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预嘱视角下病患医疗自主权的宪法权利渊源与立法规制
本文关键词:生前预嘱视角下病患医疗自主权的宪法权利渊源与立法规制
更多相关文章: 生前预嘱 病患医疗自主权 宪法权利渊源 生命权 立法规制
【摘要】:20世纪以来,安乐死问题在西方世界成为生命伦理学研究的热点,但是其实践应用始终存在障碍,尤其在我国学界,关于主动结束末期病人生命的行为是否具有合宪性一直争论不下。生前预嘱的概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显现其替代安乐死的价值,并且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该问题的立法工作上走在了前列。从操作角度理解,生前预嘱是指患有重大疾病的末期病人在对采取或不采取一定医疗手段所会带来的后果具有清醒认识的前提下所签署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用于指示在自己失去意识或濒临死亡时是否采取以及采取哪些医护治疗手段。本文从病患医疗自主权的发展脉络入手,着重从宪法权利渊源的角度论证生前预嘱制度的合宪性,特别是以生命权作为基本权利渊源的重点探讨,并且注重与安乐死之间的对比研究,试图为生前预嘱制度在我国立法工作的展开探索一条可行道路。生前预嘱立法除了要解决立法模式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关于立嘱流程的制度设计,如何在权利不被滥用的前提下保证病人自主权的充分实现。本文的观点认为,生前预嘱视角下的病患医疗自主权具有合宪性和可操作性,但其立法应当采取专门立法模式,并在见证人规则和立嘱条件上进行严谨设计,以期实现其保护末期患者切身利益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生前预嘱 病患医疗自主权 宪法权利渊源 生命权 立法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1;D92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9
- 第一章 病患医疗自主权及生前预嘱制度概述9-14
- 第一节 关于病患医疗自主权9-11
- (一) 病患医疗自主权的渊源9
- (二) 从医疗父权主义到病患医疗自主权9
- (三) 病患医疗自主权的发展历程9-11
- 第二节 关于生前预嘱制度11-14
- (一) 生前预嘱制度概述11-12
- (二) 生前预嘱是更加温和的安乐死12-14
- 第二章 病患医疗自主权的宪法基本权利渊源14-27
- 第一节 生命权14-25
- (一) 生命权的概念及生命权入宪14-23
- (二) 生命权可否被放弃及放弃生命利益的理由23-25
- 第二节 隐私权25-26
- 第三节 自由权26-27
- 第三章 关于病患医疗自主权行使的程序设计27-32
- 第一节 聆听反对意见,关注生前预嘱程序设计的重要性27-30
- 第二节 预立生前预嘱所需具备条件之思考30-32
- (一) 医生会症后出具的诊断说明和治疗意见30-32
- (二) 预嘱人立嘱时生理意识正常32
- (三) 出于立嘱人真实意思表示32
- 第四章 境外生前预嘱立法经验及关于我国立法模式的构想32-40
- 第一节 境外立法模式总结32-34
- (一) 1976年加州《自然死亡法案》32-33
- (二) 1991年美国联邦立法《患者自决法案》33-34
- (三) 2000年中国台湾地区《安宁缓和医疗条例》34
- 第二节 生前预嘱立法模式选择所应考虑的问题34-36
- (一) 立法形式的选择34-35
- (二) 审查主体的选择35
- (三) 细节实施程序的选择35-36
- 第三节 关于我国生前预嘱立法的思考36-40
- (一) 在我国建立生前预嘱制度的价值36-37
- (二) 依托现有的委托监护制度进行生前预嘱立法的设想37-40
- 参考文献40-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生;;公民的宪法权利是至高无上的权利[J];同舟共进;2007年01期
2 徐继强;;宪法权利规范的结构及其推理方式[J];法学研究;2010年04期
3 刘茂林;秦小建;;论宪法权利体系及其构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1期
4 朱全宝;;宪法权利“新”辨[J];法学论坛;2013年04期
5 刘连泰;左迪;;宪法权利间接水平效力的类型[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6 陆德山;论我国公民的宪法权利[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7 姜峰;;宪法权利是否多多益善?[J];21世纪;2013年03期
8 焦洪昌;;公民眼中的宪法权利[J];法治时代;2002年12期
9 王秀玲;与时俱进的我国宪法权利[J];法学杂志;2003年04期
10 王晓杰;略论中国宪法权利思想的缺失——从比较法的视角[J];甘肃理论学刊;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姚明铭;;宪法权利与税法[A];财税法论丛(第3卷)[C];2004年
2 王勇前;吴军;;从“乙肝歧视案”看弱势群体宪法权利保护问题[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4辑)[C];2006年
3 张千帆;;前言[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4 赵易;;上访司法程序的几点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纪宏;加强对宪法权利的法律保护[N];法制日报;2001年
2 韩忠利;公民的宪法权利(一)[N];河南科技报;2001年
3 旅美学者 顾猷;在美国堕胎 从犯罪行为到宪法权利[N];深圳特区报;2012年
4 周曙;宪法权利与司法保障[N];检察日报;2001年
5 王洪坚;来自宪法权利落寞的忧思[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刘春玲;军人优抚权的法律定位[N];法制日报;2008年
7 陈云生(作者是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宪法权利司法化及私法保护[N];法制日报;2001年
8 魏永征;言论出版的宪法权利如何保证?[N];检察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乐欣;宪法权利不是空中楼阁[N];检察日报;2002年
10 邱东明;宪法权利受侵害 能否请求民事赔偿[N];江苏经济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继强;宪法权利衡量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马立武;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宪法权利保障探析[D];河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窦窦;论城市流动经营者的宪法权利[D];清华大学;2015年
2 孙彦文;生前预嘱视角下病患医疗自主权的宪法权利渊源与立法规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3 孙建丽;论侵权法调整范围的扩张[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4 郑毅;宪法权利刑事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李晓辉;法理视野中我国宪法权利的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黎宗仁;宪法权利视域中的通信秘密[D];湖南大学;2007年
7 杜静;宪法权利规范效力理论之评析及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马茂磊;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宪法权利保障[D];重庆大学;2011年
9 陈蕊;论我国宪法权利诉讼制度的构建[D];燕山大学;2012年
10 高雅静;论作为宪法权利的知情权[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00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00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