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升学困境与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升学困境与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升学 立法完善
【摘要】:在实施现行异地高考政策的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遭遇到了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带来的一系列升学风险。客观上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困难仅仅依靠流入地政府的单方力量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对此,应当通过全局统一协调的推动策略,在国家与地方、流出地与流入地、非户籍地学生与户籍地学生等多方利益关系主体之间均衡配置权利义务,并以立法形式强制界定下来。立法的核心任务旨在明确三方面内容,即学籍地升学原则、责任承担主体和公平补偿措施。
【作者单位】: 浙江纺织服装学院高教所;
【基金】:宁波市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立项课题“农民工子女公平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G11-XK22)
【分类号】:D921;D922.16
【正文快照】: 如何能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流入地顺利升学,多年来一直倍受各界高度关注。对此,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8月转发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随后各省、市陆续制定了实施方案,初步确立了我国的异地升学制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世强;;流动儿童受义务教育权的实现及司法救济——兼论超法规路径的行政诉讼变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杨成铭;从国际法角度看受教育权的权利性质[J];法学研究;2005年05期
3 韩世强;袁勇;;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的价值及法律性质界定[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1期
4 韩世强;;农民工子女的市民化及法律保障机制构建[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3期
5 韩世强;;农民工子女:类型分化及其社会融入的制度逻辑[J];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昌文;范德安;;底线伦理与权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刘少军;;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实体正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5 侯艳芳;;治理商业贿赂:深度、限度、力度与广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吴宁;;权利的价值追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胡智强;;公司控制权的法律透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莫湘益;论附带民事赔偿范围的扩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李青武,刘锐;法律视角中的公司信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唐世银;;论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黄文艾;;检察机关派员列席审委会制度的反思与建构[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董直庆;王林辉;张屹山;;制度均衡过程和制度效率:基于非对等资源禀赋结构的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朱富强;;协调和监督两类功能的角色变化与法律的未来发展——兼论法律的本质功能及其现实异化[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9 彭涛;;公开还是不公开?——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的理解[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黎秀蓉;;制度是博弈的结果:国家理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尚海涛;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钟琪;危机应对体系评估与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9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郭琳;我国矿区地下水资源的法律保护[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吴玉泾;我国司法引入商业判断规则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克华;并购贷款风险控制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成铭;论促进和保护受教育权的国际标准[J];当代法学;2004年03期
2 韩世强;;流动儿童受义务教育权的实现及司法救济——兼论超法规路径的行政诉讼变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4 杨玲;法国义务教育法律法规概况[J];世界教育信息;2004年Z2期
5 韩世强;陈秀君;;流动儿童:“课桌”外的义务教育补偿及立法展望[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6 韩世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保障及制度完善——以宁波调查为例[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1年08期
7 段成荣,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J];人口研究;2004年01期
8 温辉;义务教育性质刍议[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2期
9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年03期
10 韩世强;袁勇;;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的价值及法律性质界定[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柳砚涛;行政给付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矿平;郑金金;李益明;;举报人权利保护制度的立法完善[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2 董瑞瑞;;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的宪法问题探讨[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7期
3 周珩;;贿选的界定及其立法完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4 叶炎乾;;浅议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2期
5 张汉然;;对迁徙自由的立法思考——以重庆、成都户改为视角[J];知识经济;2011年09期
6 湘君;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人权立法完善[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朱冬玲;;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立法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04期
8 蒋莉;违宪审查制度初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06期
9 丁玉明;;试析人大代表强制措施制度及其立法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05期
10 ;检察资讯[J];中国检察官;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韩萍;青海民族立法完善配套法规122件[N];法制日报;2010年
2 刘武俊;观念创新与立法完善[N];检察日报;2002年
3 姚本发;完善少数民族自治县的立法权[N];人民代表报;2004年
4 本报特派记者李文祺 朱泳武 缪毅容;我的“奶酪”不能乱动[N];解放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修铁;论对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刘家烨;我国人权保障的立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李云霖;论村民选举权及其法律保护[D];湘潭大学;2006年
4 陈锦杰;人大代表身份制度悖论的制度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柏刚;网络立法的宪法思考[D];苏州大学;2010年
6 姜大伟;生育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韦圆圆;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完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刘晓灿;结社自由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叶艇;试论社区自治的立法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赵博;论我国弱势群体平等权的法律保护[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03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20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