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日本宪法中“良心自由”的保护范围——以日本最高法院判例为线索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略论日本宪法中“良心自由”的保护范围——以日本最高法院判例为线索的考察
【摘要】:良心自由作为个人内在精神活动自由的重要形式之一,在自由权乃至整个基本权利谱系中都可以说居于中心的位置。《日本国宪法》基于对《明治宪法》的反思和对《波茨坦公告》的接受,对于良心自由予以了专门的保障。但是在良心自由的适用问题上,尤其是在良心自由的具体保护范围问题上,无论是学说还是判例均存在着诸多争议。日本最高法院通过一系列判例,明确区分了良心自由与信教自由,同时不断细化区分良心自由与内心活动的标准。尽管我国的宪法文本中并没有规定良心自由的条文,同时我国也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违宪审查制度。但是我国在实践之中已经产生了围绕着良心自由问题的法律争议,作为"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势必要对部门法所提出的上述问题予以回应,发挥其调和利益冲突、建构社会共识的功能。因而有必要借鉴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借鉴日本最高法院所坚持的教义学立场。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宗教研究中心;
【关键词】: 良心自由 日本宪法 保护范围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研究品牌计划“中国宗教事务法制化战略与管理创新研究:现状调查、目标模式与行动方案”
【分类号】:D931.3;DD911
【正文快照】: 良心自由已经成为世界多国宪法和国际公约所明确保障的基本权利之一,根据孙谦和韩大元主编的《世界各国宪法》所进行的统计,在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之中,有78个国家的宪法之中规定了良心自由[1]。就权利的性质而言,良心自由属于基本权利中的自由权或防御权,其在宪法上的适用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大元;;宪法文本中“人权条款”的规范分析[J];法学家;2004年04期
2 黄忠;;赔礼道歉的法律化:何以可能及如何实践[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国强;;新中国宪法权利理论发展评述——以方法论为视角[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2 李松锋;;“机动车限行令”的合宪性分析[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0期
3 关今华;关山虹;;尊重、保障人权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关今华;关山虹;;人权入宪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韩大元;江登琴;;2004年宪法学学术研究回顾[J];法学家;2005年01期
6 张喟;;论人权与基本权利的关系——以德国法和一般法学理论为背景[J];法学家;2010年06期
7 张薇薇;;“人权条款”:宪法未列举权利的“安身之所”[J];法学评论;2011年01期
8 夏泽祥;;我国宪法人权条款之实施——从美国宪法“保留权利条款”生效方式说起[J];法学;2010年12期
9 楼秋然;;“责任”抑或“债务”?——“赔礼道歉”作为责任一种的再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年12期
10 赵方;;知情权入宪的途径构想[J];法制与社会;200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夏泽祥;美国宪法第九修正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姚岳绒;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秦策;刑事诉讼比例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黄忠;无效法律行为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姜新东;人格权的理念与制度构建[D];山东大学;2012年
6 袁媛淑;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发展探讨[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侵权责任法在医疗纠纷中的运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潘天添;论赔礼道歉的法律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杨毅;互联网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张泽云;民事赔礼道歉责任论[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殷勇;论农民环境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11年
6 李政芳;论健康权的宪法保护[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李涵伟;个人财产权宪法规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8 王路;亚太地区国家人权机构有效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海科;英国平等和人权委员会有效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董斌;南非人权委员会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忠;;认真对待“赔礼道歉”[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2 丁建军;浅谈民事责任中的赔礼道歉[J];法律适用;1997年02期
3 吴汉东;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关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协调发展的哲学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4 何玲龙,,姚德祥;不宜判决“赔礼道歉”[J];法学杂志;1994年01期
5 冀宗儒;;论赔礼道歉作为民事救济的局限性[J];人民司法;2005年09期
6 刘星;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当代西方法理学的本体论变革[J];外国法译评;1995年03期
7 龙卫球;;债的本质研究:以债务人关系为起点[J];中国法学;2005年06期
8 柳经纬;;我国民法典应设立债法总则的几个问题[J];中国法学;2007年04期
9 罗金远;;论道德自律[J];哲学研究;2006年04期
10 周枫;;情感主义及其当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晴;;麻生太郎的嘴[J];环球人物;2006年03期
2 刘杰;;日本宪法上的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J];法学家;2007年03期
3 童之伟,姜光文;日本的违宪审查制及其启示[J];法学评论;2005年04期
4 杨夏鸣;;日本宪法第九条起源及其原因[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深濑忠一;铃木敬夫;白巴根;;日本宪法和平主义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J];太平洋学报;2008年11期
6 李薇;;成功与遗憾——日本战后宪法的制定[J];读书;2009年04期
7 加藤节;陈根发;;日本宪法第九条的和平主义与国家主义——一个政治学的考察[J];太平洋学报;2009年01期
8 加藤节,朴海花;日本宪法的政治思想考察[J];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02期
9 孙艺年;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何以未被追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董文娟;;浅析日本宪法诉讼制度的形成与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8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国经;;为什么要纪念“九一八”[A];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C];2004年
2 李细珠;;清末两次日本宪政考察与预备立宪的师日取向[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3 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4 罗华庆;;清末“预备立宪”模仿日本明治宪政论[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5 王涛;;宪法上隐私权保护之逆行?——日本最高法院住基网判决评析[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姜金良;郑晓剑;;民法视域内的国际迁徙问题[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洪丹;“宪法节”是否必不可少?[N];南方日报;2008年
2 甘正气;日本宪法的隐形修改[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甘正气;日本宪法为何称为和平宪法[N];人民法院报;2005年
4 王颖颖;日本民众的意愿成关键[N];法制日报;2006年
5 于青;日众院通过新反恐法[N];人民日报;2008年
6 本报专稿 虞非凡;日本购百架F—22 亚洲格局复杂化[N];世界报;2007年
7 王晴;安倍晋三:引导日本进入后小泉时代[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8 Setsuko Aoki 本报编译 于景浩;日本为何摈弃“太空非军事化”原则[N];世界报;2008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巫楠 记者 文钊;日本向右[N];经济观察报;2005年
10 本报专稿 李子秋;日本少壮鹰派安倍晋三[N];世界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霍亚苹;战后日本的表达自由保障[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32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132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