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依宪治国及宪法文化与信仰

发布时间:2017-11-26 04:19

  本文关键词:依宪治国及宪法文化与信仰


  更多相关文章: 宪法解释 依宪治国 美国最高法院 卡利亚 美国银行 美国宪法 美国宪政 宪法学 现行宪法 宪政建设


【摘要】:正美国最高法院的斯卡利亚大法官曾在判词内写道:"我们永远不应忘记,我们正在解释的乃是一部美国宪法"。〔1〕斯卡利亚此处的修辞源自约翰·马歇尔大法官的手笔,在1819年的美国银行案中,马歇尔告诉他的法官同事们:"我们永远不应忘记,我们正在解释的乃是一部宪法",言下之意: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法,因此解释宪法应不同于普通法律的解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高等研究院;
【分类号】:D911
【正文快照】: 美国最高法院的斯卡利亚大法官曾在判词内写道:“我们永远不应忘记,我们正在解释 的乃是一部美国宪法”。〔1〕斯卡利亚此处的修辞源自约翰·马歇尔大法官的手笔,在1819年的美国银行案中,马歇尔告诉他的法官同事们:“我们永远不应忘记,我们正在解释的乃是一部宪法”,言下之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象;送法下乡与教鱼游泳[J];读书;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常丰;由法律解释理论考察我国的法律解释体制[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2 曹建;;电影样本中的法治意识形态[J];当代电影;2011年02期

3 王洪丽,桂梁;民间法:一种法的社会学视角[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林长东;;中国乡村法治秩序构建的路径思考——以甘肃岷县唐家川村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3年15期

5 张明新;;对当代中国普法活动的认识与评价[J];江海学刊;2010年04期

6 何雪莲;;规范与道德的联盟:道德教育的返魅之旅[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07期

7 丁西泠;;权利话语背后的较量——透视“第三者”遗赠继承纠纷案之民法原则适用[J];学理论;2009年06期

8 刘学坤;;村落中的法律动员:农村普法的现代性语境和困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9 姜雪莲;;信托关系的认定——以司法实践为视角[J];金融法苑;2014年01期

10 王勇;中国西部法律文化变革的现代性取向及其代价[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段艺平;股东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4年

2 王伟;我国宪法司法解释的合宪性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宇;论宪法解释的主体[D];延边大学;2007年

4 方芸;拟制信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范景萍;认真对待习惯法[D];四川大学;2007年

6 孙晗;重婚罪之事实婚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张华;信义关系的性质与效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孙倩;论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念推广[D];山东大学;2009年

9 朱智毅;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传播与“法治”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坤,上官丕亮;宪法法部门初探[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2 王学栋;论我国宪法的司法适用性[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姜峰;论我国宪法中人权条款的直接效力[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秦前红;论宪法变迁[J];中国法学;2001年02期

5 杜承铭;论宪法的弹性机制[J];河北法学;2001年03期

6 任兆银;我国经济转型中的宪法变革轨迹及其启示[J];学术探索;2001年06期

7 李琦;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之性质:宪法的特别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周伟;宪法解释案例实证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02年02期

9 周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解释案例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单忠献;论我国宪法解释体制[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国发;;修宪与宪法的稳定性和时代性[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2 雷益丹;;《建立欧洲宪法条约》:迈向欧盟的宪政和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王振民;;宪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4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5 李妍;;贵州省法学会宪法法理学年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文祥;;分权原则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变迁[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7 王士如;;从宪法到宪政的思考——立宪主义思想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8 张文显;刘红臻;;人权的宪法载列与保障:理由、进展与努力的方向[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剑;;宪政法治,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许艳娜;;从立法层面保障我国宪法的实施[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景宇;宪法的稳定和与时俱进[N];人民日报;2003年

2 武汉大学法学院 潘弘祥;完善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四点建议[N];检察日报;2007年

3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周叶中;关于我党运用宪法思维执政的思考[N];北京日报;2008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刘仁文;也谈宪法之道[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 徐贲;解释宪法是法官的事,也是民众的事[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6 丁剑(法学博士);慎言修宪[N];南方周末;2003年

7 蔡定剑;宪法就是拿来用的[N];南方周末;2008年

8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胡锦光;宪法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N];人民法院报;2012年

9 王石川;“向宪法宣誓”获赞最多的民意脉动[N];工人日报;2014年

10 王石川;“宪法宣誓制度”获赞最多的民意脉动[N];济南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嵩;美国宪法解释的原意主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诚;论宪法的纲领性条款[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广登;宪法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谭钟毓;中日韩宪法移植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5 宋海春;国共两党的宪法思想与中国宪政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蕾;诠释学视域下的宪法平等规范[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李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部宪法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崔雪丽;美国宪法解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思留;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宪法表达[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婧博;宪法责任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赵坤;论英国宪法惯例的法治功能[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春鹏;论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意主义[D];山东大学;2008年

4 王超群;试论宪法思维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修铁;论对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于广丹;美国宪法解释的创造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田川;我国宪法解释制度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黄钰晶;从宪法变迁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和变化[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亮明;劳动权的宪法解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阳红伟;中国宪法惯例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28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228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