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表达自由的规制——以国家与社会治理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论网络表达自由的规制——以国家与社会治理为视角 出处:《法学论坛》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表达自由成为互联网背景下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为此,需要一个融合理念、工具、要素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以指导、服务我们的实践。网络表达自由规制的核心问题是网络表达自由与国家利益、社会秩序和私人权益之间的界限。从"线下"到"线上"的变化,导致表达自由在主体、行为、效果和归责上的新特征,因此,网络表达规制的价值定位是自由与创新,而且要把网络表达自由的规制与国家、社会治理的结构联系起来,其本质是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以及宪制的应变。这是一个综合治理结构,包括法律、代码、市场、社会规范诸因素,以及物理层、代码层、应用层和内容层的综合规制体系。
【作者单位】: 河西学院政法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宪法权利推理的衡量模式研究》(11BFX083)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衡量方法研究》(12YS0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1;D922.16
【正文快照】: 我们已经处于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给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当前,国家提出“互联网+”这一概念当不止于经济领域,政治、法律等国家和社会治理也无不与“互联网”密切关联。这种“触网”的趋势对国家和社会治理有着更加直接和明显的意义。纵观网络表达自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凌;;网站治理:制度与模式[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2 胡凌;;商业网络推手现象的法律规制[J];法商研究;2011年05期
3 欧爱民;;言论类型及其法律保护——以美国法为视角[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陈纯柱;王露;;我国网络立法的发展、特点与政策建议[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李丽;;网络谣言问题的诠释学结构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6 徐继强;;宪法权利规范的结构及其推理方式[J];法学研究;2010年04期
7 赵军锋;金太军;;论公共危机中谣言的生存逻辑——一个关于谣言的分析框架[J];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8 郭春镇;;公共人物理论视角下网络谣言的规制[J];法学研究;2014年04期
9 若英;;什么是网络主权?[J];红旗文稿;2014年13期
10 薛亚君;;数字时代个人信息的被遗忘权[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理;;在控制与自由之间达致创新——读莱斯格教授的《思想的未来——网络社会中公共资源的命运》[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刘波;李映秋;;当代青年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方式流变与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梁刚;在游戏中改变世界——论网络文化是一种青年文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殷琦;;数字时代的社会分裂风险与报纸功能重塑[J];编辑之友;2011年11期
5 许哲;;网络暴力的心理学考察——浅析网络暴力主观入罪的可行性[J];才智;2010年14期
6 赵淼;;网络恶搞文化浅析[J];才智;2011年19期
7 刘明;;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生态环境建设[J];长白学刊;2010年01期
8 阙天舒;;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勃兴与党群治理的构建[J];长白学刊;2012年02期
9 许小美;;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于春江;;论新自由主义与我国青年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孙健;;乡村传播中的群体极化及其转向[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齐卫平;陈朋;;网络公共论坛:虚拟空间中的协商民主实践[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3 何珊君;;关于社会管理格局和机制的创新[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殷琦;;数字时代的社会分裂风险与报纸功能重塑[A];新闻教学与学术研究[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2 薛会娟;交互记忆系统、学习与创造力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1年
3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恩韶;网络舆论危机下的当代中国政府形象塑造[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华;互联网社会动员的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虞昕;论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场域的主要特征[D];上海大学;2011年
7 范剑文;虚拟社区社会分层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8 王韧;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龚艳;仇恨言论的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威;网络群体极化事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冷天虹;网络事件形成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张洁瑶;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嬗变及理性审视[D];东华大学;2010年
4 张娟;网络时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涛;个人寂寞时使用SNS类型网站寻求慰藉之动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芦丽琴;媒体舆论与司法进程互动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7 阮晨欢;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公民意识的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8 白利勇;网络“恶搞”的刑法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夏滨;体坛网网络体育视频现状和问题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刘杰;网络问政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恒山;;英国网络管制的内容及其手段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胡腾;刘超;;《电子签名法》相关问题解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S1期
3 徐继强;;加拿大最高法院之“奥克斯标准”:基本权利的限制与反限制[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王春英;;浅谈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J];大众科技;2007年03期
5 周汉华;苏苗罕;;我国信息化法律法规建设六十年[J];电子政务;2009年10期
6 李剑;;双边市场下的反垄断法相关市场界定——“百度案”中的法与经济学[J];法商研究;2010年05期
7 陈柏峰;;传媒监督权行使如何法治——从“宜黄事件”切入[J];法学家;2012年01期
8 高富平,俞迪飞;电子记录等同于纸面证据的解决方案——兼论《电子签名法》的局限性[J];法学;2004年11期
9 王迁;;《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避风港”规则的效力[J];法学;2010年06期
10 沈逸;;应对“明日帝国”的挑战: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信息与国家——从“谷歌退出中国”事件说起[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乔新生;[N];法制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银娜;解析网络推手现象——从网络造星谈起[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隋平;浅议私权神圣对意愿表达自由的重要意义[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任进;中国完善和发展表达自由的保障机制[J];国际新闻界;2005年04期
3 姬朝远;;民意与表达自由之辨[J];理论学刊;2007年04期
4 杨久华;;试论我国网络表达自由发展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J];兰州学刊;2008年05期
5 徐荣;;论表达自由的内涵及其价值[J];九江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杨久华;;论表达自由与政治转型的基本逻辑关系[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杨久华;;试论表达自由与政治转型的基本逻辑关系[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8 杜庆亚;;论表达自由的限制及其标准[J];法制与社会;2009年36期
9 陈兴华;;论大学生网络表达自由及限制[J];学理论;2010年12期
10 张岩;;网络表达自由及其价值[J];法制与社会;2010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关世杰;;数字化时代的表达自由和民主——试论完善“表达自由”国际法的必要性(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2 乔木;;表达自由:从各国的实践到普世政治文化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3 张军;;两种表达自由及其法律保障——《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之解读与启示[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林海;;校园里的表达自由——评Tinker v.Des Moines School District案[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5 于婷婷;;网络时代背景下表达自由的理性思考——以中国近年来网络事件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崔刚;;虚拟社会中表达自由的规制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泰峰;公民表达自由的理论及实现方式[N];法制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王尧;“占中”已不是行使正常的表达自由[N];人民日报;2014年
3 刘卉;微博表达自由的界限有其特殊性[N];检察日报;2013年
4 武汉大学博士生院 汤海清;网络时代公民行使表达自由权利的界限[N];黑龙江日报;2008年
5 邹涯竹;传媒的网络化与表达自由[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博士研究生 谢远扬;对网站拒绝删帖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萧瀚;表达权是基本人权[N];南方周末;2007年
8 人民法院报社社长 倪寿明;表达自由与公平审判之间[N];人民法院报;2013年
9 李承志;舆论“宽法”不等于媒体可以“宽言”[N];中华新闻报;2007年
10 钟斯羽;“删帖不合法”是对法律的误读[N];检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惟勤;论网络表达自由[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李兆丰;英美传统下的表达自由发展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崔明伍;欧洲人权法院表达自由判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海新;公民表达权及其保障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李盛之;美国大众传播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匡敦校;大众传播侵害人格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龙;论我国网络表达自由的法律规制[D];湖南大学;2009年
2 熊琰;网络表达自由的保障和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陆艳超;公民表达自由权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4 王晓瑞;网络表达自由及其限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5 王晨;论网络表达自由的保障与限制[D];郑州大学;2010年
6 李岩;网络表达自由的保障与限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7 崔百清;论网络表达自由[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赵成峰;论表达自由[D];外交学院;2005年
9 韩舒;网络传播中的表达自由[D];广西大学;2006年
10 徐云龙;论表达自由的实现[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27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327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