.5 农户转入土地的目的和用途
6.1.6 农户转入土地的态度
6.2 农户土地转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农户土地转入行为模型
6.4 农户土地转入意愿的实证分析
6.4.1 研究方法
6.4.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6.4.3 模型估计
6.4.4 结果分析
7. 农户土地转出意愿与行为分析
7.1 农户转出土地的行为特征
7.1.1 农户转出土地的数量特征
7.1.2 转出的形式
7.1.3 转出土地的去向
7.1.4 土地转出的约束条件
7.1.5 承担的义务与享受的权利
7.1.6 转出土地的原因
7.2 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7.3 农户土地转出行为模型
7.4 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实证分析
7.4.1 研究方法
7.4.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7.4.3 模型估计
7.4.4 结果分析
8. 样本地农户土地流转量的预测
8.1 对农户流转土地的基本假设和阶段划分
8.2 不同阶段土地流转数量的预测
8.2.1 阶段1 的土地流转预测
8.2.2 阶段2 土地流转情况的预测
8.2.3 阶段3 下土地流转的预测
8.3 小结
9. 增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规范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对策思路
9.1 农户土地流转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9.1.1 坚持“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原则
9.1.2 坚持“自愿、有偿、规范、依法”的原则
9.1.3 坚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土地同其它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原则
9.1.4 坚持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9.1.5 坚持流转空间的开放性原则
9.1.6 坚持保护耕地(重点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
9.2 增强农户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意愿与规范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对策思路
9.2.1 大力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努力发展多元化产业,激活土地供给的动力机制
9.2.2 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激活土地需求的动力机制
9.2.3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农民与土地、农村分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9.2.4 建立完善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为土地流转提供平台
9.2.5 赋予农民稳定而完整的土地承包权,制订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农户依法进行土地流转
9.2.6 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多方面的调控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户农地流转的福利经济效果分析——基于农户调查的分析[J]. 胡初枝,黄贤金,张力军. 经济问题探索. 2008(01)
[2]区域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以江苏省宝应县为例[J]. 谭丹,黄贤金. 中国土地科学. 2007(06)
[3]浅析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吕子臣. 农村经营管理. 2007(11)
[4]创新农地流转制度[J]. 刘俊. 瞭望. 2007(44)
[5]南京市农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方中友. 南京社会科学. 2007(09)
[6]促进我国农地流转的整体性政策框架研究——基于市场形成的逻辑[J]. 胡新艳. 调研世界. 2007(09)
[7]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与价格研究——农地流转价格的决定因素分析[J]. 邓大才. 财经问题研究. 2007(09)
[8]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农地流转问题新思考[J]. 李鑫,王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07(23)
[9]试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业的战略意义[J]. 郑景骥,温琦. 经济学家. 2007(04)
[10]农户农地城市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城乡交错区农户为例[J]. 李晓云,张安录,高进云,乔荣峰,陈莹.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04)
本文编号:3727359
【文章页数】:18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范围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7.1 研究的创新
1.7.2 研究的不足
1.8 研究的前提假设
2. 农户土地流转的基础理论
2.1 产权理论
2.1.1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基本思想
2.1.2 西方产权理论的基本思想
2.2 制度变迁理论
2.2.1 马克思的制度变理论
2.2.2 西方制度变迁理论
2.3 农民理性假说
2.3.1 西方农民理性假说的基本内容
2.3.2 我国学者关于农户的理性假说
2.4 规模经济理论
2.4.1 规模经济的理论溯源
2.4.2 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
2.4.3 规模经济的一般来源
2.4.4 土地规模报酬变动规律
2.5 行为经济学理论
2.5.1 行为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2.5.2 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5.3 简要述评
3.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的制度背景——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缘由之一
3.1 现行土地制度下农地产权及衍生权利分析
3.1.1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所有权
3.1.2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承包权
3.1.3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使用权
3.1.4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收益权
3.1.5 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转让权
3.2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性质与变迁
3.2.1 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认识
3.2.2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阶段性变迁
3.2.3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创新:几种形态
3.3 现行土地承包制度的特点与缺陷
3.3.1 土地承包制度的特点
3.3.2 土地承包制度的缺陷
4.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的经济环境——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缘由之二
4.1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4.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4.1.2 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
4.1.3 发展理念和政策取向的转变
4.1.4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逐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4.1.5 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
4.2 农村经济环境的变化
4.2.1 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
4.2.2 农户人口的变动和劳动力的增减
4.2.3 农民自主意识和自治能力的增强
4.2.4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完善
5. 农户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5.1 我国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现状
5.1.1 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特点
5.1.2 农户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四川农户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2.1 农地流转的障碍因素多,制约流转
5.2.2 农地流转行为欠规范,法律效力差
5.2.3 流转出现严重的异化现象,农户权益遭侵犯
5.2.4 业主文化素质偏低,辐射带动力弱
5.2.5 业主经营的盲目性影响了农地流转
5.2.6 农地流转和经营环境有待优化
5.3 样本地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状况
5.3.1 农户土地流转呈现的特点
5.3.2 农户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5.3.3 农户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 农户土地转入意愿与行为分析
6.1 农户转入土地的行为特征
6.1.1 农户转入土地的数量特征
6.1.2 农户转入土地的形式
6.1.3 农户转入土地的来源
6.1.4 农户转入土地的约束条件
6.1.5 农户转入土地的目的和用途
6.1.6 农户转入土地的态度
6.2 农户土地转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农户土地转入行为模型
6.4 农户土地转入意愿的实证分析
6.4.1 研究方法
6.4.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6.4.3 模型估计
6.4.4 结果分析
7. 农户土地转出意愿与行为分析
7.1 农户转出土地的行为特征
7.1.1 农户转出土地的数量特征
7.1.2 转出的形式
7.1.3 转出土地的去向
7.1.4 土地转出的约束条件
7.1.5 承担的义务与享受的权利
7.1.6 转出土地的原因
7.2 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7.3 农户土地转出行为模型
7.4 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实证分析
7.4.1 研究方法
7.4.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7.4.3 模型估计
7.4.4 结果分析
8. 样本地农户土地流转量的预测
8.1 对农户流转土地的基本假设和阶段划分
8.2 不同阶段土地流转数量的预测
8.2.1 阶段1 的土地流转预测
8.2.2 阶段2 土地流转情况的预测
8.2.3 阶段3 下土地流转的预测
8.3 小结
9. 增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规范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对策思路
9.1 农户土地流转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9.1.1 坚持“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原则
9.1.2 坚持“自愿、有偿、规范、依法”的原则
9.1.3 坚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土地同其它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原则
9.1.4 坚持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9.1.5 坚持流转空间的开放性原则
9.1.6 坚持保护耕地(重点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
9.2 增强农户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意愿与规范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对策思路
9.2.1 大力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努力发展多元化产业,激活土地供给的动力机制
9.2.2 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激活土地需求的动力机制
9.2.3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农民与土地、农村分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9.2.4 建立完善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为土地流转提供平台
9.2.5 赋予农民稳定而完整的土地承包权,制订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农户依法进行土地流转
9.2.6 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多方面的调控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户农地流转的福利经济效果分析——基于农户调查的分析[J]. 胡初枝,黄贤金,张力军. 经济问题探索. 2008(01)
[2]区域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以江苏省宝应县为例[J]. 谭丹,黄贤金. 中国土地科学. 2007(06)
[3]浅析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吕子臣. 农村经营管理. 2007(11)
[4]创新农地流转制度[J]. 刘俊. 瞭望. 2007(44)
[5]南京市农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方中友. 南京社会科学. 2007(09)
[6]促进我国农地流转的整体性政策框架研究——基于市场形成的逻辑[J]. 胡新艳. 调研世界. 2007(09)
[7]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与价格研究——农地流转价格的决定因素分析[J]. 邓大才. 财经问题研究. 2007(09)
[8]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农地流转问题新思考[J]. 李鑫,王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07(23)
[9]试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业的战略意义[J]. 郑景骥,温琦. 经济学家. 2007(04)
[10]农户农地城市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城乡交错区农户为例[J]. 李晓云,张安录,高进云,乔荣峰,陈莹.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04)
本文编号:3727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727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