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犯罪被害人补偿之宪法思考
发布时间:2017-10-09 15:01
本文关键词:国家对犯罪被害人补偿之宪法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犯罪被害人 权利保障 补偿制度 宪法依据 法理基础
【摘要】:自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里亚在其著作《犯罪与刑罚》一书中,首次呼吁保障罪犯的人权以来,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问题就成为了专家学者们研究思考的中心,之后世界上各国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用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人权,然而与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日益受到重视相反,被害人权利的保障研究与实践却长时间停步不前。 本文拟从宪法学的视角再次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在宪法上确立构建该制度的明确依据,并呼吁在法律的层面构建该制度,建立国家对犯罪被害人的补偿制度,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切实做到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
【关键词】:犯罪被害人 权利保障 补偿制度 宪法依据 法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1;D92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一、国家对犯罪被害人的补偿制度简介及宪法分析10-19
- (一) 国家对犯罪被害人的补偿制度简介10-15
- 1、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对犯罪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10-11
- 2、英美法系主要国家对犯罪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11-13
- 3、亚洲主要国家及地区对犯罪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13-15
- (二) 国家对犯罪被害人补偿的宪法分析15-19
- 1、保障和实现人权15-17
- 2、法律平等的必然要求17
- 3、实现社会公平正义17-19
- 二、我国目前对犯罪被害人补偿的宪法理论支撑及制度实现19-24
- (一) 我国对犯罪被害人实施国家补偿的理论依据及反思19-22
- 1、我国对犯罪被害人实施国家补偿的主要理论依据19
- 2、上述理论依据的不足19-21
- 3、理论误区之原因的宪法分析21
- 4、笔者的理论坚持21-22
- (二) 理论误区下的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建构之不足22-24
- 1、缺乏统一的国家立法22-23
- 2、司法救济不足23-24
- 三、我国国家对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建立24-29
- (一) 确立恰当的宪法理论依据24-25
- (二) 明确国家对被害人补偿的宪法依据25
- (三) 建立国家对被害人补偿的统一法律制度25-29
- 1、补偿对象26
- 2、补偿条件26-27
- 3、补偿金额27
- 4、补偿机构与程序27
- 5、补偿金的来源和管理27-29
-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32
- 致谢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英辉;英、美、法、联邦德国四国刑事被害人保护对策之比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0年05期
2 邓晓霞;试论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之价值[J];法商研究;2002年04期
3 梁玉霞;刑事被害补偿刍议[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4 田思源;构建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框架的基本设想——关于制定我国《犯罪被害人补偿法》的提案[J];法学杂志;2001年06期
5 石英;论被害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完善[J];法学评论;2001年03期
6 王军辉;;中国刑事补偿制度浅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7 杨世昌;;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构建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26期
8 易琳;从犯罪的国家责任谈制定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法的必要性[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尹晓莉,付璇;日韩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孙彩虹;建构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设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1000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00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