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试论陈独秀早期宪政思想

发布时间:2018-02-03 02:27

  本文关键词: 陈独秀 宪政 人权 惟民主义 出处:《兰州学刊》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陈独秀早期宪政思想是在他发起的新文化运动过程中最终形成的。"人权"和"科学"两面大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也构成了陈独秀早期宪政思想的主线;"主权在民"的"惟民主义"是陈独秀早期宪政思想的核心;为人民谋幸福之宪政国家是陈独秀早期宪政思想追求的目标。
[Abstract]:Chen Duxiu's early constitutional thought was finally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his new cultural movement. The two banners of "human rights" and "science" opened the prologue of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It also formed the main line of Chen Duxiu's early constitutional thought. The principle of "sovereignty in the people" is the core of Chen Duxiu's early constitutional thought. The goal of Chen Duxiu's early constitutional thought was to seek happiness for the people.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09BDJ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4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10490693)
【分类号】:D909.2;D921
【正文快照】: 陈独秀早期宪政思想,是指陈独秀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宪政思想。陈独秀早期宪政思想是在他发起的新文化运动过程中,在吸收欧美宪政文化基础上最终形成的。陈独秀发起启蒙运动的宗旨是希望通过思想革命唤醒大众的国民意识以使得民国切实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宪政之路。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尤小立;;误读革命,抑或创造革命?——《惨世界》内外的思想与政治[J];书屋;2011年03期

2 尤小立;陈独秀“国家偶像破坏论”新释[J];学术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福胜;法治人性基础的三个视域[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2 方潇;;跪还是不跪:人权的一个身体姿态史考察——以中国法律史为主要视野[J];比较法研究;2010年04期

3 周丹;;康有为革命观念的再解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付强;;国家与社群的误读——论刘禾教授《个人主义话语》一文的问题[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王敏,杨芳;政治中的人性[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6 李宝明;;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道德乌托邦略论[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02期

7 郭若平;;辩护与重建:台湾学界“五四”评论与研究之路[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03期

8 王文江;;民族主义的选择和淡化——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政治方向[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12期

9 宋婕;;传统与现代:“革命”概念之考究及其界说[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钟国安;;民主与民本:政治思想的两条不同进路[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蔡志栋;;“恢廓民权”的尝试——试论章太炎对直接民主的探索[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杨;法治的哲学之维—正当性观念的转变[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杨小辉;从士绅到知识分子[D];上海大学;2007年

5 潘祥辉;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允春喜;黄宗羲民本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万光军;孟子仁义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彭发胜;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D];北京大学;2008年

9 杨琳;回归历史的本真[D];兰州大学;2008年

10 余凯;台湾威权体制下的知识分子[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宝明;韩国民主转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孙毅;谭嗣同报刊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敬敬;黄群宪政实践研究[D];温州大学;2010年

4 刘润涛;直扑黑暗的精魂[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元刚;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林捷;论五四小说中的时间与空间[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解正勋;五四运动:浪漫主义的中国之旅[D];安徽大学;2007年

8 李武装;感性生存方式及其价值逻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贵勇;多数人统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剑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社会基础与制度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灏;重访五四——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J];开放时代;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卓恩;;国权、人权、阶级权视野下的“女权”——陈独秀女性观演变的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张修成;从以法美为师到走俄国之路——建党前陈独秀关于中国革命前途问题主张的演变[J];党史纵横;1996年07期

3 林轩;五四前后陈独秀民主思想演变的历史考察[J];江南论坛;1999年06期

4 杨乐平;陈独秀前期民主思想浅议[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5 郭绪印;陈独秀“改造国民性”的主张是正确的[J];探索与争鸣;1997年12期

6 徐光寿,,陆涛;陈独秀与梁启超文化思想的异同[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7 吴正俊 ,包仕国;法兰西文明与陈独秀早期民主思想[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8 周建超;论“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改造国民性思想[J];江海学刊;2004年06期

9 徐锦贤;中西现代化启动时期人权思想启蒙之比较[J];江海学刊;2000年06期

10 文君;陈独秀国民性批判及改造思想探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金果;;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对陈独秀的态度[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2 叶栋;易难;;瞿秋白、陈独秀与中国先进文化[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寿春;;加强综合分析是深化瞿秋白研究的重要途径——兼及瞿秋白与陈独秀的关系[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4 张寿春;;加强综合分析是深化瞿秋白研究的重要途径——兼及瞿秋白与陈独秀的关系[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5 李绪堂;;浅评陈独秀的民主思想[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6 徐国利;;陈独秀的民众思想初探[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任建树;;孙中山与陈独秀[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8 朱洪;;大革命后期,瞿秋白与陈独秀矛盾的形成与激化[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9 朱效梅;;严复与陈独秀道德观比较[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宝明;;新文化元典与“内圣外王”的演绎[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侯且岸;自主之权与民治主义[N];学习时报;2004年

2 沈从世;胡适四次营救陈独秀[N];协商新报;2006年

3 朱 洪;毛泽东为何在七大肯定陈独秀[N];北京日报;2005年

4 ;中美第十三次人权对话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2年

5 ;《世界人权宣言》能构成人权的国际标准吗[N];人民日报;2005年

6 ;为什么说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争取人权的伟大斗争[N];人民日报;2005年

7 陈铁健;陈独秀之民主观[N];学习时报;2004年

8 彭宏 通讯员 魏庆;“美式人权”让世人难以信服[N];科技日报;2004年

9 郭杰忠;人权入宪:宪法保障人权的新时代[N];江西日报;2004年

10 高云君;以人为本的制度保障[N];四川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合俊;作为人权的性权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肖贵清;陈独秀政治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于忠春;人权视角下的环境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邓智慧;人身保护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吴宁;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理[D];吉林大学;2005年

8 李伯超;宪政危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周毅;论劳动权及其法制保障[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薛长礼;劳动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志强;五四至晚年陈独秀民主观转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史文涛;中美人权观分歧探析[D];山西大学;2003年

3 李克胜;试析人权视野中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周翠娇;陈独秀早期民族主义思想研究(1917年以前)[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叶林;关于弱势群体和改善我国民工人权若干问题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6 陈明明;人权的刑法保护[D];吉林大学;2006年

7 严胜军;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立法完善[D];郑州大学;2005年

8 汪火良;论劳动权与人的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9 孙倩;论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保留[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戴浩;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的现代化观念[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86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486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6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