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我国“城市社区”的法律释义与实践发展

发布时间:2018-05-16 11:34

  本文选题:城市社区 + 居民委员会 ; 参考:《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我国宪法、法律规定城市基层民主的形式是"居民委员会",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实践的创新,"城市社区"延伸和取代了"居民委员会"的法律含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社区"经历了初创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即城市社区从"法律上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建设的政府领导——政府领导与居民自治的双重属性"的变化,推导出今后我国城市社区的法律地位可能的两个趋向,即社区自治的归位和政府领导的弱化。
[Abstract]:The constitution of our country, the law stipulates that the form of urban grass-roots democracy is "resident committee", but with the change of society and the innovation of practice, "urban community" extends and replaces the legal meaning of "resident committee". Since the 1980s, "urban community" has experienced the initial stage,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stage of deepening. That is, from the change of the dual attributes of "the legal mass autonomous organization-the government leader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the government leadership and the resident autonomy", the author deduces two possible trends of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urban community in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That is, the return of community autonomy and the weakening of government leadership.
【作者单位】: 新疆财经大学;
【基金】: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城市社区调解机制研究”(12CSH040)
【分类号】:D92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星;;“居站分离”实践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创新[J];学海;2012年03期

2 魏娜;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李景平;王永香;;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瓶颈与路径选择——以北京“鲁谷模式”为例[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李嘉靖;刘玉亭;;城市社区管理模式评析及中国社区管理机制初探[J];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志如;;两条道路如何抉择?——对《变法、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文的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孙放;;论政府投资的法价值取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3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蒋志如;;试论法官与法学家的关系——以美国为语境的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5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赵颖坤;;“均质”与“激情”下的规则制定——建国初期的立法及其社会背景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韦志明;李妍;;民族地区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发性意义——基于三江县冠洞村的个案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8 韦留柱;;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与分析——以河南农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7期

9 于君刚;;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汉中市部分县区为调查对象[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10 孙成彬;;中国社区新型管理模式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明春;;当代中国伦理道德秩序的重新构建[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课题组;;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发展中的基本立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任晓雪;;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水资源保护面面观[A];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与发展汇总[C];2009年

5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之场域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6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探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孟春阳;;环境法庭的正当性分析——以能动司法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8 杨凯;;论公共关系与现代行政审判权的良性运行[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罗庆群;;论刑事庭审证据裁定对检察公诉权的制衡——以刑事审判认证为视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单云娟;周立;;能动司法背景下的民商事案件争点整理技术方法分析——以保障审判权有效运行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3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尚海涛;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农业雇佣习惯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s,

本文编号:1896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896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e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