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宪政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基本线索
本文关键词:厘清宪政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基本线索
【摘要】:历史上从资本主义宪政一统天下到社会主义宪政出现并与其并存,形成了一条由九个要素或环节组成的清晰的轨迹。应看到社会主义宪政与西方宪政的差别和对立,但不能因此否定它们的历史联系和研究两者间关系的必要性。宪政是社会主义不能不有所继承的遗产。抽象笼统肯定或否定宪政都没有实际意义。而且,抽象笼统地否定宪政给人以当事方轻率割裂、否定自己的理论和历史追求的观感。社会主义宪政是集中反映中国宪法精髓的理念,应予接纳和付诸实行。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之实施,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所掌握和运用的正当公权力,都只能来源于宪法并须受宪法限制,一切公权力都应置于宪法法律的笼子中。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宪法教研室;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宪政是一种实然的政治法律现象,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组成部分。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它是一种政法制度安排,属于社会存在范畴。因此,主张实行或反对实行宪政是一回事,研究不研究宪政是另一回事。同理,不赞成在我国实行宪政是一种政法态度或政法选择,可以理解,但这绝不等于必须反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童之伟;“议行合一”说不宜继续沿用[J];法学研究;2000年06期
2 杨晓青;;宪政与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较研究[J];红旗文稿;2013年10期
3 秋石;;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J];求是;2013年2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N];人民日报;2012年
2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上海市宪法学研究会会长 童之伟;[N];东方早报;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陈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与人文科学的关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邵雍;;马克思、恩格斯与伦敦世界博览会[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4 刘捷;从本体论到实践论——马克思主义论人的方法的根本变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马育良;仁、义与孔孟的经权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金鹏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历史本质[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易兰;荀子的社会理想及其局限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赫牧寰;荒诞作为一种美学范畴的发生[J];北方论丛;2001年04期
9 张成诗;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唯物史观[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10 彭薇;绝对真理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确;;不求远因,不能明近果——中国学科美学发生的考察与反思[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杨泰峰;;影响非洲现代化的因素浅析[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二辑——非洲变革与发展[C];2002年
3 李路曲;;论新加坡国家意识形态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4 刘永启;;论意识的物质性及三层物质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张家唐;;浅析英国的清教思想及反腐倡廉活动[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6 黄剑华;;从汉代画像看两汉时期的鬼神信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元骧;;文学理论能“告别”吗?[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8 陈诚;;文艺学“当代形态”的理论设想与建构[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9 方平;;清末上海公共领域的整合与市民阶级的兴起[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10 刘景泉;;略论民初政治生态与同盟会的改组[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千文;广义制度关联性视角下的转轨路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胡锋;黎元洪与民初政局[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权政;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陆云;论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D];吉林大学;2011年
5 贺庆国;在历史和历史性之间[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孔扬;《资本论》研究方法的世界观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会贵;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陈华;互联网社会动员的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杨春权;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杨坤洋;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胜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比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永启;中西医融合过程中中医学的合理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满海宁;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贡献[D];山东大学;2010年
6 费中方;园林植物色彩构成及配置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廖活年;试论宪法语境下的联合司法解释[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田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立法的变迁[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任霞;《楚辞》巫俗与祭祀文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付合梅;最后的周扬 人性的高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童之伟;国家权力分解定律作用形式之宪法学透视[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2 吴家麟;;“议行”不宜“合一”[J];中国法学;199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应奎;公开竞争是防范吏制腐败的根本之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年03期
2 周桂林;关于腐败的思索[J];当代建设;2001年05期
3 秦馨;合理配置权力 遏制腐败行为[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4 肖巧婵;试论我国公共机构的权力配置[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吴建华,罗卜;公共权力的异化和制约[J];哲学研究;2003年09期
6 郭华;完善公共权力的科学配置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7 李谕宝;论权利与权力[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周春明;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与监督[J];前线;2003年02期
9 张岩磊;;官员权力的社会目标——关于不断推进官员权力良性运作的社会学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10 卫建友;制约权力的滥用是反腐败斗争的根本举措[J];理论探索;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梅;;关于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的思考[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2 姚申建;黄华;;论公共权力的异化与补救[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耿祥建;;谈如何遏制公共权力的滥用[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西忠;;行政权力重构背景下的强镇扩权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胡东;;公权力运行宽容与公民理性政治参与的实现[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王丹妮;;加强权力横向制衡 深化反腐机制建设——浅谈决策、监督、执行三分离模式的建立与实践[A];让阳光照耀建筑市场——贯彻《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金润杯”征文大赛优秀论文集[C];2012年
7 曹延汹;任凯丽;;权力对权利的异化与回归[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3年
8 肖光辉;;古罗马公权力的构成与近现代西方政权结构的基本模式——关于政体与权力分立学说的理论与实践[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公法与私法的互动[C];2011年
9 方晓波;;谈在科学授权中增强执政能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白让让;;行政权力、纵向约束与规制困境[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伟;以制度制约权力[N];中国改革报;2004年
2 何鹏举邋龚喜球;把握权力公共品供给的规律[N];湖南日报;2007年
3 宣华华;权力何堪“人之常情”的腐蚀?[N];宁波日报;2007年
4 刘杰;理性认识公共权力的合理边界[N];文汇报;2007年
5 谢鹏程;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基本条件[N];学习时报;2007年
6 轩杰;要重视对权力的制约[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3年
7 山西省中小企业局纪委书记 张会荣;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思考[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8 王懂棋;用民主制约权力[N];学习时报;2011年
9 本报评论员;强镇扩权中让权力不“出格”[N];嘉兴日报;2011年
10 新华社记者 记者 郭奔胜 李亚彪 执笔 参与记者 谢云挺 朱峰 侯大伟 李劲峰;让权力在聚光灯下运行[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邓博;当代中国县级政府权力配置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肖静;基于组织效率的大学权力结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汤萱;基于治理视角的中国公立高校权力整合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习加;公权力配置资源与预防腐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雪华;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一种公共权力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7 刘志欣;中央与地方行政权力配置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范广垠;政府主体的行为互动逻辑[D];苏州大学;2010年
9 宣兴章;世界市场与国内冲突治理[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任广浩;当代中国国家权力纵向配置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谢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大学权力结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蒋龙;当前我国“权力三分”的探索和构想[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田海荣;对规范我国行政权力的理性思考[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4 潘丽娜;“强镇扩权”背景下中心镇规范权力运行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马玉欢;论“权力资本”[D];新疆大学;2011年
6 陈兴玛;权力的集中与制约[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黄春平;大学中的权力:来源、类型与结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胡峰;镇级政府权力规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克鹏;县委权力公开探索中权力监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10 蔡玉玲;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20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220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