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我国的城市居民自治:理论探索与实践考察

发布时间:2017-10-15 01:29

  本文关键词:我国的城市居民自治:理论探索与实践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居民自治 社会自治 基层民主 民主政治


【摘要】:我国的城市居委会发端于建国之初各地群众为维护社会治安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组织。1982年《宪法》和1989年《城市居委会组织法》将城市居委会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伴随着我国居委会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规范的发展过程,我国的城市居民自治也逐渐制度化、规范化。执政党对于基层民主建设的逐渐重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城市居民自治的发展。城市居民自治在性质上属于社会自治的范畴,自治主体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全体居民。城市居民自治与政府治理之间的关系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这意味着城市居民自治得以真正实现的前提是合理划分居民自治与政府干预的界疆。 根据我国《宪法》和《城市居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并借鉴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相关内容,城市居民自治可被界定为:城市居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方式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制度。城市居民自治的内涵既包含四个“民主”和三个“自我”,还意味着政府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社会由国家的全面干预向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相结合的转变;意味着居民通过对社区事务的广泛参与增益中国的民主政治。《城市居委会组织法》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居民自治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划分了行政事务与自治事务的范围。在居民自治体系里,自治的主体是城市居民,“决策组织”是居民会议,“办事组织”是居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由于基层民主本质上与政权归属并不相关,所以基层民主相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而言属于次级民主的层面。即便如此,作为基层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城市居民对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仍然具有战略意义:首先城市居民自治作为社会自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对民主政治的首要功能应是制衡国家权力。其次,城市居民自治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形式。再次,城市居民自治是“最大的民主演习”,城市居民自治组织是“民主训练班”。 当下我国城市居民自治的发展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如政府对居委会干预过多,居委会对基层政府全面依附等,成为城市居民自治进一步推进的羁绊。要突破城市居民自治发展的瓶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举措:理顺政府与居委会的关系,合理划分和分担各自的事务;强化党组织在基层的领导能力和示范作用、教育作用;构建合理的社区资金来源机制和社区财务制度,保证居民自治的经济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居民自治平台,并积极构建多元化的社区自治组织,培育广大居民的自治能力。
【关键词】:城市居民自治 社会自治 基层民主 民主政治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1.8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导论12-17
  • 第一节 选题意义12-13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3-16
  • 第三节 研究方法16-17
  • 第一章 城市居民自治的历史发展17-20
  • 第二章 城市居民自治的理论基础20-33
  • 第一节 城市居民自治的性质20-26
  • 一、城市居民自治的主体20-22
  • 二、城市居民自治的性质是社会自治22-26
  • 第二节 城市居民自治的内涵26-29
  • 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26-27
  • 二、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结合的治理模式27-28
  • 三、居民的广泛参与增益我国的民主政治28-29
  • 第三节 城市居民自治的体现29-33
  • 一、行政事务与自治事务的合理分担29-31
  • 二、居民参与自治事务的多元化平台31-33
  • 第三章 城市居民自治的政治功能33-42
  • 第一节 城市居民自治是基层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33-36
  • 第二节 城市居民自治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战略意义36-42
  • 一、分解和制衡国家权力36-38
  • 二、最广泛的民主实践38-40
  • 三、培育公民民主素质40-42
  • 第四章 城市居民自治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实证的考察与分析42-59
  • 第一节 被调研社区基本情况介绍42-44
  • 第二节 我国城市居民自治呈现的特点44-45
  • 一、居民参与不足44
  • 二、自治程度较弱44-45
  • 第三节 我国城市居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5-50
  • 一、选举环节漏洞较多45-46
  • 二、居民参与热情较低46-47
  • 三、居委会对政府依附过重47-49
  • 四、居民参与机制不畅49-50
  • 第四节 促进我国城市居民自治的建议50-59
  • 一、政府职能、角色、治理模式转变51-52
  • 二、行政事务和自治事务的合理分担52-53
  • 三、理顺党组织与社区的关系53-54
  • 四、完善居委会换届选举制度54-55
  • 五、切实发挥居民会议的职能55-56
  • 六、培育多元的社区自治组织56-57
  • 七、构建合理的社区财务机制57-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5-66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海波;;古希腊民主制度起源和形成的社会史考察[J];北方论丛;2008年03期

2 浦兴祖;以人大民主为重点继续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刘松山;;民主为什么不能只从基层开始[J];法学;2007年03期

4 郭道晖;;以社会权力制衡国家权力[J];法制现代化研究;1999年00期

5 叶长茂;市民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和动力[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6 杜承铭;论结社自由权的宪法权利属性、价值及其限制[J];河北法学;2002年06期

7 胡骏;;古希腊民主城邦制与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的萌芽[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8 刘君德;中国的城市社区自治怎么走?——上海潍坊街道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实践的启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桂勇,崔之余;行政化进程中的城市居委会体制变迁——对上海市的个案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费孝通;中国现代化:对城市社区建设的再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本文编号:1034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034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2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