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宪法”的“社会主义”规范入宪——依宪执政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五四宪法”的“社会主义”规范入宪——依宪执政的探索与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五四宪法” “社会主义”规范 共产党 依宪执政
【摘要】:随着我国"五四宪法"的制定与颁行,"社会主义"规范得以在我国入宪。一方面,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引下,在现实国情与苏联等外部因素影响下,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宪法化的结果,使党的意志、人民意志与国家意志相协调的结果;另一方面,从"五四宪法"中的"社会主义"规范文本及其入宪过程所体现的制宪者欲将其实施、发挥其宪法效力的初衷来看,这更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依宪执政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法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早在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的讨论中,各方就已经对在其中写明“社会主义”的问题产生过争议。比如在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有不少人认为社会主义是全国人民的奋斗方向,“社会主义”的前途一定要写进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中原;;胡乔木参与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J];百年潮;2011年09期
2 吴家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斗旗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a卜ǖ牡鶾J];教学与研究;1954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劲松;;宪法与预算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2 刘家钦;苏联因素对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影响[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3 姚植传;抗日战争对中国政党政治发展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赵向军;;毛泽东国家安全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内在逻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彭冰;;中国50年代的国家与契约[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6 邵维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新中国60年[J];北京党史;2009年05期
7 谢立斌;;自由权的保护义务[J];比较法研究;2011年01期
8 杨世文;反对官僚主义斗争必须贯彻“三个代表”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杜玉珍;;建国后毛泽东的农村发展道路[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韩广富;论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特点[J];长白学刊;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志华;;苏共二十大、斯大林问题与中苏关系——根据俄国最近披露的档案文献[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刘维芳;;毛泽东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贡献[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叶明勇;;对毛泽东肯定1951年山西试办合作社的再认识[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程珂;;再论建国前夕毛泽东对美国的和解努力[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勉励;;毛泽东与新中国对外谈判建交工作的开创[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颖;;毛泽东与建国之初的中英建交谈判[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格;;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孙丹;;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魏继昆;谈家水;;反右派斗争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沈志华;;历史研究与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冷战国际史研究中的案例种种[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秀阁;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5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春阁;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峥;新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演变(1949-2008)[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崔海智;共产党情报局:冷战与苏联对外政策的转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润;毛泽东联美抗苏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龚少情;独一执政党发展的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巧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思想探微[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黄耿阳;统购统销与农村社会重构:1953-1958年[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石明忱;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本质要求与党执政绩效探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檀朝亮;建国初期(1949-1956年)农民国家观念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伟;1950-1978年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历史考察与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雁虹;“和谐世界”理念下的中国睦邻外交[D];东华大学;2010年
8 陈小娇;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弘;“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孟丽媛;新中国初期北京女工研究(1949-1966)[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小虎;;刘少奇与“五四宪法”的起草[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01期
2 戴辉礼;论毛泽东对制定“五四宪法”的主要贡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12期
3 邹奕;;毛泽东对“五四宪法”文本与实施的影响[J];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03期
4 许丽丽;;近年来国内关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研究述评[J];宁夏党校学报;2012年05期
,本文编号:1202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202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