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论村委会选举中行政干预的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18-10-15 20:41
【摘要】:村委会选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重要的实践形式之一。从1988年6月《村委会组织法》颁布试行,村委会选举工作在全国各地农村深入开展,这对保障村民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村委会选举实践中,村民选举权利却常常受到来自基层乡镇行政权不当干预的侵害。本文通过分析村委会选举中不当行政干预现象,发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压力型体制、当选者的逐利动机、制度供给不足以及直接民主的局限性。为此,文章建议只有通过确立法律至上思想,完善权力授予的法律机制,选举程序法定化,健全法律监督机制等法律制度设计,才能保障村民选举权的真正实现,促进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本文拟从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先对村委会选举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然后概述目前村委会选举过程中存在的基层乡镇政府行政干预问题;第二部分以大量案例为支撑,将村委会选举过程中基层政府行政权的不当干预行为分为:不当组织、不当指导、不当确认、不当处理,并对不当干预的原因进行剖析;第三部分从法律社会学角度,提出规制基层乡镇行政权不当干预的法律建议,包括确立法律至上思想、完善权力授予的法律机制等等。
[Abstract]:Village committee ele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actical forms of socialist democracy in rural areas. Since the promulgation and trial of the Organic Law of the Village Committee in June 1988, the election of the village committee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depth throughout the country, which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guaranteeing villagers' autonomy and developing rural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However, in the practice of village committee election, villagers' right to vote is often infringed by improper interference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from grassroots villages and towns. By analyzing the phenomenon of improper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in the election of village committee,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main reasons for its formation lie in the pressure system, the motivations of those who are elected for profit, the shortage of system supply and the limitation of direct democracy. Therefore,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only by establishing the idea of the supremacy of law, perfecting the legal mechanism of the delegation of power, legalizing the election procedure, perfecting the legal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so on, can the villagers' right to vote be truly realize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villagers' autonomy. 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village committee election related theories were combed, then summarized the village committee election process in the existing grass-roots township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the second part is supported by a large number of cases, The improper interven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of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 in the election process of the village committee is divided into: improper organization, improper guidance, improper confirmation, improper handling,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improper intervention; the third part is from the angle of legal sociol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legal suggestions to regulate the improper interven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of the grassroots villages and towns, including establishing the idea of the supremacy of law and perfecting the legal mechanism of the delegation of power.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先胜;;王华元一句话让我满头冒汗[J];村委主任;2011年13期

2 黄震;王中亮;;“自荐直选”当家人[J];浙江人大;2011年06期

3 张君;郭世平;;马台子村民的诉求向谁提?[J];民主与法制;2011年13期

4 赵光元;;村委会“组合竞选制”的生成与发展[J];农技服务;2011年05期

5 吕小莉;;从拉票现象看当前农村的贿选——基于全国246个村3447个农户的调查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吴思红;;村庄派系与贿选行为——以H村村委会选举为例[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曹国英;;村干部任用不可乱了章法[J];村委主任;2011年15期

8 李亚彪;齐海山;卫敏丽;;基层劲吹民主风——探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新途径[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1年07期

9 黎莲芬;;我国村民自治中的民主选举与现实[J];前沿;2011年12期

10 赵光元;张德元;;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模式变迁与发展趋势[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庭旺;;影响水族地区村委会自治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初探[A];水家学研究(二)——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及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9年

2 李莉;卢福营;;性别平等视野下的女村委专职专选——以浙江C镇第八届村委会选举为个案[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李莉;;性别平等视野下的女村委专职专选——以浙江C镇第八届村委会选举为个案[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明;牛忠江;;村民自治的法律困境与路径选择——以村委会民主选举为切入点[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石佑启;张显伟;;村民自治:制度困境与路径选择——村委会选举中选民资格纠纷解决机制探索[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国珍;;少数民族地区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行为分析——湖北长阳龙舟坪镇7村庄的调查[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祝伟华;;村委会选举中私营企业主的行动策略研究——以浙江三村为例[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仝志辉;;乡村关系视野中的村委会选举——以内蒙古Q乡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个案 导言 在乡村关系视野中研究村级选举[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1年

9 吴理财;;乡、村关系与基层民主[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1年

10 郭正林;;论乡村三重关系[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乐乐;村委会选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举措[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杜晓 本报实习生 蒋新军;破解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难题需完善法律[N];法制日报;2010年

3 赵颖;村委会选举,谁参与了?[N];中国妇女报;2005年

4 樊晓燕 贾红;农村村委会选举热点观察[N];湖北日报;2005年

5 杨明炜;村委会选举问题多多[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6 海南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 赖朝平;关于村委会选举的四点建设[N];中国社会报;2005年

7 唐鸣 刘志鹏;制度一部全国统一的村委会选举法[N];社会科学报;2002年

8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熊文钊;村委会选举引入司法公证是个创举[N];检察日报;2008年

9 记者 朱峰;村委会选举贿选应立法惩治[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陈丽平;多个首次 赋予村民更切实民主权[N];法制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海燕;资源约束、利益网络与“老板”村干部[D];吉林大学;2012年

2 余卫东;信访政治:乡村社会中的农民诉求与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林;村庄选举政治:1998-2005年选举案例透视[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郑人豪;新农村建设与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袁松;富人治村—浙中吴镇的权力实践(1996-2011)[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董红;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 于建波;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问题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10 孙琼欢;派系竞争:村庄治理的隐秘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翠萍;村委会选举中的妇女参与[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涂用凯;村委会选举过程中的基层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席飞燕;村委会选举中的农村妇女参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戴中亚;关于村民委员会选举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D];湘潭大学;2002年

5 刘志鹏;村委会选举之村民选举权利救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侯利军;农村社区治理中的权力关系分析:500亩征地引发的思考[D];中南大学;2010年

7 李守琴;村委会选举中的精英博弈[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祝伟华;村委会选举中私营企业主的竞选行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9 霍雨慧;农村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政治参与现状和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熊坤;论村委会选举中行政干预的法律规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73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273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9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