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宪法学视野中的清帝《逊位诏书》
本文关键词:政治宪法学视野中的清帝《逊位诏书》
更多相关文章: 《逊位诏书》 立宪共和 中华人民 辛亥革命 政治宪法学
【摘要】:本文选取百年中国历史中一页似乎久被遗忘的篇章——清帝《逊位诏书》,从政治宪法学的视角挖掘其中富有生命的机理。作者认为,在走向共和的古今大变局中,现代中国的立国基础,不单纯是辛亥革命那种激进主义立宪精神,还有另一个体现在清帝《逊位诏书》之中的精神基础。《逊位诏书》虽不是一个形式完备的宪法文本,但它总结和承载了晚清以来若干次或被动或主动的改良立宪运动,有效节制了革命激进主义的潮流,弥合了革命造成的历史裂痕。可以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清帝《逊位诏书》共同构成和发挥了当时民国的宪法精神。本文论述了《逊位诏书》所包含的政治宪法学要义,并揭示其对于当今中国宪制转型的启发性蕴含。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1;D929
【正文快照】: 一导言:《逊位诏书》的宪法意义辛亥革命为构建中华民国——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现代国家、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中华民国并不是辛亥革命只手构建起来的,而是一种源自古今中西交汇的历史合力共同构建起来的。其中,以清帝《逊位诏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王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全喜;;格老秀斯与他的时代:自然法、海洋法权与国际法秩序[J];比较法研究;2008年04期
2 高全喜;;战争、革命与宪法[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喻大华;《清室优待条件》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J];近代史研究;1994年01期
4 常安;;“五族共和”宪政实践新论[J];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5 韩殿栋;刘永文;陈立波;;民国初期传媒关于袁世凯对藏政策的报道[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潘先林;;论“五族共和”思想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国民党与溥仪出宫事件[J];安徽史学;2012年02期
2 方立军;;试论嘉道年间西北边疆史地学者的防务思想[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章征科;晚清中央政治权威丧失的原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黎俊祥;;清末新政启动前慈禧心态的变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施云;;清代疆域[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6 常安;;清末民初宪政世界中的“五族共和”[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刘国石;;清代满族家庭文化教育浅说[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刘国石;关立英;;满族家庭伦理道德教育[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刘小萌;清朝皇帝与保母[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10 王丽恒;沙俄的远东移民政策[J];北方文物;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吾斯曼江·亚库甫;;清代边疆历史学家视野中的清代边疆民族政策——以沙依然米的《伊米德史》为例[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细珠;;论清末“皇族内阁”出台的前因后果——侧重清廷高层政治权力运作的探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万鲁建;近代天津日本侨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曾繁花;晚清女性身体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张荣;清朝乾隆时期哈萨克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何威;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君;“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论战时体制下日本对东北战争资源的掠夺(1941-194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海波;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廖红标;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任绪来;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的黄色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保福;论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D];河南大学;2011年
6 周光涛;日本黑龙会在华活动及影响述略[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饶权;从“革命排满”到“五族共和”[D];南京大学;2011年
8 王超;清代乾嘉时期总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王会杰;日伪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民众生活(1931-1945)[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白莉娜;清初中俄东北边事法律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从汉族国家到五族共和国家的建国模式转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高全喜;;格老秀斯与他的时代:自然法、海洋法权与国际法秩序[J];比较法研究;2008年04期
3 张羽新;蒙藏事务局及其对藏政的管理(上)[J];中国藏学;2003年01期
4 张羽新;蒙藏事务局及其对藏政的管理(下)[J];中国藏学;2003年03期
5 高全喜;;西方“早期现代”的思想史背景及其中国问题[J];读书;2010年04期
6 村田雄二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论[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7 喻大华;《清室优待条件》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J];近代史研究;1994年01期
8 张正明 ,张乃华;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J];民族研究;1981年06期
9 袁伟时,唐昊;人间五月话共和[J];南风窗;2003年10期
10 白拉都格其;辛亥革命与贡桑诺尔布[J];清史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君铭;;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J];领导之友;2011年10期
2 ;辛亥革命百年[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林上元;;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感言[J];黄埔;2011年05期
4 赵泽宽;;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及深远影响[J];军队党的生活;2011年10期
5 罗良英;;忆我的父亲——辛亥革命将领罗子舟[J];前进论坛;2011年11期
6 史艺军;;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评价[J];大连干部学刊;2011年10期
7 田树军;;在“辛亥革命与社会变迁——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连台两地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J];大连干部学刊;2011年10期
8 王珉;;史鉴——纪念辛亥革命百年[J];党史纵横;2011年10期
9 戎章榕;;辛亥革命在福建[J];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17期
10 罗长中;韩邢;何涛;;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不朽功绩 民革省委开展系列活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J];四川统一战线;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筹中;;安徽省发行的辛亥革命钞票[A];钱币文论特辑[C];1988年
2 周维东;;遗忘的“辛亥”与缺失的“现代”——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3 张颖;;虚构性历史叙述的底本边界问题——从以辛亥革命为题材的文本谈起[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4 ;“辛亥革命与货币”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10期)[C];2011年
5 黄定学;;试论辛亥革命货币产生背景发行及历史意义[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10期)[C];2011年
6 王宁;;辛亥革命九江发行的军用货币当十铜元壹佰枚钱票[A];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国钱币》2011年第一期增刊[C];2011年
7 杝耀
本文编号:1193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193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