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构建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4-05-29 06:31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土地的商品价值开始不断显化。我国的国有土地市场得到快速、充分的发展,而农村集体土地市场发展却相对滞后,国有土地市场与集体土地市场呈现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对土地资源高效流转,优化配置构成巨大障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土地权益。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中央对此给予高度关注,在新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指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为我国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论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基本研究工具,综合运用城乡统筹、区位理论、土地市场理论等基础理论,研究中采用理论分析法、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法和系统分析法等多种方法,以安徽省为实践调研和分析对象,对安徽省的城乡土地市场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同时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关于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精神为指导,对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和农村土地市场的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提出了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构建框架和改革...

【文章页数】:18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1.1 城乡统一土地市场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
        1.1.2 构建城乡统一土地市场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
        1.1.3 国家高度关注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
        1.1.4 各地积极开展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探索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评述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相关基础理论
    2.1 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
        2.1.1 产权理论
        2.1.2 契约理论
        2.1.3 交易成本理论
        2.1.4 公共选择理论
        2.1.5 法律规则理论
        2.1.6 制度变迁理论
        2.1.7 小结
    2.2 城乡统筹理论
        2.2.1 新古典主义的城乡统筹观
        2.2.2 马克思的城乡融合理论
        2.2.3 我国对城乡统筹理论的探索
        2.2.4 小结
    2.3 区位理论
        2.3.1 二元空间发展理论
        2.3.2 中心—边缘理论
        2.3.3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2.3.4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2.3.5 小结
    2.4 土地市场理论
        2.4.1 土地供需理论
        2.4.2 市场配置理论
        2.4.3 地价形成理论
        2.4.4 市场失灵理论
        2.4.5 小结
3.国有土地市场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3.1 我国国有土地市场的发展
    3.2 国有土地市场的产权制度
        3.2.1 国有土地市场的产权结构
        3.2.2 城市一、二级土地市场交易的产权关系
        3.2.3 目前城市土地产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国有土地市场的契约制度
        3.3.1 当前国有土地市场契约精神的体现形式
        3.3.2 未来国有土地市场契约精神的发展要求
        3.3.3 国有土地市场的契约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3.4 国有土地市场的交易成本
        3.4.1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与成本
        3.4.2 土地开发的行政审批制度与成本
        3.4.3 土地开发的谈判制度与成本
        3.4.4 土地交易合约达成成本
        3.4.5 合约监管成本
    3.5 国有土地市场的公共选择
        3.5.1 国有土地市场中的政府职能定位分析
        3.5.2 土地市场中的政府失灵具体表现
    3.6 国有土地市场的法律规则
        3.6.1 我国国有土地市场的法律不断走向健全
        3.6.2 市场的相关制度不断完善
        3.6.3 土地出让政策不断规范
4.农村土地市场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4.1 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的发展
        4.1.1 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4.1.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
        4.1.3 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
    4.2 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的产权关系
        4.2.1 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界定不明晰
        4.2.2 集体土地产权不稳定
        4.2.3 集体土地产权不安全
        4.2.4 集体土地产权不完整
        4.2.5 小结
    4.3 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的契约制度
        4.3.1 农地流转市场中委托代理关系的主要类型
        4.3.2 目前农地流转委托代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4.4 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的交易成本
        4.4.1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的交易主体分析
        4.4.2 我国农地流转市场交易成本分析
    4.5 农村土地市场的公共选择
        4.5.1 农地流转中的政府行为偏好
        4.5.2 政府参与农地流转的相关方式与效果
        4.5.3 小结
    4.6 农村土地市场的法律规则
        4.6.1 我国关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现状
        4.6.2 法律规则的不完善导致集体土地市场隐性市场大量存在
        4.6.3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政策的探索突破
    4.7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农村土地市场与国有土地市场的对比
        4.7.1 土地产权对比分析
        4.7.2 土地契约对比分析
        4.7.3 土地市场交易成本对比分析
        4.7.4 土地市场公共选择对比分析
        4.7.5 土地市场的法律规则对比分析
        4.7.6 小结
5.安徽省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的新制度经济学解析
    5.1 安徽省土地市场发展现状
        5.1.1 安徽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乡建设用地变化时空分析
        5.1.2 安徽省国有土地市场发展情况
        5.1.3 安徽省集体土地市场发展情况
        5.1.4 小结
    5.2 安徽省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实践探索
        5.2.1 芜湖市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情况
        5.2.2 宁国市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进展
    5.3 安徽省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新制度经济学解析
        5.3.1 土地产权分析
        5.3.2 集体土地市场的交易成本与农户契约选择
        5.3.3 集体土地市场的公共选择分析
        5.3.4 集体土地市场的法制与规则分析
        5.3.5 安徽省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建议
6.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城乡统一土地市场框架设计与制度安排
    6.1 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的三中全会精神
        6.1.1 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权能,实现“同权同价”
        6.1.2 缩小征地范围,协调各方利益
        6.1.3 不断促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规范化
        6.1.4 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修改和制度建设
    6.2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制度设计
        6.2.1 城乡统一土地市场构建的框架和基本原则
        6.2.2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方向
        6.2.3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制度安排
7.城乡统一土地市场构建的保障措施
    7.1 创造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7.1.1 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
        7.1.2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7.1.3 构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7.2 加强城乡统一土地市场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
        7.2.1 加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
        7.2.2 加强城乡土地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7.2.3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地价评估和基准地价制度
        7.2.4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7.2.5 建立健全土地纠纷管理制度,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
    7.3 建立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科学调控体系
        7.3.1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与服务职能
        7.3.2 建立科学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体系
8.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
    8.3 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8.3.1 研究不足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984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984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c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