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语境下公民福利权的证成及其启示
本文选题:美国法 切入点:宪法权利 出处:《法商研究》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宪法上的福利权在美国宪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素有争议。受美国社会心理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早期美国社会福利政策被定位为政府公共救助政策。国家福利政策的持续性推进引起了社会文化观念的变革,奠定了福利权生成之社会基础。学术纷争与法官裁判则在客观上充当着"宪法上福利权"推动者的角色,从而促进福利政策向福利权利的转变。迈克曼等学者借助罗尔斯的正义论有力地论证了福利权的宪法正当性,并从建构宪法政治对话机制的角度阐释了"宪法福利权"的宪政功能。美国法上公民福利权演变为宪法权利的进程表明,宪法福利权的创设是历史的必然。在当今中国,这项权利同样为宪法机制的良性运行所不可或缺,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Abstract]:The right to welfare in the Constitution is controversial in the theory and judicial prac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It is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psychology and cultural tradi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early social welfare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was defined as the government's public assistance policy. The continuance of the national welfare policy l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and cultural concepts. It lays the social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right of welfare. Academic disputes and judges' adjudication act objectively as the promoters of the "constitutional right of welfa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hange from welfare policy to welfare right, Mackman and other scholars have demonstrated the constitutional legitimacy of welfare right with Rawls' theory of justice. The constitutional function of "constitutional welfare right" is explain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nstructing constitutional political dialogue mechanism. The process that citizen welfare right evolves into constitutional right in American law shows that the creation of constitutional welfare right is a historical necessity. This right is also indispensable for the sound functioning of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and we need to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deal with it.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基金】:西南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XZQNCXTD2013-03)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S37)
【分类号】:D971.2;DD9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华丽;;试析当前社会阶层和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钱广荣;道德建设论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朱富强;;法经济学在立法中的应用审视——主流的经济分析法学之批判[J];北方法学;2007年05期
4 龙建明;;强制处分被追诉人财产的权利告知制度完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宋衍涛;;政治的正义性与正义的统治——构建正义国家的价值前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路振召;;正义与社会正义辨正[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刘勇;;改善民生: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根本立足点[J];长白学刊;2009年03期
8 李新;董伟宁;;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社会公平的实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王成元;;社会“公正之心”培育的经济制度解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10 钱广荣;伦理制度:道德建设的社会保障机制——兼论如何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2 梁剑琴;;论环境正义的外延——环境伦理学的视角[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马良灿;;失地农民遭遇的结构二元困境——基于云南寻村四次征地事件的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丁鑫;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一平;组合式运气平等[D];吉林大学;2011年
3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4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5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蒋阳飞;我国就业公平及其制度保障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赵新龙;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亓俊国;利益博弈: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范国荣;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杜辉;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动态演化:结构与差距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良勇;现代程序正义的政治哲学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2 张海霞;论罗尔斯的程序正义理论[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曹宗一;困境与出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双凤;身份连带性高考加分政策正当性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薇薇;中国的城市化与打工子弟学校的前途[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晓琴;课程的公正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赵利吓;试论流动人口公平及其实现途径[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权冬生;论我国内部劳动力市场法律规制的完善[D];南京大学;2011年
9 牛黎帆;临泉县集体企业遗留养老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昊苏;马克思正义观之方法论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邑家言;本案应适用美国法——对我省首例外国保险赔偿案的几点看法[J];江苏保险;1994年06期
2 王力;;美国判例法文献——美国法律文献介绍系列之七[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1999年01期
3 白雪峰;论美国法形成的历史轨迹[J];史学月刊;2001年03期
4 丁玮;;宪政视野下的刑事正当程序——美国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的实证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5 姜世波;;英美法中的习惯法渊源[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蓝天;美国法庭成了牟利的场所[J];经济世界;1995年09期
7 舒扬;美国法学史在美国的状况[J];法学评论;1997年03期
8 冯斌;;日本民事诉讼改革与美国法[J];经营管理者;2009年24期
9 王佳;;Westlaw International用学相长(美国法篇)[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10年01期
10 哈罗德·卜曼;中绳;;美国法的种种哲学观点[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Thomas T.Noguchi;Christopher Rogers;Lakshmanan Sathyavagiswaran;;美国法医在重大灾难事件和预备工作中的作用——恐怖主义对医疗卫生系统和法医鉴定人的影响[A];法庭科学最新技术研讨培训班专家讲课提纲[C];2006年
2 蔡桂生;;反向子公司并购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从美中两国公司并购形态的角度[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 华;美国法庭见闻[N];人民法院报;2003年
2 林晓云;我眼中的美国法官[N];法制日报;2003年
3 杨海坤;美国法学院访问实录[N];法制日报;2001年
4 谢晶思;“美国法”取代国际法?[N];福建日报;2003年
5 彰 理;美国法治的拓荒期[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唐志容;美国法官的政治素质[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郭春菊;禁止同性恋者收养孩子 美国法官维持佛州禁令[N];法制日报;2001年
8 肖刚;美国法学教授讲坛与法庭间的自由与约束[N];法制日报;2008年
9 北京昌明律师所 蒋五四 赵亮;警惕“记名提单”下的无单放货[N];国际商报;2004年
10 刘金波;美国的法官培训[N];人民法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永强;美国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陈兵;19世纪下半叶美国州反托拉斯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3 郑天娇;美国优先权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熊建明;美国最高法院管辖基础及要素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孙新强;美国《统一商法典》法理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郝丽芳;美国联邦司法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7 林惠玲;美国反补贴实体法律实施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罗满景;中美婚内侵权行为之比较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梁睿;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卢青;美国投资银行诚信义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起达;论美国侵权法上之惩罚性赔偿[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田维娜;美国法上离职后竞业禁止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修艳玲;美国法上的婚姻协议规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陆俊相;美国法上董事的注意义务及对我国的借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谌运;美国法上不法出生和不法生命侵权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6 曾青;论美国法上的共同侵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沈静;美国法上的商业判断规则及其法理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刘丽娟;论美国法上的司法担保[D];山东大学;2008年
9 李晓静;美国法上特许经营合同中的默示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10 刘花汐;美国法中合同受挫原则[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76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576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