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与法治是国家实现持久善治的正道
本文关键词: 宪政 法治 民生 民主 善治 出处:《政法论丛》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时代发展到今天,宪政信念与法治理念已经根植于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文化之中,宪政实践和法治建设之于国家实现善治的保障价值日益被人们所普遍认知;宪政、法治、民生在政治国家的有机结合与生动实践,虽会因各国发展阶段、发展层次、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就本质和信念而言,概不应因意识形态的差异而予以随意取舍;宪政、法治、民生三者在清明世界之中互为表里、互为因果、同为一体,考其三者的发育程度、实质品位和取舍存废,则大致可知国之兴废的大势;正是它们之间的逻辑运动才一而再、再而三生动实在地演绎着人类社会和政治国家命运迥异的盛世悲歌。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belief of constitutionalism and the concept of rule of law have been rooted in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modern democratic society, and the value of constitutionalism practi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to the realization of good governance of the country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by peopl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and vivid practice of constitutionalism,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n political countries may vary according to the stages, levels and levels of development of each country, but in terms of essence and belief. No choice should be made on the basis of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Constitutionalism, the rule of law and people's livelihood are among Pure Brightness's world in the surface, cause and effect of each other, the same as a whole, test its three development degree, substantive grade and choose and choose, it is generally known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country; It is the logical movement between them that again and again vividly and realistically deduce the fate of human society and political country.
【作者单位】: 山东政法学院法学院;
【分类号】:D921;D920.0
【正文快照】: 当今世界兴衰存废之势跌宕起伏。一个时期以来的中东、北非、西亚诸国的确已经或正在演绎着一幕幕善恶两极、群雄逐鹿、旷世悲歌、顺昌逆亡的国运大戏!有人以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于《双城记》开篇中所描写的景象来喻说当世: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尚立;;民主与民生:人民民主的中国逻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贺卫方;宪政三章[J];法学论坛;2003年02期
3 卓泽渊;;法治结构模式的再认识[J];法学论坛;2007年05期
4 肖金明;;政治文明视野中法治国家的核心内涵[J];法学论坛;2007年05期
5 李玉福;;加强党内民主 带动人民民主[J];法学论坛;2007年06期
6 都玉霞;;宪政视域下的党内民主[J];政法论丛;2010年04期
7 刘炳君;;认真对待我国现阶段的社会风险——关于特定社会风险的法社会学忧思与展开[J];政法论丛;2011年06期
8 王利明;;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法治国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9 张千帆;;中国宪法为何难以落实[J];炎黄春秋;2011年05期
10 陆德;;经济转型的瓶颈是政改滞后[J];炎黄春秋;2012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董治良;[N];法制日报;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庆华;司法公正与司法独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汪启和,游俊峰,黄艳葵;司法独立:靠什么[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龚怀林;;道德视域中的法律运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吴卫东;从技术进化史看社会技术的合法性[J];北方论丛;2000年03期
5 叶兵,钟玉海;原则和出路:当代社会阶层变动下的利益关系调整[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高其才;;传承和弘扬:瑶族习惯法在人民调解中的运用——以广西金秀一起相邻排水纠纷的调解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李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依法治国[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杨寿堪;;论哲学发展的两种表现形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张聚元;编辑学中介原理探析[J];编辑学报;1994年01期
10 张聚元;编辑学中介原理探析[J];编辑学报;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郭小锋;;试论“双层”法律监督模式[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4 张丽;;论近代英国自然主义科学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蒋莉;;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冷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戴世强;陈然;;浅析培根的学问观[A];科学殿堂的力学之光——第五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1年
7 郭哲;;论《法律逻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个案分析为突破口[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洪;;《逻辑的训诫》前言:法律的生命[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方向;;论培养公民法律意识[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10 刘琳玲;;不断学习董必武法制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职尽责——学习董必武法制思想点滴体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4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裴会涛;敕与北宋立法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任海涛;中国古代政治法思想萌芽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高建军;城乡社会同构的宪法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郑牧民;中国传统证据文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焕焕;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严佩芳;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雨;从译介学角度试析《正义的谋杀者》—分析阿尔伯特·埃伦施泰因对《水浒传》的编译[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4 范宁宁;法院执法问题研究之一[D];江南大学;2010年
5 朱琳;高校管理中的学生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坤;论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关系及其改革[D];山东大学;2010年
7 顾颀;司法公正的伦理冲突及其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余江玲;中西古典园林植物文化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杨洁;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娜;论17-19世纪的英国贵族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为桂;;群众路线与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J];东南学术;2011年04期
2 黄辉祥;刘宁;;农村社会稳定:现存问题剖析与实现机制探求——基于制度主义的研究[J];东南学术;2011年04期
3 李林;法治的理念、制度和运作[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4 信春鹰;;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J];红旗文稿;2008年18期
5 覃道明;徐龙福;刘小钧;;官本位的成因及其消除对策[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郑成良;论法治理念与法律思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7 周永坤;;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景跃进;;演化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挑战与前景[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张书林;;党内民主研究中的几个前沿性问题[J];攀登;2009年01期
10 王家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健全法治[J];求是;1994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评论员 李建华;[N];长江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颜维琦;[N];光明日报;2010年
3 李瑞英 整理;[N];光明日报;2011年
4 西南财经大学 兰竹虹 石东伟;[N];光明日报;2011年
5 祝福恩;[N];学习时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凌鸿;;一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线[J];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2009年07期
2 王丽君;;从政治视角看民生问题[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3 齐庆会;;律师行业自治意义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4 王琮;;发展民主 改善民生 共建和谐社会[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何志文;;民主促进民生[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1期
6 秦兴洪,廖树芳,武岩;邓小平“以民为本”思想初探[J];学术研究;2004年06期
7 李永贞;;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张艳;;法治传统下的英国宪政[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5期
9 张彦朝;;正确处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J];改革与开放;2010年12期
10 周慧;;施之民主 实之民生——从2011年“两会”看民主与民生的互动[J];改革与开放;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馨月;;民生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张秋霞;;如何做好民生档案[A];2009年甘肃省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勇;李兰;崔美瑛;;建立完善地方政府民生长效机制问题研究——以延边州为研究对象[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4 黄飚;;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加强党的执政与改善民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莹峰;黄月;;十三、转变方式、科学发展的关键就是解决民生[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姚茂宽;;论民生档案“两大体系”建设的内涵、内容及对策[A];贵州省档案局、贵州省档案学会“纪念贵州省档案馆成立50周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余清华;;推进民生工程必须把握三重环节[A];宜春市“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付建伟;;健全完善民生档案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对民生档案的理解与思考[A];档案安全与档案服务——2011年甘肃省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邓小敏;;新形势下加强民生建档工作的思考[A];“纪念建国60周年”档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禹启华;;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问题剖析与路径选择[A];贵州省档案局、贵州省档案学会“纪念贵州省档案馆成立50周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持:王婵 伊鸣(中部六省广播联盟主持人) 嘉宾:吕忠梅(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经济学院院长);改善民生,制度安排是保障[N];人民代表报;2011年
2 王艾邦 特约记者 孙晓云;以民生档案为核心 抓紧建设“两个体系”[N];中国档案报;2008年
3 刘星邋兰自涛 丰昌贵;“民生档案”记录民情[N];四川日报;2008年
4 记者 孔非;市政府就2009年民生工作征求市民意见[N];长春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余志华;我市召开“民生工程”工作调度暨“六项考评”工作布置会[N];抚州日报;2008年
6 记者 罗猛 通讯员 唐彦乐;兴宾区改善民生提升百姓“幸福指数”[N];广西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苑海志;当翻过这座山[N];吉林日报;2008年
8 记者 张燕 通讯员 周勤;提案事关民生 件件落地有声[N];酒泉日报;2008年
9 记者 欧林;一件件办好关系民生的实事[N];嘉兴日报;2008年
10 ;民生之举[N];民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宇亮;中国民生问题的财政投入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鲁敏;我国民生科技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李伯超;宪政危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闫婷;中国财政民生支出规模与结构的优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5 赵国伟;走向宪政[D];吉林大学;2005年
6 孔祥田;经验、民主与生活[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7 李永乐;构建超越种族与区域的政治共同体[D];复旦大学;2007年
8 郜工农;新世纪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推进条件及制度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茗;从美国“民主”到法国“革命”[D];复旦大学;2005年
10 许先国;论当前黑恶势力对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影响及对策[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颂华;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宪政实践探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徐s,
本文编号:1489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489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