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宪法学视野中的“八二宪法”
本文关键词:政治宪法学视野中的“八二宪法” 出处:《清华法学》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政治宪法学 “八二宪法” 改革宪法 去革命化 生命—结构主义
【摘要】:"八二宪法"的修宪前提在于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与对继续革命论的拒斥。"八二宪法"是改革转型期的政治宪法,而不是常态政治下的法律性宪法,其生成与演进需要政治维度的认知与建构,单纯的司法机制无法奏效。"八二宪法"存在着复调性,是革命与去革命的综合,是在革命造成的政治体制内发生的去革命的宪制安排。"八二宪法"具有独特的代表制三元性,即由党、人大、政协构成的复合代表制,而在时间上表现为一种"生命一结构"主义的演进逻辑。政治宪法学对"八二宪法"的理论审视是主流宪法学之外不可或缺的一种分析视角。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今年是“八二宪法”颁布三十周年,,各种会议和论述层出不穷,学界在一再的规范性期待之下也出现了某些反思的倾向,对“八二宪法”的整体解释与结构性梳理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在主流的规范宪法学和宪法解释学之外,笔者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提炼并运用一种具有“生命一结构”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全喜;;宪法与革命及中国宪制问题[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2 童之伟;宪法实施灵活性的底线——再与郝铁川先生商榷[J];法学;1997年05期
3 韩大元;社会变革与宪法的社会适应性——评郝、童两先生关于“良性违宪”的争论[J];法学;1997年05期
4 郝铁川;论良性违宪[J];法学研究;1996年04期
5 童之伟;“良性违宪”不宜肯定——对郝铁川同志有关主张的不同看法[J];法学研究;1996年06期
6 郝铁川;社会变革与成文法的局限性——再谈良性违宪兼答童之伟同志 郝铁川[J];法学研究;1996年06期
7 高全喜;;政治宪法学的兴起与嬗变[J];交大法学;2012年01期
8 景跃进;;代表理论与中国政治——一个比较视野下的考察[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9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10 高全喜;;革命、改革与宪制:“八二宪法”及其演进逻辑 一种政治宪法学的解读[J];中外法学;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宗璋;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2 田飞龙;;中国法治的现象解释与理性展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屠振宇;;隐私权概念何以必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於恒强;刘艳芳;;我国现代人民调解制度的建构基础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潘樾;;推进宪法司法化进程条件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高全喜;;宪法与革命及中国宪制问题[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8 刘练军;;基本法的功能性与开放性及其启示——《联邦德国宪法纲要》读后[J];北方法学;2010年02期
9 翟国强;;新中国宪法权利理论发展评述——以方法论为视角[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10 李勇;;公民宪法义务与相关概念的关系[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朱孔武;;民营经济发展与宪法改革模式的选择[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张睿丽;;议会政治:宪政民主的运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4 刘婧娟;;中国宪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刘书燃;;中国行政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7 陈云生;;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宪法学[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8 赵丹;;浅析1954《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兼论对现行组织法的修改[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9 范珍;;公民私有财产权保障的宪法审视[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10 邓联繁;;论宪法规定公民权利宜用禁止性规则[A];2006年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马建平;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陆云;论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怀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闫何清;财产、制度与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龚文婧;英美地方自治制度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拉萨;网络空间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平衡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文杰;行政许可设定的正当性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孙煜华;绩效预算改革与人大预算监督机制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宝东;试论我国宪政文化建设的途径[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李灿辉;论我国预算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志军;论海外华侨权益的法律保护[D];湘潭大学;2010年
7 郗华莉;论和谐宪政[D];西北大学;2010年
8 洪亚军;论宪法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尹永杰;论隐私权的宪法保障[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阮松涛;论宪法土地权利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人博;被创造的公共仪式——对七五宪法的阅读与解释[J];比较法研究;2005年03期
2 强世功;;“不成文宪法”:英国宪法学传统的启示[J];读书;2009年11期
3 高全喜;;西方“早期现代”的思想史背景及其中国问题[J];读书;2010年04期
4 马岭;当代大学生宪政观念管窥——一次关于“良性违宪”问题的讨论[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童之伟;宪法实施灵活性的底线——再与郝铁川先生商榷[J];法学;1997年05期
6 韩大元;社会变革与宪法的社会适应性——评郝、童两先生关于“良性违宪”的争论[J];法学;1997年05期
7 刘大生;;党主立宪:是什么,不是什么[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田飞龙;;对中国宪法根本原则与“党主立宪”的初步阅读和比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张千帆;宪法不应该规定什么[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高全喜;;战争、革命与宪法[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萧瀚;让法理念融入民情——写在“八二宪法”颁布20周年宪法[J];南风窗;2002年24期
2 陈s
本文编号:1327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327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