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技术的缺陷与修补
本文关键词:论《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技术的缺陷与修补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区域自治法》 立法技术 法功能表达 法结构 法语言
【摘要】:《民族区域自治法》存在的立法技术缺陷主要表现在法功能表达、法结构和法语言三个方面。其中,法功能表达技术缺陷表现为有关自治权的条款表述附加了很多制约条件等。法结构方面的缺陷表现为各章内容在体例安排和逻辑关系方面存在各种问题。有些条款表述语言繁琐以及程度性和模糊性语词频繁使用等则是该部法律在法语言方面的缺陷。造成这些立法技术缺陷的原因有很多,可从法律自身的属性、立法的时代背景、传统思维与制度选择模式以及立法的专业化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此,应分别从技术、制度和理论三个层面系统地加以解决。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基金】: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编号:2013-GM-08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1.8
【正文快照】: 一部法律的质量如何以及实施效果怎样,首先取决于其立法技术水平的高低。然而,“立法技术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中历史地形成的。立法的科学化程度同立法所处的时空条件不可分,同样地,立法技术的科学水平和合理化程度,也是同一定的历史条件大致相吻合的。”[1]《民族区域自治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寿文;董迎轩;;“程度性动词”的使用与“民族区域自治权”的保障——对民族区域自治若干法律性文件文本的比较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1期
2 田钒平;王允武;;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及其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与相关法律的关联分析为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3 刘永红;;我国当前立法语言失范原因剖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8期
4 张永超;;三种法律起草模式探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芳;;经济法促进我国经济转型中的措施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年05期
2 黄震云;张燕;;立法语言的失范与修辞(上)[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3 张玉洁;;立法语言失范现象及修辞选择——解构《宪法》中的“母亲”[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靳英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地方立法特色及实现路径——以河南省为例[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10期
5 余欢;郝峧;;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的立法维度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10期
6 莫敏;;法律语言实现法律确定性之途径探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蒙启红;石晶玉;;黑龙江省地方立法语言失范现象评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王允武;王杰;;2012年中国民族法学研究述评[J];民族学刊;2013年04期
9 吴亮;杨海平;;近十年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综述[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10 沙季超;;我国司法解释立法化现象分析及其优化路径[J];理论观察;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元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田钒平;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宪政保障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
3 陈伟;基于语料库的汉英法律施为动词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董玉明;中国产业法的经济学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田佳;当代中国教育法律法规的伦理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店标;立法辩论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7 张田田;律典“八字例”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大生;中国当前立法语言失范化之评析[J];法学;2001年01期
2 刘永红;《道路交通安全法》语言表述问题评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张建军;;立法语言的明确性[J];人大研究;2010年06期
4 杨福忠;;从南非格鲁特姆案看积极权利对立法者的义务[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5 王焱林;新《刑法》瑕疵探微[J];现代法学;1998年03期
6 周伟;民族区域自治法解释案例实证问题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7期
7 田钒平;;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权限的法律实证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01期
8 周晓林;行政法律语病例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03期
9 潘弘祥;;自治立法的宪政困境及路径选择[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田钒平;王允武;;从权力虚化、利益失衡到权益均衡的路径选择——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开发权益分配机制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秋菊;立法技术探讨[J];时代法学;2004年04期
2 陆海燕;;立法技术制度化浅论[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3 申华;立法技术研究的新台阶──《立法技术学》一书评析[J];政治与法律;1995年05期
4 顾炜;浅议立法技术[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孔祥俊;证券法立法技术对修改工商法律的几点启示[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年03期
6 孙莉萍;;中美立法技术比较国际研讨会在沪举行[J];检察风云;2006年09期
7 刘佳;杨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立法技术的若干探讨——以第一次征求意见稿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周新铭;试论我国的立法技术[J];青海社会科学;1984年04期
9 陈大文;曹叠云;;法:立法技术操作层面——新的归纳与立法例若干分析[J];法学研究;1993年06期
10 李文政;关于完善立法技术问题的探讨[J];菏泽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项冶平;;立法技术要论[A];1997年政府法制研究报告[C];1997年
2 常晓栋;;物权法立法技术探微[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项冶萍;费文婷;罗长青;;政府规章立法技术规范研究[A];2006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通讯员 袁玲;青海出台立法技术规范[N];人民代表报;2006年
2 吴超;完善立法技术 提高立法质量[N];杭州日报;2013年
3 黄燕 许静;老年人精神赡养的司法保护[N];江苏法制报;2011年
4 陈立忠 杨青 冯光;吉林出台立法技术规范[N];人民代表报;2006年
5 刘太刚;法条标题———值得借鉴的立法技术[N];法制日报;2004年
6 本报通讯员 柴清玉;立法:重点规范政府行为[N];人民代表报;2006年
7 记者 晓勇 实习生 汪国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举办法制讲座[N];西藏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春芳;法之适用范围的立法技术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崇斯源;政策进入法律的技术分析[D];苏州大学;2014年
3 郑全庆;我国立法中的但书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李峰;法律的不确定性与立法技术的完善[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03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303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