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法治路径探讨

发布时间:2017-10-10 04:10

  本文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法治路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区域自治 社会管理 法治建设


【摘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坚持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夯实法治基础,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法律法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应注重消除制约社会管理创新的体制障碍;地方法治建设要重视现实问题的解决,重视处理好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社会管理中优良传统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以取得各族人民群众满意的社会效果为最终评价标准,确保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得到依法规范推进。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 社会管理 法治建设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中央实施援疆工作的历史考察和经验总结”(11ADJ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D633;D921.11
【正文快照】: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社会建设更加滞后和落后,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民族宗教问题的特殊性更加突出,促进发展与维护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对法治建设的要求更高。社会管理是政府及社会组织对各类公共事务所实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婷;权威与秩序——对于中间组织缺失与整合之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胡云乔;洛克和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邹吉忠;现代制度与自由秩序的形成[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4 孔垂谦,文辅相;西方现代大学学术自治的制度环境基础:一种政治社会学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5 魏光奇,丁海秀;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区乡行政制度考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余雅风;;教育立法必须以教育的公共性为价值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朱孔武;构建和谐社会的宪政解读[J];长白学刊;2005年03期

8 施维树;甘再清;;网络交往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孙彩红;我国政务公开的实现途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郑又成;《利维坦》的国家理念[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滕世华;公共治理视角下的中国政府改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10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颖;中外司法机关设置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之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2 刘燕;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3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张院成;论主权与人权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何鹏翔;卢梭社会契约论的逻辑构架和历史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马杰;行政主体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李雪峰;人民权利的宪法定位[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何晓霞;卢梭的浪漫主义[D];湘潭大学;2002年

9 刘立新;现代律师事务所组织构造论[D];湘潭大学;2002年

10 周卫军;宏观调控法基本范畴——宏观调控权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J];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13期

2 张旭辉;;强化基层民主 创新社会管理[J];今日浙江;2011年10期

3 ;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中的十大关系[J];理论与当代;2011年06期

4 谭徽在;;加强社会管理 推进民族团结[J];民族大家庭;2011年03期

5 ;社会管理[J];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06期

6 周本顺;;中国社会管理要走自己的路[J];党建研究;2011年06期

7 ;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J];政策;2011年05期

8 周本顺;;走中国特色社会管理创新之路[J];传承;2011年16期

9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掀起新高潮[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23期

10 本刊评论员;秉军;宝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着力于六个“突出”[J];共产党人;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洁;;提高我党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应坚持的基本原则[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洋;王国勇;;国外社会管理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研究[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戴向阳;;领导干部如何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提升社会管理创新能力[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红梅;李军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领导干部必须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韩勇;齐先朴;;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社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以广西为例[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何华东;李远;;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管理实践创新——以江西省丰城市网络问政为例[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齐冬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突破口[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魏向前;;制度创新:寻求社会管理的治理之路[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褚学丽;;社会管理中政府责任体系的构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阎德民;;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坚持以人为本[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高 张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完善维护少数民族权益机制[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杨雪冬;社会管理的基本结构和特点[N];学习时报;2009年

3 蔡志强;新中国60年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N];学习时报;2009年

4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辛鸣;有的放矢破解社会管理难题[N];深圳特区报;2009年

5 记者 舒涓 通讯员 鞠杨 穗府研;创新社会管理格局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N];广州日报;2010年

6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授 博士 杨伟东;政府是推进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N];法制日报;2010年

7 蔡云飞;社会管理必须超前谋变[N];南通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沈刚;代表委员探寻社会管理“良方”[N];工人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商灏;竹立家:中国未来30年将以社会管理为中心[N];华夏时报;2011年

10 记者 李柯勇 钟玉明 郭奔胜 储国强 章苒;社会管理最需在哪创新?矛盾凸显处![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一;影响社会稳定的物价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姚华平;国家与社会互动: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洪涛;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蔡丽新;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政治文明建设[D];苏州大学;2006年

6 周慧文;面向公众的政府网站的评估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邵薪运;善治式政府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崔雪峰;当代中国政府权威论[D];吉林大学;2010年

9 徐强;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宏;转型期基层政府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2 高轩;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政府社会管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林淼锋;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及对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张经远;国家治理变革视阈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孟丽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6 郝海丽;经济体制转型中的社会管理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袁斌;社会管理中的政府能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8 毛曙霞;公众参与社会管理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陶勤;县级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杨怡然;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04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004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6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