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964年民权法》与女性平等就业权
本文关键词:美国《1964年民权法》与女性平等就业权
更多相关文章: 就业权 性别歧视 平等保护 《年民权法》 美国
【摘要】:美国历史上就业性别歧视非常严重,联邦最高法院在几个重要的宪法判例中明确否定女性享有和男性平等的就业权。美国《1964年民权法》的通过真正开启了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的大门。"性别"以一种极为奇特的方式被写进旨在解决种族歧视问题的民权法案中,从而与种族、肤色、宗教和来源国一起成为被禁止的歧视理由。虽然"性别"被写进《1964年民权法》并没有真正反映当时美国社会对女性地位和社会角色的主流观念,但该法第七章一经实施还是对女性就业权的平等实现产生了非同寻常的作用。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基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女性就业权的平等保护”(项目号10YJA820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71.2;DD911
【正文快照】: 据报道,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11月,美国女性雇员占全美所有雇员的49.1%。而在本次的经济衰退中,美国女性职工人数或首次超过男性。〔1〕这在半个世纪以前的美国是不可想象的。在美国历史上,就业领域歧视女性的现象极为严重,绝不亚于种族歧视。发生如此大的变化,除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世峰;;论宪法比较解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胡敏洁;;一种双重面向的权利——论福利权的法律性质[J];河北法学;2007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铁雄;美国财产法理念的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杨积讯;穿越历史[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肖明;当代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D];复旦大学;2006年
4 蔡东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联邦最高法院(1933-1939)[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黄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黄先雄;司法谦抑论[D];湘潭大学;2007年
7 唐晓东;投资视角下城市公用企业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陈友清;1997-2007:一国两制法治实践的法理学观察[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杰;依法的审判吗?[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徐毅;中国慈善事业的行政干预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唐煜晖;自由的个人与积极的政府[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龚鹏;论平等的言论自由[D];湘潭大学;2007年
5 赫英俭;在监服刑人员的宪法基本权利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东平;;美国性骚扰概念界定的深层分析[J];法学论坛;2011年04期
2 丁义;;论《印第安法案》与加拿大原住民妇女传统权利的丧失[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3 罗清;;美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的三波浪潮及其可能走向[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徐寒;;澳大利亚反对就业歧视法律与实践[J];中国劳动;2011年08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业宏;黄媛媛;;论外贸法对劳工就业权的保护——以美国外贸法为鉴[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蔡双喜;立法不应“遗忘”间接性别歧视[N];中国妇女报;2006年
2 刘效仁;应从法律源头消除退休性别歧视[N];人民代表报;2005年
3 任秋凌;这也是性别歧视[N];中国妇女报;2003年
4 吴杭民;在美国,,性别歧视得赔3300万[N];就业时报;2008年
5 樊卿;“小个子”的就业权谁来保障[N];中国妇女报;2004年
6 钢珠;6名高薪女性,为何状告东家[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王宏维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导;性骚扰是一种性别歧视[N];南方日报;2005年
8 徐驰;摆平性别歧视案:摩根斯坦利花掉5400万美元[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本报驻美国记者 马小宁;沃尔玛性别歧视案闹上美最高法院[N];人民日报;2011年
10 杨晴川;160万女员工起诉沃尔玛搞性别歧视[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安平;性别平等的法律建构[D];苏州大学;2004年
2 田雨;女权主义的划界、反思与超越[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仲光锐;变性人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周严;论南非反就业歧视法[D];湘潭大学;2008年
3 孙妍;女权主义法学评述[D];吉林大学;2006年
4 陈婷;女性权利及其法律创制的一般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段雪梅;女权主义法学及其评析[D];山东大学;2006年
6 高翔;乙肝病毒携带者健康歧视的法律规制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7 刘愈菀;从权利平等到性别关怀[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张平;法国劳动法中的解雇权[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20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220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